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仁杰
[摘要]淺圓倉因具有占地小、容量大、綜合利用率高等優(yōu)點而得到廣泛應用。淺圓倉能安全儲藏稻谷,不但能擴大淺圓倉的使用功能,而且還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文分析了稻谷的儲藏特性、引起稻谷品質劣變的主要原因、稻谷的安全儲藏管理,為實現(xiàn)淺圓倉稻谷的安全儲存提供借鑒。
[關鍵詞]淺圓倉;稻谷;安全儲藏
中圖分類號:S37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0417
與平房倉相比,淺圓倉因其占地面積小、儲存量大、密閉性能好、機械化程度高而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我國的各大糧庫"。在全球和我國糧食作物中,水稻的種植面積分別占1/5、1/4,糧食總產量分別占1/4、1/3,水稻在糧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但是稻谷耐儲性較差,易受溫度和水分的影響,在儲藏期間如何合理控制糧溫和水分,延緩稻谷品質變化顯得至關重要。中央儲備糧長樂直屬庫有限公司集思廣益,積極開展淺圓倉儲存稻谷的安全儲藏試驗,總結出淺圓倉稻谷的儲藏管理經驗,為實現(xiàn)淺圓倉稻谷安全儲藏奠定了基礎。
1稻谷的儲藏特性及引起其品質劣變的主要原因
1.1稻谷的儲藏特性
(1)易陳化。稻谷在儲藏過程中,儲藏條件如水分、溫度的變化易使其陳化。(2)易發(fā)熱霉變。稻谷在儲藏期間發(fā)熱霉變與其水分含量密切相關,秈稻一般水分低,發(fā)熱較少,而晚粳稻水分較高,較容易發(fā)熱。(3)易生蟲。稻谷主要害蟲有玉米象、谷蠹、鋸谷盜、麥蛾、印度谷蛾等。(4)易發(fā)芽、霉爛。(5)易黃變。黃粒米的含量與儲藏期間的溫度和水分有密切關系。
1.2引起稻谷品質劣變的主要原因
稻谷不耐高溫,是不易儲藏的品種。稻谷在儲藏期間易受溫度和水分的影響而發(fā)生品質劣變。一方面,若稻谷人倉水分高,會使稻谷的呼吸作用加快、霉菌大量繁殖,可能導致稻谷發(fā)芽甚至霉爛。另一方面,稻谷的表層糧溫易受高溫的影響而升高,導致其脂肪酸值增加,生成黃粒米,甚至發(fā)生陳化現(xiàn)象,影響稻谷的儲藏品質B。
Barbosa等141研究非化學替代物在稻谷儲藏中的應用,利用冷藏來控制害蟲和保持稻谷的品質。結果表明,當糧溫>35C時,糧堆就開始生成黃粒米;當?shù)竟鹊乃趾?gt;18%時,3d后糧堆就可以生成10%的黃粒米;當水分>20%時,7d后糧堆就可以生成30%的黃粒米,合理控制水分和溫度成為儲藏稻谷的關鍵。
2淺圓倉稻谷的儲藏管理
2.1稻谷入倉前的準備工作
2.1.1倉房設施設備的檢查
裝糧前,檢查地坪、墻體有無裂縫,倉門、進人孔、通風口、人糧口是否完好。同時,采用溫濕度計檢測倉房的濕度,當倉房濕度>70%時,可采用自然通風或者機械通風直至倉房濕度<70%,避免稻谷人倉后發(fā)生返潮現(xiàn)象。
2.1.2倉房氣密性的檢測
良好的倉房氣密性是影響熏蒸和氣調儲藏效果的關鍵因素,做好氣密性的檢測工作至關重要。首先,對倉門、人人孔、通風道口、人糧口及其他孔洞等進行密閉;其次,采用壓力衰減試驗法對倉房進行氣密性檢測,一般要求淺圓倉空倉的壓力從500Pa降至250Pa的壓力半衰期≥60s。在打壓過程中可用事先配制好的2%家用洗滌劑與水的混合液或肥皂液對淺圓倉的主要漏氣部位(倉底密閉隔熱門、進糧孔氣密閘板、進人孔、倉頂通風孔、自然通風口、出糧口氣密閘板、側壁發(fā)放氣密閘板、測溫電纜孔、監(jiān)控穿線管及交接縫等)進行查漏,若發(fā)現(xiàn)漏氣點,做好標記,及時用密封材料處理。
2.1.3糧情測控系統(tǒng)和地,上籠的檢查
首先,檢查測溫電纜線有無損壞;其次,通過檢測空倉的溫度檢查各測溫探頭的偏差值大小;最后,將測溫電纜線的末端用鐵絲固定在地面上,防止稻谷人倉時測溫電纜線發(fā)生偏移。地上籠表面的交接處要用布擦去灰塵,用透明膠密封。地上籠與地板間的縫隙用小塊走道板進行打膠密閉,防止稻谷人倉時沿縫隙進人堵塞地上籠,影響后期的通風效果。
