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計鵬
很多老師都發(fā)現了這樣的現象:學生課后說的頭頭是道,進入課堂卻啞口無言,即使欲說也不知從何說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若說不足,為什么課后夸夸其談?若說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較好,為什么課堂閉口不言?這種情況讓教師是無可奈何,讓學生是不知怎么辦?由此筆者針對這種情況,從樹立信心開始,讓學生敢言;創(chuàng)設熟悉情境,讓學生有言可談;激發(fā)內驅興趣,讓學生欲言不止;教給方法,使學生言而有序等,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讓課堂成了“百家講壇”。
口語交際 瓶頸 素養(yǎng)提升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4-0041-01
口語交際是人類生活的本能,也是人類文明的主要標志之一。蘇教版教材以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出發(fā)點,凸顯了“口語交際“這一教學內容 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和語言交際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制約,視學生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淡化了其應有的自主參與意識。其反映到口語交際活動中,大致表現為:不敢說、不想說、沒話說和不會說。正因如此,我們的語文課堂總會出現教師唱獨角戲的場面。為對課堂生態(tài)有所改觀,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筆者從口語交際人手,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與口語交際能力進行初步的微探:
1.樹立信心,讓學生敢言
愛說是兒童的天性.從呱呱落地到呀呀學語,都充分體現了這一本能.然而我們看到的卻是,隨著孩子的一天天長大,特別是步入學校后,有些孩子卻越來越不愛說話了,這的確該引起我們的思考。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學校新的環(huán)境新的要求和新的交往以及他們個性和心理素質的差異,在學校表現為膽小而不敢說。對于這樣的學生老師要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發(fā)表意見的機會,通過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來消除學生在眾人面前不敢說話的畏懼心理。學生感到自己得到老師的賞識,就主清地參與教學活動了。
2.創(chuàng)造情景,讓學生有言可談
口語交際要在一定適合其內容的情境中進行,學生在適合的情境中容易產生角色意識,明確自己的角色位置,激發(fā)了學生快速進入角色的內驅。由于學生小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小、機會少,社會生活經驗不足,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當老師提出問題時,他們是面面相覷,不知從何說起。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會等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組織交際活動。由于口語交際是聽與說的雙向互動式的語言實踐活動,所以,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氛圍非常重要,如說話訓練“買與賣”就是雙方互動進行比較典型的例子。把這種實踐活動引入課堂,同學們的興趣很高,他們討價還價中,把在生活中積累的經驗和體會充分地發(fā)揮出來,在無構無束的交際過程中,使個性與創(chuàng)造思維充分得到發(fā)展。
3.激發(fā)興趣,使學生欲言不止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是的,作為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據學生實際情況設法調動學生愿說、樂說地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起來,引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如果說的內容沒有新意,引起不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就會顯得被動而表現為不想說。所以,老師應抓住兒童好奇心強的特點,在教學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讓學生在不由而然之間流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主動說出自己想說的話,給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受?!段饔斡洝返墓适录矣鲬魰?,孩子們耳熟能詳。為了調動學生的內驅興趣,把《西游記》的故事搬進課堂,讓學生對故事進行后記續(xù)編,在口語交際課上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夜里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了孫悟空……?!睂O悟空這個人物人人皆知,更是孩子們心目中的偶像,學生的主動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就連不愛說話的小田同學也比劃著孫悟空的動作、爭著發(fā)言。所以,找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或搞一些學生樂于參與的活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欲望。另外還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搞一些“小辯比賽”,“口語交際比賽”“口語交際小能手”等評比活動。讓每位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不但養(yǎng)成了良好的參與習慣,而且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
4.教給方法,使學生言而有序
古人云:“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這句話點名了掌握方法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常常出現這種現象,學生敢說想說且有話可說,就是不會運用語言不知如何說,也表現為不說。所以,在交際中我們不要為了說話而說話,應該對學生的語言進行規(guī)范。先讓學生運用通順的話句連貫地說一句話,然后引導學生圍繞這話題當眾做幾分鐘的發(fā)言,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并能主動地與人交際。還可以利用學生模仿性強的特點,通過老師及小伙伴的表率作用來引導不會說的學生。
通過一系列有目的的,有計劃的口語交際訓練,學生對口語交際的方法會逐步的掌握,對口語交際的使用語言更加規(guī)范,使原本沉重的知識在輕水悠悠中進行了遷移,學生的思維有了質的飛躍,從而使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總之,我們要鼓勵學生在各種教學活動中,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口語交際訓練,讓學生在敢說、想說、樂說到善說的訓練過程中,不斷強化學生的主體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和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長此以往下去,學生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語言素養(yǎng)都會得到顯著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就顯而易見了。
參考文獻
[1]文如.尊重兒童的天性[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707/19/ http://www. -2.html,1998
[2]wuyuzhen_1216.小學生學校環(huán)境不良的案例分析[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059ecef54693daef5ef73d3f.html,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