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民
在學校文化的塑造過程中,校長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校長的辦學理念、個人風格與學校文化息息相關,校長的任期也會影響一所學校文化的發(fā)展。對不同類型學校文化的塑造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對一所面臨危機的學校、對一所亟待開發(fā)的學校、對一所只欠東風的學校怎么進行塑造,使不同的學校在原有的基礎上能夠轉型并創(chuàng)新發(fā)展。
“多數人影響著少數人,舊人改變著新人”,學校文化有定向作用、推力作用、凝聚作用、激勵作用等。它可以促進奮進心,提高生產力;可以營造和睦融洽氛圍以提升團隊協(xié)作,從而使溝通渠道更加暢通,并加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建設承諾精神,提高教師與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可以激勵教職員工與學生的士氣以增強學校的動力;也可以將注意力與日常運作聚焦于最重要及有意義的事。
一、對一所面臨危機的學校。如何塑造學校文化。使學校重新發(fā)展
案例(一)學校情況:90年代開辦,20多個班級的初級中學,地處城鄉(xiāng)結合部,學生學習基礎較差,逐年減少,道德品質也處下中下水平。教師平均年齡40周歲以上,基本處于職業(yè)倦怠狀態(tài),每天只是完成任務式地工作。學校領導一直末調換有超過10年,中層領導不積極干事,學校辦學理念陳舊、課程無特色、活動項目單一。學校在社會上的名譽不好,被認為綜合實力較差的學校,綜合評定處于低水平。對于這種學校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工作:
1.危機管控。通過調查、座談、視察等途徑了解學校情況。在困難和危機面前,校長帶頭示范,中層領導緊緊跟進;實施行政領導首遇問題責任制;開展校級領導推門巡課制度等。從外到內地進行管控,慢慢改變現狀。
2.抓緊學校的紀律,使其正常運作。在會議中強調學校的紀律,實行每天校長迎接教師上(下)班、學生上(放)學。在歡迎全體師生來校的同時,加強紀律管理。
3.給予教職員工團隊不遺余力的支援。通過各種途徑了解教師們的總體情況,特別是教師們的特長、興趣和困難,并給予不遺余力的支援,消除他們難言的苦惱,讓他們在工作上沒有后顧之憂。
4.改變學校、教師和學生,改變形象。在學校適中位置做一些文化宣傳,突顯學校的特色。鼓勵教師對學校和學生要有信心,樹立教師是學校的主人翁意識,集思廣益,共同面對當下的困境。要求學生統(tǒng)一穿校服,強調儀容儀表,提升整體形象。
5.搞好社區(qū)關系,發(fā)揮社區(qū)的力量。辦學不僅靠教師,而且要與社區(qū)搞好關系,與社會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學生,發(fā)現學校孩子不良行為、形象及時聯系學校領導,及時迅速給予教育。利用“需要一個村莊養(yǎng)大一個孩子”的教育理念,來培育學生。
6.中層領導的培養(yǎng),基層教師的培訓。轉變中層領導的工作方式,樹立工作即服務的意識,提高辦事效率。改變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轉變教育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7.激勵人心,人人參與。學校發(fā)展靠教師,讓每一位教師都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之中,對學校發(fā)展獻計獻策,充分體現教師的主體地位。學校重大的活動或事項聽取教師們的意見和建設,充分體現民主I生。
8.績效制度建立并公平公正考核。發(fā)揮好績效考核制度,以公平、公正、公開的形式,按照“多勞多得,優(yōu)勞優(yōu)酬”的獎勵原則,適當拉開距離,充分調動教師們的工作積極I!生,為學校的發(fā)展奉獻自己的力量。對于這樣一所面臨危機的學校,應以生存為導向,聚焦激勵人心,在學校中常用“we are ok.dv,we are fine!”
