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麗萍
摘 要:伴隨教育事業(yè)的蒸蒸日上,農村小學回漢學生和諧相處模式愈發(fā)受到重視。這是由于越來越多的回族學生來到內地上學,但受諸多因素影響,如語言以及歷史等方面,致使其在思想以及心理等方面,與漢族學生之間存在不小的差異性,進而產生難以和睦相處的情況。因此應積極對農村小學回漢學生和諧相處模式進行深入探究,以探究出改善農村小學回漢學生關系的有效方式,以盡可能促進農村小學回漢學生的和諧相處。
關鍵詞:農村;回漢學生;和諧相處;模式探索
【中圖分類號】G 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3-0005-01
以現(xiàn)階段真實情況來說,雖說農村校園在教育上對待回漢學生一視同仁,但卻并未關注到回族與漢族學生二者之間所存在的差異,致使不少回族學生在校期間都缺乏一定的交際能力,更甚還有不少的回族學生,與漢族學生之間產生激烈的矛盾,這不僅不利于回漢學生和諧關系的建立,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對我國民族團結以及社會穩(wěn)定等方面產生一定影響??梢妼ι鲜鰡栴}的解決至關重要,應積極為回漢學生提供和諧相處的空間。本文以農村小學回漢學生相處問題分析為出發(fā)點,著重探討農村小學回漢學生和諧相處模式。
1.農村小學回漢學生相處問題
以農村小學回漢學生相處問題來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民族文化差異問題以及心理健康問題等。詳細敘述農村小學和學生相處問題,具體內容體現(xiàn)如下:
第一,民族文化差異問題?;刈鍖W生和漢族學生兩者之間的文化差異是很大的,回族學生不但自小受到自己民族文化的影響,且自身語言以及文化認同感也都是來自于本民族。在步入農村校園學習后,回族學生短時間是難以適應漢族農村校園生活的,這是由于回族學生不少習慣是難以改變的,且存在根深蒂固性。若他人有所侵犯到回族學生的習慣,那么必然會導致回族學生產生不良情緒與心理,甚至會引發(fā)矛盾。對于漢族學生來說,其并未接受過回族學生自小所接受的文化,因而時常會在文化認同,以及風俗習慣上和回族學生產生分歧,進而致使二者難以和諧相處。
第二,心理健康問題?;刈鍖W生在步入農村校園后,就代表著其已經遠離了自身的生活環(huán)境,然農村校園的學習氛圍,生活環(huán)境以及飲食習慣等方面都與回族學生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在此情況下,不少回族學生都會產生消極心理,且在校園生活中產生焦慮寂寞,格格不入的感覺。同時受諸多因素影響,如學習因素以及性格因素等方面,致使不少回族學生在校園生活中,被漢族學生排斥,這些情況都會使回族學生產生抑郁、自卑等消極心理。
2.農村小學回漢學生和諧相處模式探索
農村小學回漢學生和諧相處模式探索,詳細內容體現(xiàn)如下:
(1)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
若想促進回漢學生的和諧相處,則應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讓回族與漢族學生都能夠深切認識到民族團結對個人發(fā)展以及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性,進而使回族學生與漢族學生在思想層面上,都能夠發(fā)生轉變,不斷提升自身團結意識,從而使回族學生與漢族學生能夠和諧相處在一起,成為同窗好友。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自身思想意識以及行為能力等方面,還處于較為不成熟的階段。所以,教師在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時,應善于對小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回族與漢族小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意識。同時,還應幫助回族小學生了解漢族文化,以及飲食習慣等,以促進漢族小學生在集體環(huán)境中的融合,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回族小學生產生不良心理狀態(tài),落實回漢小學生的和睦相處,以凸顯出回漢小學生和睦相處的深遠意義。
(2)開設學生心理咨詢室
針對回族小學生較易產生心理問題這一現(xiàn)狀,農村校園應重視開設學生心理咨詢室,這樣在回族小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時,就能夠到此心理咨詢室,來進行心理咨詢,以擺脫消極心理,使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能夠得以保持。另外,因一些回族小學生不愿說出自身真實心理狀態(tài),所以在實際實施中,還應善于回族小學生進行溝通,并從溝通內容中,及時了解回族小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如果發(fā)現(xiàn)存在不良心理,則應及時采取有效方法,幫助回族學生擺脫不良心理。
(3)設置專職輔導教師
回族小學生在實際學習中,還會時常出現(xiàn)學習問題。且不少回族小學生都與漢族小學生之間存在學習成績的較大差異。受此情況影響,也會影響到回漢小學生之間的關系,甚至使回族小學生受到排斥。為解決上述問題,則應設置專職輔導教師,輔導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的回族小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回族小學生能夠在此過程中,掌握到諸多相關知識,以扎實回族小學生學習基礎,使回族小學生學習水平能夠得以顯著進步。如此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和諧回漢小學生之間的關系。
3.總結
總而言之,為促進回漢學生之間關系的和睦性,使回漢學生能夠進行和睦相處,則可通過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開設心理健康咨詢室,以及設置專職輔導教師等方面,來拉近回漢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真正實現(xiàn)二者的和睦相處。
參考文獻
[1]嚴文彤.少數(shù)民族教育優(yōu)惠政策帶來的“逆向歧視”問題研究[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8(04):125-128
[2]韓伯卿.回漢雜居條件下的農村學生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研究[J].學周刊,2018(02):36-37
[3]賀新宇.多元文化視域下的民族地區(qū)和諧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