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
【摘 ???要】 ???目的:給予多種藥物聯(lián)用療效不佳的頑固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利拉魯肽進行治療, 觀察治療效果和藥物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多種藥物聯(lián)用療效不佳的頑固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 均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利拉魯肽治療, 比較60例患者利拉魯肽加用前后臨床指標、體質量指數、胰島素用量變化情況。觀察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加用后, 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均較加用前改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加用前, 60例患者的體質量指數為(28.36±1.74)kg/m2, 胰島素用量為(53.35±8.65)U/d;加用后, 患者體質量指數為(25.08±1.62)kg/m2, 胰島素用量為(38.85±8.28)U/d。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加用利拉魯肽初期, 2例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現(xiàn)象, 堅持用藥, 逐漸緩解, 并無嚴重性不良反應出現(xiàn)。結論:常規(guī)治療效果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 可加用利拉魯肽進行治療, 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 提高患者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以促進糖尿病治療效果的改善。
【關鍵詞】 ???肥胖2型糖尿病;藥物治療;研究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260-02
糖尿病是常見病、多發(fā)病, 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公共醫(yī)學問題。近30年來, 我國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增加。尤其最近10年,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 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生活方式及飲食方式的改變, 人口老齡化, 肥胖率上升, 糖尿病流行情況更為嚴重]。2型糖尿病其患病原因與患者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有密切關系, 常見的臨床癥狀為超重或肥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明顯, 血糖控制難以達標, 故減輕體重對降糖顯得非常重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多種藥物聯(lián)用療效不佳的頑固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5例, 女25例;年齡50~73歲, 平均年齡(60.23±4.38)歲。病程4~12年, 平均病程(5.36±2.74)年。體質量指數>25 kg/m2, 平均體質量指數(28.36±1.74)kg/m2。入選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 均使用胰島素、降糖藥物進行治療;除糖尿病外, 無嚴重心腦血管病變和重要臟器疾病。
1.2 方法
60例患者堅持常規(guī)治療方法, 皮下注射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物。在此基礎上加用利拉魯肽治療。利拉魯肽注射液初始計量為0.6 mg, 皮下注射給藥, 1次/d[3]。如果患者在注射后, 空腹血糖的水平>7.8 mmol/L, 或者是餐后2 h的血糖水平>11.1 mmol/L??蓪⑵は伦⑸浣o藥劑量調整為1.2 mg[4]。每4周為1個療程, 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比較60例患者利拉魯肽加用前后臨床指標、體質量指數、胰島素用量變化情況。觀察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指標改善情況加用后, 患者FBG、2 h PG、TC、TG、HDL-C、LDL-C水平均較加用前改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體質量指數及胰島素用量變化情況加用前, 60例患者的體質量指數為(28.36±1.74)kg/m2, 胰島素用量為(53.35± 8.65)U/d;加用后, 患者體質量指數為(25.08±1.62)kg/m2, 胰島素用量為(38.85±8.28)U/d。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不良反應加用利拉魯肽初期, 2例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現(xiàn)象, 堅持用藥, 逐漸緩解, 并無嚴重性不良反應出現(xiàn)。
3 ???討論
由于醫(yī)學水平有限, 目前人們仍然無法治愈糖尿病, 因此糖尿病的處理需要早期治療、合理治療及長期治療。糖尿病患者中90%為2型糖尿病, 其中肥胖型2型糖尿病所占比例更多, 其血糖控制更難達標, 究其原因為肥胖引起胰島素抵抗, 減低藥物作用效果, 同時肥胖還會引起血脂異常, 血壓升高, 這些均會增加控糖達標難度, 更早出現(xiàn)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目前臨床治療糖尿病主要目標除了控制血糖達標, 還應調脂, 降壓達標, 對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急慢性并發(fā)癥進行控制, 延長患者壽命, 提高生活質量, 降低死亡率。
噻唑烷二酮類、雙胍類、格列奈類、磺脲類、胰島素等藥物都是用于糖尿病臨床治療的傳統(tǒng)藥物, 以胰島素的使用最為廣泛。磺脲類、格列奈類藥物屬于胰島素促泌劑, 長期使用存在體重增加和低血糖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的風險;雙胍類藥物使用后的胃腸道反應較為嚴重;胰島素長期使用會出現(xiàn)胰島抵抗、體重增加、低血糖等不良反應。從目前的藥物使用現(xiàn)狀來看, 尚未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降糖藥物具有胰島β細胞改善作用。
入選本研究的60例糖尿病患者, 存在肥胖、胰島素抵抗等情況, 在常規(guī)治療的前提下, 加用利拉魯肽注射液進行治療。從試驗研究所獲得的數據上看, 在常規(guī)療法對于上述60例患者來說, 效果不理想, 胰島素抵抗癥狀沒有改善。而在加用利拉魯肽后, 血糖水平、體質量指數、胰島素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從實際數據來看, 利拉魯肽的血糖控制效果良好, 緩解胰島素抵抗作用明顯;常規(guī)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使用利拉魯肽治療后, 胰島素的實際用量得以下調, 緩解了患者體內的高胰島素狀態(tài), 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風險得到了控制。
綜上所述, 對于多種藥物聯(lián)用療效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 利拉魯肽的合理使用, 既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開辟一條新路, 也可與降糖藥物、胰島素聯(lián)合使用, 緩解患者的胰島素抵抗癥狀。
參考文獻
[1] 朱紅霞, 鄧曉龍, 王敏哲. 利拉魯肽對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體重控制的療效分析. 新疆醫(yī)學, 2014, 44(1):10-12.
[2] ?姚智超, 王鎂, 于世家. 二甲雙胍及甘精胰島素聯(lián)合利拉魯肽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4, 52(1):58-60.
[3] ?王艷, 管一平, 蔡雪. 利拉魯肽治療多種藥物聯(lián)用療效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療效觀察. 海南醫(yī)學, 2014(11):1578-1581.
[4] ?李意. 利拉魯肽對胰島素控制血糖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的影響. 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5.
[5] ?韓晟, 管曉東, 王天晟, 等. 體重管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和經濟的影響. 藥品評價, 2014, 11(19):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