廖彩瑩
摘要:本文對中泰兩國的結拜文化進行了分析和比較,目的在于了解結拜的深層次含義。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和泰國的結拜文化一直發(fā)展至今。中泰兩國的結拜儀式不同,也受本國文化的影響,而呈現(xiàn)不同的面貌。它們的危害性表現(xiàn)也不一樣。
關鍵詞:結拜,文化,中國,泰國
“結拜”是中國較為獨特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質(zhì)。巧合的是,泰國的部分地區(qū)也存在著結拜文化,中泰兩種結拜文化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這一現(xiàn)象很值得我們研究。
一、結拜歷史
結拜是古代中國血緣關系制度下形成的一個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的“歃血盟誓”。周朝時,由相同血緣關系親屬組成的宗族共同宣誓將采取一致的行為。然而由于國家不斷分裂,小國在面臨危機時需要尋求安全,都會及時與其他國家結盟應對威脅,哪怕它們沒有血緣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國家間的聯(lián)盟被建立起來,這樣做是為了保護各自的利益。
異性兄弟結拜是為了實現(xiàn)某種理想和利益。歷史上最有名的異性兄弟結拜是“劉關張?zhí)覉@三結義”,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敘述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結拜為異性兄弟,共謀大事。北宋時期,異性兄弟結拜已經(jīng)有了小幫會的形式,宋太祖早年結拜過“義社十兄弟”幫助他兵變,是代周建宋的基本力量。宋太祖跟成員之間的親疏遠近不同,但是有三人跟太祖關系密切,參與兵變,日后仕途升得也快。
近代有名的結拜有劉伯承與彝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劉伯承部隊要通過彝族地區(qū)非常困難,幾百年來的漢人欺壓彝族,形成了彝族漢人世代仇敵的局面。劉伯承為了揮師北上,解決彝漢世代仇怨局面,真誠地同彝族首領小葉丹一起喝雞血酒,跪地結拜,伸手對天發(fā)誓,確定兄弟關系。這為之后紅軍主力部隊順利通過彝族地區(qū)起了極大的作用。
泰國的結拜 的《泰蘭納演義》出現(xiàn)了Khun ramkam hong(蘭甘亨王),khun meng ray(孟萊王),Khun ngam meang(孟巖王)舉行了一個宣誓禮儀結為兄弟或??????。他們劃破指尖將血滴入酒水中,繼而飲用、拜神拜天致敬諸神作證。這被認為是重要的證據(jù)之一。到曼谷王朝在拉瑪六世和在拉瑪七世期間,國王進行的公民調(diào)查將出生日期與泰國國王出生日期相同的公民列為“Sahachart”意思是同出生日期的兄弟。
另外根據(jù)相關資料顯示,泰國的阿卡人喜歡與男性結拜為兄弟,與女性結拜為姐妹,直到今天仍然頗為流行,其主要特點是選擇與自己年齡相同或相近的人結拜,也注重考慮志趣是否相投等情況。結拜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自己不受欺負,社交圈子的擴大。
二、結拜儀式
中國古代舉行結拜的具體儀式,有一套標準流程,通常會將結拜的人數(shù)、每人姓名、生辰八字、籍貫、結拜時間、誓言及祖上三代(父母、祖父、曾祖)姓名等有關事項填寫清楚,然后用紅紙折成信封大小數(shù)折,封面寫 “金蘭譜”,這書譜統(tǒng)稱為《金蘭譜》。然后是兄弟幾人一起在可以證明你們的情義的神像前燒三柱香,每人準備一個碗,然后用刀劃破指尖滴一些血。每個碗里必須有所有人的血,然后手舉碗過頭頂,一起念誓詞。
隨著中國社會進步和文明程度提高,現(xiàn)在結拜變得比較開放自由,許多規(guī)矩被忽略了?,F(xiàn)在結拜儀式里保留的還有叩拜,一起念誓詞。有時候設立天地牌位,燒香敬拜;有時候簡易地向天敬拜。在舉行結拜儀式之后,他們就算正式成為好兄弟或好姐妹了。
泰國古代的結拜跟中國古代相似,通常是要結拜的幾人一起在神像前,用刀劃破指尖,在酒杯里滴幾滴血、手舉酒杯過頭頂然后一起喝血酒,一起念誓詞,請?zhí)斓刈髯C。當然泰國不同地區(qū)有些許差別,但結果和愿望同樣是為了建立長期的、持久的友誼。
三、結拜本質(zhì)
