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勇智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我國體育教學體系也不斷發(fā)展完善。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健康理念和快樂體育成為體育教學指導理念,在新的課程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內容和方式都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體育教學評價作為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也要做出改變。為此,文章專門就新教學理念下的高校體育教學評價展開了探討、研究,并就教學評價改革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新教學理念;高校體育;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衡量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體育教學評價也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茖W全面的教學評價,有助于我們及時、全面了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教學發(fā)展和完善。高校體育新教學理念的出現(xiàn),要求必須有新的教學評價體系與之相匹配。這就要求高校要了解當前體育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不足,并構建新的教學評價體系,推動教學評價改革,以反作用于體育教學。
一、當前高校體育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對教學評價認識不當,教學評價形式化
過去,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許多學校都將教學評價等同于期中、期末考試,許多人對體育教學評價的目的缺少深入認識和了解。如許多人都不知道教學評價的真正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不足,對教師教學起到監(jiān)督作用,教學評價只是被視為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出現(xiàn)在尾部點綴環(huán)節(jié)。許多教師在教學中,也都是將精力集中于體育知識和技能教學上,教學評價根本不受重視。受此影響,許多高校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教學評價也長期形式化。
(二)教學評價內容和形式單一,評價效能不足
許多高校在體育教學評價方面都存在這些共性的問題:體育教育評價內容不全面,考核范圍、內容和教學內容缺少關聯(lián);體育教育評價的方式單一,教學評價模式化,不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進步程度,只關注最終的教學結果,評價的終結性、功利性明顯,這也影響了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和教師教學熱情。如由于教學評價只關注結果不關注過程,所以許多教師在考試時,都會降低考核標準,而不關注學生究竟學到了什么,學生的體育能力和素質培養(yǎng)也受到影響。
(三)教學評價方法不科學,以教師評價為主
受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理念和方法都存在一些問題,如缺乏科學的評價方法和標準,體育教學評價形式以終結性評價為主,體育評價內容主要是體育技能、知識考試成績,學生體育意識、進步情況、心理素質根本不在體育考核范圍。此外,高校體育教學考核歷來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在體育學習上地位被動且沒有參與體育教學評價的權利。所以,許多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都缺少主動性,一些學生之所以參與體育教學活動,就是為了應付體育考試,拿到學分。這種錯誤的教學評價方式,也給體育教學帶來了影響,使得體育教學失去了應有的價值和活力。
二、新教學理念下的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改革建議
(一)改革教學理念,重視體育教學評價
新的體育教學理念,對心理素質和體育意識更加重視,這也給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要及時改革那種缺乏科學性的評價方法,把體育教育評價的重心放在實質性的內容上,積極推動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發(fā)展。發(fā)展大計,思想先行。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改革,需要從思想改革開始。高校要正視體育教學在學生體質健康增進、身體素質培養(yǎng)方面的社會責任,給予體育教學以高度重視,督促學校體育教學部門做好體育教學工作,科學構建大學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筆者認為,科學的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要遵循全面性原則,要對教學活動進行全方位、多角度評價。要遵循實踐性原則,要將評價視角向學生身體素質、技術水平、興趣、愛好四個層面無限延伸。還要遵循科學性原則,即評價依據(jù)、方法和程序要科學,教學評價活動要以體育教學客觀規(guī)律為依據(jù),要避免經(jīng)驗式、自覺式教學評價。這樣,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就具有了全面性、發(fā)展性、多元性、過程性等特征,體育教學結果不再是教學評價的唯一依據(jù),教學評價就成為一個關注學生發(fā)展過程、多主體參與的活動,體育教學評價中的許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二)明確評價標準,完善教學評價內容
教學評價必須要遵循“標準統(tǒng)一”的原則,這也是構建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模式的根本。所謂標準統(tǒng)一,指高校在制定教學評價體系時,要從學生的體質現(xiàn)狀出發(fā),制定明確的評價標準。教學人員還要結合體育教學目標,根據(jù)陽光教育、快樂體育要求,讓學生參與到體育評價中去,將體育評價標準的科學性、全面性與個體性、主體性結合起來,優(yōu)化教學評價機制,幫助每一個學生制定符合他們自身情況的體育教學目標、進步目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完善教學評價內容,重點是實現(xiàn)體育教學評價內容的多元化。換而言之,高校在體育教學中要重視基礎理論知識評價。不過,在注重體育基礎知識、基礎技能考核的基礎上,高校還要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心理情感、體育素養(yǎng)進行測試,將學生學習過程、考勤情況、課堂表現(xiàn)、進步情況、訓練成績、活動表現(xiàn)等都納入教學評價范疇,以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讓學生通過教學評價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如高校羽毛球教學評價,需要教師將學生羽毛球隨堂練習、團體活動、訓練成績、身體素質等記錄下來,一并與成績統(tǒng)一到教學評價中去,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評價。
(三)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優(yōu)化評價體系
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是對體育教學進行宏觀調控、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素質教育進程的助推器。過去,高校在體育教學評價上,都是以單一性評價、絕對評價、相對評價、終結性評價、人工評價為主,在新形勢下,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形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體育教學評價需要。高校只有加快教學評價形式改革步伐,完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提高體育教學評價的科學性,運用多樣性的評價方式進行教學評價,才能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就目前來說,最科學高效的教學評價方式就是信息化評價體系。所以,在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建設過程中,高校一方面要廣泛征求相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的建議,增加評價內容和模式的多樣性,對其他高校成熟的體育教學評價進行深入研究,將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對評價與絕對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結合起來,使體育教學評價突破傳統(tǒng)體育教學評價模式的束縛。與此同時,抓住信息化發(fā)展機遇,建設含有一定題量的體育試題庫,開發(fā)在線理論考試系統(tǒng)軟件并將其應用到體育教學評價中去,讓學生登機參與體育理論考試,并將理論考試成績與技術考試成績統(tǒng)計起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體育教學評價的效率。
(四)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評價主體多元化
高校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目就是幫助學生樹立體育鍛煉觀念,提高學生的體育水平。從終身體育的角度來講,體育教學要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體育運動,以提高學生的體育欣賞水平與自身體能,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新課改明確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各學科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在體育教學評價中,高校也要通過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其中,實現(xiàn)評價主體多元化,使體育教學評價活動成為一種雙向、多向活動。不過,在學生自評與互評過程中,由于大學生的辨識能力尚未完全成熟,所以教師要發(fā)揮引導作用,運用自身權威和知識經(jīng)驗,引導學生跨越體育教學表面現(xiàn)象,去關注體育素質、體育健康等更深層次的問題,避免學生因為從眾心理而做出不客觀的評價,進而影響教學評價的客觀性、公正性。
三、結語
新教學理念下高校體育評價不僅是滿足教學要求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也是實現(xiàn)體育教學目標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所以,高校要重視體育教學評價,并通過多樣化的評價內容、科學的體育教學評價方式、多元化的評價主體,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和體育評價質量,以實現(xiàn)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宋騫.論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改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4,4 (04):91-92.
[2]馬金鳳.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討[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4,30 (02):105-109.
[3]蘇曉紅,王曉春.新教學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評價實施現(xiàn)狀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1,30 (06):109-113.
[4]歐先亮,譚傳新.新教學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優(yōu)化方式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7,7 (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