2.1.4做好空倉殺蟲消毒工作
檢查倉內的衛(wèi)生情況,對空倉進行徹底的清掃。清掃干凈后,可用經10倍的水稀釋后,濃度為80%的敵敵畏乳液進行空倉消毒,密閉3~5d,從而降低稻谷人倉時感染害蟲和微生物的概率。
2.2稻谷入倉過程的控制工作
2.2.1嚴把入倉質量關
嚴格控制稻谷的人倉水分、雜質、黃粒米、谷外糙米含量等質量指標,稻谷質量標準為秈稻水分含量≤13.5%,粳稻水分含量≤14.5%,雜質含量≤1.0%,黃粒米含量≤1.0%,谷外糙米含量≤2.0%。糧食人倉前先打底,數(shù)量在300t左右,以鋪滿地上籠為準,打底過程中邊進糧邊噴甲基嘧啶磷防蟲,進倉過程全程進行振動篩和流篩兩道清雜處理,減少谷外糙米的含量且減少自動分級而形成雜質聚集區(qū),影響后期的通風和熏蒸效果。
2.2.2均衡糧溫,消除溫差
稻谷分批次或分階段人倉時,需檢測各批次或各階段的稻谷溫差是否小于當時的露點溫差。若其大于或等于露點溫差時,及時進行機械通風,均衡糧溫,消除溫差間。
2.3滿倉后的整理、設施設備的安裝和建檔工作
滿倉后要及時平整糧面、清理倉內積塵,鋪設好走道板,布設好移動測溫桿、害蟲誘捕器,安裝好防爆燈、目視板、標識牌等,采用標簽紙對倉內測溫電纜線的序號進行標志,以便后期發(fā)生發(fā)熱現(xiàn)象時可根據(jù)糧溫表快速找到發(fā)熱點的位置,正確規(guī)范填寫賬、卡、表、簿,實現(xiàn)規(guī)范化管理。同時,對稻谷進行定點取樣,做一~次滿倉檢驗。
2.4熏蒸殺蟲
稻谷具有較強的吸濕性,會影響熏蒸效果,熏蒸時需加大用藥量即總用藥量為52kg磷化鋁藥劑。熏蒸前要做好門、人人孔、通風道口及其他孔洞的密閉工作和布設磷化氫濃度檢測管、施藥盤,測試環(huán)流風機,制定熏蒸工作方案等準備工作,采用糧面均勻布點施藥,熏蒸期間保持磷化氫有效濃度在300mg/kg以上,密閉時間在28d以上,定期巡查,用磷化氫濃度檢測儀每天檢測一次濃度,若發(fā)現(xiàn)磷化氫濃度未達到要求應及時補藥,熏蒸結束后做好散氣和藥渣清理工作。
2.5通風降溫
新人倉的稻谷由于生理活性較強,儲藏穩(wěn)定性較差,水分、糧溫均不平衡。在秋冬季節(jié),利用倉頂軸流風機和離心風機分階段對糧堆進行通風降溫,均衡糧溫、水分。一般在11月份采用軸流通風,緩慢降低糧溫,避免糧堆內發(fā)生水分轉移。12月底至次年1月底采用機械通風,降低基礎糧溫,創(chuàng)造“冷芯”,穩(wěn)定糧情。
在通風過程中,適時翻動糧面,可防止糧面結露,促進氣流均衡流通,提高通風效果。同時,通風期間要安排人員輪流值班,定時檢測糧溫,檢查風機運轉情況,對比分析糧溫,避免過度通風和無效通風,確保通風降溫工作順利進行,為稻谷安全度夏打好基礎。
2.6安全度夏工作
研究表明,稻谷在儲藏期間,脂肪酸值的升高速率會隨著霉菌量的增加和儲藏溫度的升高而逐漸增高,在春季氣溫回升前,及時對倉門、孔洞、通風口進行密閉,采用氮氣氣調儲藏17-81。同時,當表層平均糧溫接近19C時,開始使用空調控溫,將倉溫控制在21~25C。氮氣氣調儲藏結合空調控溫一直持續(xù)到10月,可有效延緩稻谷的品質變化。
在度夏期間,倉內空間的溫度和表層糧溫易受外界高溫的影響而出現(xiàn)“熱皮冷心”現(xiàn)象。要重點檢查稻谷糧面下30~50em處和靠墻部位的糧溫情況,避免發(fā)生水分轉移造成結露。當?shù)竟绕骄Z溫高于20°C或糧食出現(xiàn)一定面積發(fā)熱時,可采用人工挖坑,利用扦樣器將單管打入發(fā)熱部位,用單管風機處理,必要時可以對稻谷進行冷卻,確保稻谷長期穩(wěn)定儲藏,延緩稻谷劣變速度,保持品質19-10。2.7糧情的日常檢查工作
稻谷糧情的日常檢查工作包括溫度、濕度、害蟲、品質、雨漏等幾方面。
(1)定期分析糧溫,判斷儲糧的安全情況,定期對糧情測控系統(tǒng)和人工測溫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糧溫異常時,及時分析原因,人倉進行檢查,必要時可采用扦樣器扦取稻谷進行正確判斷,以便及時采取措施處理。