二、對一所亟待開發(fā)的學校。如何塑造學校文化。使學校快速發(fā)展
案例(二)學校情況:21世紀初開辦,20多個班級的初級中學,地處城市中心,學生學習基礎較好,數量逐年增加,道德品質也處于中上水平。教師平均年齡32周歲左右,基本處于主動積極工作狀態(tài)。學校領導都想做事,并能做出點成績,中層領導積極主動干事,學校辦學理念一般、課程有些特色、活動項目多樣,但成績不顯著。學校在社會上的名譽較好,被認為綜合實力中上的學校,綜合評定處于中上水平。對于這種學校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工作:
1.轉型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高峰。提升學校文化,扎實推進學校文化建設,構建系列活動讓學校文化落地生根。
2.人盡其才,機會均等。搭建豐富平臺,培養(yǎng)教師,充分發(fā)揮教師潛能,并能為學校的發(fā)展所用。
3.提升中層領導的領導力(領導思維的改變)。下放權力,讓中層領導放開手加油干,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工作效率逐漸提高,工作業(yè)績充分顯現,并充分給予肯定。
4.設計學校愿景,并讓教師達成共識,共同為實現學校愿景而共同努力。
5.培養(yǎng)“Leaders Grooming Leaders”的學校文化。讓每一位教師充滿自信,成為“Leader”,讓每一位學生都想成為“Leader”,逐漸形成“LeadersGrooming Leaders”的學校文化。
6.由下而上的倡議,由上而下的支援。對于學校文化的塑造,教師能自下而上的倡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學校領導層給予由上而下的支援,促進各個項目順利完成。
7.提高教職員工整體的專業(yè)素養(yǎng)——“RISE”?!癛ISE”:Reflective,Innovate,Share and Enrich pro-gramme(反思、創(chuàng)意、分享、增強)。
8.績效制度建立并公平公正考核。
對于這樣一所亟待開發(fā)的學校,應以效率為導向,聚焦發(fā)展人才,在學校中常用“You Can do it,just do it!”
三、對一所只欠東風的學校,如何塑造學校文化,使學校更進一步發(fā)展
案例(三)學校情況:21世紀初開辦,30多個班級的初級中學,地處城市中心,學生學習基礎好,數量逐年增加,道德品質相對較高。教師平均年齡35周歲左右,基本處于主動積極工作狀態(tài)。學校領導有豐富的管理經驗,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中層領導積極主動干事,學校辦學理念清晰、課程有特色、活動項目多樣,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學校在社會上的名譽好,被認為綜合實力偏上的學校,綜合評定處于較高水平,這幾年一直處于這個狀態(tài)。對于這樣的學校大致可以從品格教育和學校愿景為切入點來設計品格教育框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工作:
1.重構價值觀。學校的核心價值觀是學校辦學的靈魂,校長的辦學理念要跟上時代的需要,全體教師要群策群力,敢于實踐和嘗試。通過學習,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通過領導帶頭干,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熱情;通過活動讓教師感受到自我價值的體現。
2.確立培養(yǎng)目標。根據中國學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結合學校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重新討論確定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要符合時代的需求和學生的個性特點。
3.建構符合校情的課程體系。根據學校的育人目標,確定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緊緊圍繞核心素養(yǎng)開設符合學生和學校實際的課程體系,通過課程的落實來實現育人目標。
4.確定實現品格教育的方法。營造真實有效的品格學習環(huán)境,把品格教育與課堂、學?;顒雍推犯裎幕Y合起來,把教師、學生和家長結合起來,促進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讓品格的力量影響學生一生。
5.建立并完善評價方法。根據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建立符合學生實際的多元評價體系,以學校的核心素養(yǎng)為中心,包含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6.學校重新定位,設定學校愿景。對于“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學校,要對學校進行重新、正確定位,設定學校愿景,把學校辦成引領、示范、影響區(qū)域的高品質學校。
7.培訓與再培訓。確立學校的愿景之后,通過培訓與再培訓把愿景成為全校教師發(fā)展的指路明燈,促進教師和學校共同發(fā)展。
8.績效制度建立并公平公正考核。
對一所只欠東風的學校,應以能力、價值觀為導向,聚焦培養(yǎng)品格與價值觀,在學校中常用“Attitudedetermines altitude”。不管是什么類型的學校,你要發(fā)展它,勿忘初心——學生永遠放在第一位;政策必須根植于價值觀并具有強烈的目標性;由下而上的倡議,由上而下的支援;校長盡大可能授權賦能,人盡其才,充分發(fā)揮中層領導的作用;學校領導定要以身作則,但不要妄想滿足所有的人。學校發(fā)展要依靠教師,發(fā)展教師,成就教師,才能有持續(xù)性發(fā)展。
(責任編輯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