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行斌
摘要:生本教育是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以課間十分鐘為例,對如何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導下開展課間十分鐘進行探究。
關鍵詞:生本教育理念? 課間十分鐘? 探究
以往的校園,只要下課鈴聲一響,整個校園將成為孩子們歡樂的海洋。可是實然,很多學校不準許學生課間出去玩耍,課間活動一片沉寂,沒有應該的歡聲笑語,出現(xiàn)了“沉寂的課間十分鐘”,課間十分鐘的課程功效已蕩然無存,漠視、忽視甚至無視的情況讓其徒有虛名,在各類小學中,這種現(xiàn)象尤為突出。
一、學生課間活動的實然
打鬧造成的。發(fā)生事故,受害的不僅是學生,還有老師和學校,有時還要承擔數(shù)額較大的經(jīng)濟責任,甚至民事、刑事責任。
學生的課間活動沒有那么豐富多彩,內容單調,缺乏吸引力、領導力和強有力的組
織性,學生參與度低。
加上同學們喝水上廁所,這時剩下的時間寥寥無幾。
課間活動因為時間短,缺乏強有力的引導,教師參與度低,長期處于一種“游散”
狀態(tài)。
課間十分鐘的課程實質被扭曲,應有的校園身份已經(jīng)嚴重變形,教育作用已經(jīng)錯位,無法給學生帶來減壓消除疲勞的影響,學生帶著疲憊的身體又開始下一輪的學習,在長時間的疲勞狀態(tài)下,學生逐漸產生厭學情緒,長此以往,既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又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課間十分鐘的課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學生課間活動應然
1.以人為本,遵循規(guī)律。
根據(jù)學生的生心發(fā)展需求,設置一定時間的課間活動,調整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使學生在學習中張弛有度,有緊有松,能更好的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生本教育理念要求學生學習具有開放性的特點,這種開放性不僅包括課堂上的開放性,而且還包括課外的開放,因此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應具有娛樂、教育、鍛煉等功能,各種功能相得益彰。
2.精心準備,因“地”施教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特點,場地條件,精心策劃“備課”,使之課間內容既符合學生的“胃口”,又能較容易的落地開始實施。以人為本,不斷創(chuàng)新,像研究課本教材一樣研究課間活動,讓課間內容可持續(xù)發(fā)展;探索安全新穎的課間活動,即要讓學生愉悅,又要讓學生在愉悅中成長。
3.合理規(guī)劃
課間十分鐘是全校性的活動,時間短人員較多,在實施時要合理規(guī)劃,避免出現(xiàn)“越界
”而發(fā)生相互沖撞的安全事故。以人為本,把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放在首位,加強對學生課間安全意識規(guī)則意識的教育,了解各類體育器材的安全使用方法,提醒學生下課后的安全注意事項;加強學生課間活動的有效管理,對校園風險點進行有效監(jiān)控,比如樓梯口,轉角處,廁所、體育場所等。調動學生的自主管理性,由少先隊、團委、學生義工等進行布點管理。
4.細心引導
在課間時教師需細心引導,教育學生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引導學生文明休息,主動參與課間活動,課間時教師離開座位,主動參與到他們的活動中來,與學生共同放松玩耍,既增進了師生感情,又鍛煉了身體,愉悅了身心,長此以往,學生的各種文明習慣素養(yǎng)逐漸養(yǎng)成。
三、課間活動開展的現(xiàn)行保障
生本課間十分鐘的有效開展光靠老師學生是無法實現(xiàn)的,它必須還有學校行政命令,學校管理者的有效介入,統(tǒng)籌布置,從時間上,制度上、課程引導上予以實施。
從學校宏觀層面出發(fā),頒發(fā)制度條文,老師學生必須參與課間活動,任課教師不能拖堂
甚至上連堂課,責任制層層分解,層層督導,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部門處室加大對此項工作的考核力度。
2.時間保障
沒有時間保障,一切活動都是空談,學校要將課間十分鐘全部還給學生,教師不能拖堂,上連堂課,提前侯課和在課間檢查學生作業(yè),甚至在課間輔導學生,培優(yōu)補差,做到專時專用。
3.共同參與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陪伴,他們才是課間十分鐘的主角,紅花還需綠葉襯托,老師這片綠葉必不可少。教師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既拉進了與學生的距離,增進了師生感情,不會讓學生覺得老師高高在上,和諧了師生氛圍,又鍛煉了身體,沒有健康的身體何談教育
總之,課間十分鐘是學校不可或少的課程,任何組織個人都無權剝奪學生參與這個課程的權利,無權剝奪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權利,在實施此項課程時還需要學校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每次下課時校園才會祥和歡樂!
參考文獻:
[1].賈憲章.《課間十分鐘也是一門課程》,《教學與管理》.2010年
[2].劉雪蓮.《小學生課間生活的管理》,《教學與管理》.2015年
[2].王營.《將課間十分鐘還給學生》,《中國教育報》.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