(2)做好雨漏檢查:工作,下雨時及時人倉檢查人糧口、倉頂自然通風口、軸流風機口、測溫電纜與倉頂結合部位有無滲漏,如有滲漏應翻動受潮稻谷且在滲漏部位下面挖溝,墊一張薄膜接雨漏,待放晴后對滲漏部位進行處理。
(3)做好季節(jié)轉換時的糧情檢查工作,及時消除儲糧隱患,稻谷在季節(jié)轉換時節(jié)會發(fā)生水分分層和結頂現(xiàn)象,應經常人倉對糧面溫度、水分、松軟度進行檢查,避免糧堆表面發(fā)生結露。
(4)不同季節(jié)檢查稻谷儲糧害蟲的規(guī)律:春看陽(害蟲浮于陽面的糧面),夏扒陰(害蟲藏于糧面下淺層),秋觀面(害蟲散布整倉的糧面),東挖深(害蟲潛人糧堆的內部)。
3結論
淺圓倉稻谷的安全儲藏管理經驗總結如下:
(1)稻谷人倉前做好倉房設施設備、糧情檢測系統(tǒng)和地上籠的檢查,倉房氣密性的檢測,空倉殺蟲消毒等準備工作。
(2)嚴把入庫質量關,打底過程中邊進糧邊噴甲基嘧啶磷防蟲,入庫期間采用兩道清雜處理,減少谷外糙米的含量和避免自動分級形成高雜區(qū),影響通風、熏蒸效果。
(3)進倉結束后制定合理的通風、熏蒸方案,均衡糧溫,防止蟲害的發(fā)生。
(4)春季氣溫回升前,做好密閉隔熱工作,同時采用氮氣氣調儲藏結合空調控溫,延緩稻谷的品質變化。
(5)度夏期間,要多注意檢查稻谷糧面下30~50cm處和靠墻部位的糧溫情況,根據(jù)糧溫變化情況,適時進行谷物冷卻。
(6)秋冬季節(jié),利用倉頂軸流風機和離心風機分階段對糧堆進行通風降溫,均衡溫度、水分,穩(wěn)定糧情。
要建立“預防為主”的儲糧管理理念,勤進倉檢查,勤對比分析糧情,結合淺圓倉和稻谷的特點,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后期可能出現(xiàn)的儲糧隱患,確保稻谷安全儲存。
參考文獻
[1]郜智賢,張愛強,姚亞東,等。華南地區(qū)大型淺圓倉儲藏散裝稻谷的研究[J].糧食儲藏,2013(5):30-33.
[2]宋永令,孔晨晨,王若蘭,等.稻谷黃變研究現(xiàn)狀[J].食品工業(yè),2017(11):283-286.
[3]鐘建軍,劉寶永,張維恒,等.淺圓倉稻谷空調控溫應用研究[J].糧食儲藏,2018(1):13-16+22.
[4] BARBOSA A, CARVALHO M O, BARROS G, et al. Non-chemicalalternative in rice storage: the use of refrigeration for insect control and quality maintenance of paddy rice[J].Julius-Kihn-Archiv,2010(425):628- -631.
[5]李守星,張自升,盧興穩(wěn),等。大型淺圓倉粳稻安全儲糧試驗[J].糧油倉儲科技通訊,2018(3):26-30.
[6]吳建民,何志瑾,李蘭芳,等。淺圓倉安全儲糧探析[J].糧油倉儲科技通訊,2014(3):25-27.
[7]李保華,姜文利,劉耀澤,等。儲糧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農業(yè)機械,2011(26):79-82.
[8]郜智賢,張愛強。華南地區(qū)大型淺圓倉充氮氣調儲糧應用探索[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4(4):46-48.
[9]吳建民,許海峰,吳青鋒,等。淺圓倉晚粳稻安全儲存試驗[J].糧油倉儲科技通訊,2014(2):20-23.
[10]梁兆岷,王旭峰。高大平房倉內環(huán)流控溫儲糧技術探析[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8(10):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