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霞
【摘要】? 新課改教學理念給當前教師教學提供了眾多的啟發(fā)和思考。從新課改教學理念反觀反思當前的教學,其中也存在這種諸多問題制約著學生的學習效果的提升和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對此,本文就新課改教學理念出發(fā),分析當前高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并總結(jié)歸納相應(yīng)的優(yōu)化措施,為優(yōu)化高中英語教學、提升教學效果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建議。
【關(guān)鍵詞】? 高中英語 教學現(xiàn)狀 新課改 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4-015-01
0
一、新課改下高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
1.生成性教學資源未能被充分挖掘利用
新課改教學理念倡導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挖掘主題教學資源以充實課堂教學,發(fā)揮課堂教學資源的最大效果,對學生進行教育塑造。但是,在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中,由于教學內(nèi)容多、教學壓力大、學生的學習負擔重,為了如期完成教學任務(wù)、跟進教學進度,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教學節(jié)奏還是由教師一人掌控,教師不敢于、不善于放手,也就無法讓學生獲得展示自我,呈現(xiàn)生成性教學資源的機會。長此以往,教師也就只能照本宣科地開展教學活動,課堂教學中的一些資源未能被挖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錯誤認識未能被暴露出來,導致學生在新課學習中就存在著夾生飯,后期再復(fù)習時,難度必然會更大。
2.積累意識培養(yǎng)不足
英語教學本身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有意識地積累能夠讓學生厚積薄發(fā),穩(wěn)步提升。英語學習時,學生會通過大量的閱讀檢測自己學習中存在的不足,拓展自己的文化視野,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同時,在閱讀中的一些詞匯和語法更應(yīng)當是學生積累和學習的重要資源。但是,英語教學中,教師還缺乏對學生積累意識的培養(yǎng)和引導,導致學生的落實不夠,新知的生成效果不佳。
二、新課改下高中英語教學措施分析
1.挖掘生成性教學資源,構(gòu)建活力英語課堂
課堂教學中,教師應(yīng)當給學生以充分的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成為課堂資源挖掘和呈現(xiàn)的主體,在豐富課堂教學的同時,也暴露出學生認識的不足,提供更多貼近學生認識和理解實際的資源。例如,在《Careers and skills 》這一節(jié)內(nèi)容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檢驗自己的單詞學習成效,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和交流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通過warm-up這一活動,挖掘生詞性的教學資源,暴露學生認識中存在的不足。首先,教師在新課教學中設(shè)置問題:How many different jobs do you know? Can you tell us what jobs your parents or anyone who you know do which job would you most like to do and least like to do? Why?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教師挖掘出中在學習和認知中存在的不足,也就能及時對學生進行疏導和指點,從而讓教學起到撥亂反正的教學效果。隨著課程的推進,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不同的職業(yè)和工作,學會描述不同的工作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開展Discussion這一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設(shè)置話題: What jobs do you think are most suitable for men or woman why? What do you want to do in the future? What qualities are needed for the job you want to do. Why does this job appeal to you?以上話題建立后,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并展示,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掌握情況,回報自己的學習成果。此時,教師對學生開展疏導工作將會更有成效,更便于提升教師解決問題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提升積累意識,提高學生英語素養(yǎng)
為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的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積累意識的引導,幫助學生建立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讓這種積極的習慣培養(yǎng)為學生的學習夯實基礎(chǔ)。例如,在《Amazing people》這一節(jié)內(nèi)容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強化詞匯學習,教師便可以通過挖掘教學中的一些詞匯資源,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梳理整理,逐步內(nèi)化落實,才能促進自己英語水平的逐步提升。針對curse這一詞匯,教師給出例句,并引導學生分析相應(yīng)的詞性,并通過辨析推測等方式,分析相應(yīng)詞匯的含義。例如,在 “Our tribe is under a curse.” 這一例句中,詞性顯然是名詞,并且結(jié)合語句的含義可以得出,該詞的含義是詛咒;再比如,教師給出例句“Fox's are a curse to farmers. ”,引導學生分析詞性詞義。結(jié)合學生的分析推理,學生認識到這一詞匯是“禍害、禍源”的含義;再比如,在“He cursed the man who had stolen his wallet.”這一例句中,詞性顯然是動詞詞性,并且表示詛咒、咒罵的含義。結(jié)合以上例句的呈現(xiàn),教師引導學生整理例句并積累詞匯,也就逐步夯實了學生的學習基礎(chǔ)。
總結(jié)
新課改教學視角下,給教師提供了更多的啟發(fā)思考。反觀當前的教學,生成性教學資源未被挖掘和學生積累意識的不足等問題的存在也制約著學生成績的提升。所以,教師需要通過給學生以參與機會,并通過提升學生的積累意識等方式,促進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逐步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王旭.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D].渤海大學,2018.
[2]王長興.新課標下高中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對策研究[D].贛南師范大學,2017.
[3]劉樹鳳.新課標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實施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D].北華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