兩國結拜的本質(zhì)基本上都是為了宣誓友誼和互幫互助,或是基于個人或集團的利益。因為志同道合但沒有血緣關系的人要取得信任,就必須結為兄弟姐妹,通過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的方式結為兄弟姐妹,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系。
中國的結拜體現(xiàn)了“義”這個要素,這是中國結拜文化獨特的一面?!傲x”是中國重要的傳統(tǒng)道德觀念。在孔子提出“義”后,孟子作了進一步解釋。儒家在對待義和利時,更看中“義”,即要合乎道德。這是中國結拜跟其他國家結拜文化的差異所在。“桃園結拜”、“梁山聚義”演繹出來的兄弟結拜的“義”,作為一種意識的形式可以擴展,也成為流行的“江湖義氣”。因此江湖義氣更多的是民間情緒,展示了中國民俗風貌。
關于泰國的兄弟結拜在泰國每個地方有不同的稱呼。在泰國東北部稱呼“Phuksiaw”為兄弟結拜。Phuksiaw 禮儀是從古代流傳至今,現(xiàn)在仍存在泰國各地區(qū)人民的生活當中。但現(xiàn)在只有泰國東北部還嚴格遵守習俗和保持這傳統(tǒng)至今。
在PhukSiaw之后,泰國東北的方言里有一個詞語“??????(siaw)”要稱呼結成了兄弟,它的意思就是“友誼就是舊時朋友結為兄弟”。在PhukSiaw后雙方要有堅定的承諾、信任和尊重、包括對方的親屬關系。為了介紹讓父母和親戚他們認識,兩人要帶對方去見父母和親戚,因此有非親屬的深厚關系的兩人彼此就像一家人。對方的家人被稱呼為“?????????、????????? 、 ?????????、??????????”(稱呼結拜兄弟的父母兄弟姐妹也跟稱呼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一樣)等。因此PhukSiaw 是東北人的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建立兄弟和諧的關系,為了讓人民永遠團結。
現(xiàn)在泰國東北部的孔敬府還有結拜禮儀,而每年在孔敬府的結拜時間是11月29日至12月10日。
中泰結拜文化都是從很久以前就有了,而且大多是一樣的,除了部分小地方形式不太一樣,其他的都是相同的。都是以共同利益或者志同道合為前提。
總而言之“結拜”是舊社會遺留下來的一種習俗,仍然有一些地區(qū)保留著結拜傳統(tǒng)文化。但是在中泰兩家親的今天,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會對彼此的發(fā)展提供助力,討論結拜文化有利于促進雙方的了解。
參考文獻
[1]Trairat ngaedsantia. How to carry for bound to be siaw(friend), on the tradition of Ban Hua Khua community? Pueai Noi District? Pueai Noi District? Khon Kaen Province [J]. College of Local Administration? Khon Kaen University, 2015(2): 64-71.
[2]Charubud rueangsuwan.siaw(friend) [J]. Journal of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1984 (3): 46-54.
[3] Wilaiwacs Kridsanaphuti, Bound to be siaw(friend) tie tradition [J].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1980(3):49-55.
[4]何貴初.青少年結拜心理及社會危害性[J].廣西公安管理干部學院,2002(1):26-28.
[5]王曉東.《天龍八部》兄弟結拜的文化解讀[J].廣東金融學院,2015,31(3):45-47.
[6]岳德虎.我國古代“異姓兄弟結拜”之考論[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5(5):332-224.
*公元年份(AD)+543年=佛歷年份(BE)如:AD 2015+543=BE 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