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燕
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在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度罩屏x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yīng)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庇纱丝梢姡曌鹘虒W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提到習作,教師怕教,無從下手,無計可施;學生怕寫,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情可抒,這種現(xiàn)狀尤其以教材中的習作最為突出,這顯然與習作教學的目標背道而馳。
葉圣陶曾說:“教材無非是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一個進,從外到內(nèi),一個出,從內(nèi)到外?!比脒x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都是文質(zhì)兼美、富有文化內(nèi)涵和時代精神的文章,是學生習作的典范。課文的一大作用即是學生閱讀、吸收、感悟、表達的借助載體,應(yīng)當充分發(fā)揮課文范例的作用。教材中的習作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多種形式的語文訓練,幫助學生在反復接觸與練習中形成創(chuàng)作技能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wù)。因此,教材中單元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必須面臨和解決的重點與難點,如何做好“單元主題”下閱讀與習作的有效銜接,幫助學生提高習作水平以及語文綜合素養(yǎng),是我們不斷追求和探索的目標。
一、身在其中,不知其然:單元讀寫教學分離的課堂現(xiàn)狀
1.讀寫教學意識缺失
首先,閱讀與寫作教學相結(jié)合的意識缺失。30%左右的教學是為閱讀而閱讀,為作文而作文,教學單一化,只引導學生關(guān)注課文“寫什么”,而未注重“怎么寫”,沒有將二者相結(jié)合教學的意識。只有45%左右的教師在單元閱讀教學中有關(guān)注到語言的習得,課文的謀篇布局、表達方式等,并隨機進行練筆,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積累、感悟與表達,使學生的習作從單元閱讀教學中有所習得。
2.讀寫結(jié)合訓練失衡
大約只有25%的閱讀教學有意識地與單元習作進行聯(lián)系,并系統(tǒng)地進行訓練,提高學生將閱讀與寫作結(jié)合的意識與能力。作文訓練指導程式化,每次作文指導課都是從審題到立意,從選材到表達,形式上一樣不落,程式固定不變。70%的學生習作經(jīng)常編一些不切實際,沒有做過的事情;12%的學生有抄襲習作的現(xiàn)象;而大部分學生仿寫作文,題材老套,毫無新意,沒有自己的思想;更有甚者,背優(yōu)秀作文,敷衍了事,并未從單元閱讀教學中有所習得。這些自認為省事有效的“偷工減料”,長此以往,必然停滯不前。教師花了大量的精力去訓練培養(yǎng)學生二者的能力,效果均不佳。
二、曲徑通幽,山光鳥悅:單元習作在閱讀教學中分解落實的策略
1.“千淘萬漉雖辛苦”——“主題、材料”精選擇
根據(jù)閱讀教學選擇制定單元習作題目,選定材料。人教版教材都是以單元同一主題來組織安排的。由此可比較同一單元同一主題,不同篇章的題目異同,學習如何寫出一個好題目,例如提取線索命題,緊扣中心選題等。
2.“向陽花木易為春”——“表達、謀篇”重導向
注重單元整組課文表達方式、謀篇布局的異同對單元習作的導向。語文課程的閱讀不是目的,寫作才是目的。而“動筆寫”之前的準備,比“動筆寫”重要百倍。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關(guān)注作者是“怎么寫”的,即語言表達,同一主題的課文在語言表達上的風格以及方式異同,感知語言特色。五下第二單元幾篇課文的作者,語言風格都獨具特色,林海音的自傳體筆調(diào)樸實、純真,蕭紅的天真活潑,蘇聯(lián)作家費奧多羅夫甚是幽默。注重引導學生領(lǐng)悟作者的“篇章”是如何構(gòu)思的,即謀篇布局,學習借鑒課文剪裁的方法;“句”是怎樣寫的,即遣詞用句。六下第二單元的習作主題為“民風民俗”,此類文章尤其要注重謀篇布局,講究詳略得當。六下第二單元《北京的春節(jié)》的閱讀就必須“指向習作”,老舍從臘八一直記敘到正月十九,卻只用了一千來字,其中“臘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詳寫,其余皆略寫,使文章詳略有致,重點突出。在教學時,重點引導學生關(guān)注該篇的剪裁方法,寫好“民風民俗”,好的謀篇布局是關(guān)鍵。
3.“亦步亦趨見成效”——“修改、反思”相比較
自古以來好文章三分寫七分改。教師要有重點地進行作文講評,將主題一致的單元閱讀與學生的單元習作進行比較,從各個角度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參考范文,知道應(yīng)該怎樣寫,不該怎樣寫,哪里寫得好,哪里不必要,并進行總結(jié)反思,從范文中習得一定的方法,逐步養(yǎng)成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并且不斷提高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4.“靜待山花浪漫時”——“意識、智慧”顯提升
通過讀寫結(jié)合的訓練提升學生讀寫結(jié)合的意識和智慧。俗話說:“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痹陂喿x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從中吸取思想的甘露,逐步培養(yǎng)形成關(guān)注作者為什么這樣寫,并從中遷移寫法,最終實現(xiàn)“授之以漁”,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習作的意識,具備一定的習作智慧。
基于“單元主題”下閱讀與習作的有效銜接,整合優(yōu)化雙主題。將單元閱讀教學與單元習作實踐結(jié)合起來,通過閱讀教學,教會學生將課文中的語言文字、表達方式和寫作技巧直接或間接地遷移到習作中去,更好地將單元習作在單元閱讀中分解落實,能有效地促進教材習作目標的落實。從而實現(xiàn)由閱讀走向習作,輕松分解并落實單元習作的重難點,有效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在閱讀與習作相融的“滿園春色”里,讓學生置身于姹紫嫣紅之中,靜靜地觀賞著盛開如云錦的鮮花,吮吸著春草的芬芳,在文字中流連,在墨香中輾轉(zhuǎn),在文字中不愿自拔地快樂前行,閱讀——讓學生習作飛花濺玉!閱讀——讓學生收獲滿園春色!
參考文獻
[1]成尚榮.“指向?qū)懽鞯拈喿x課”我的理解與建議[J].小學語文教師,2014(1):24-26.
[2]管建剛.“指向?qū)懽鳌钡拈喿x課[J].小學語文教師,2013(3).
[3]陸海燕,楊曉紅.淺談?wù)n文在寫作教學中的作用[J].中學教學參考(上旬),2010(43):38-39.
[4]賴德勝.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