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牛
摘要:小學低段看圖寫話是培養(yǎng)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基礎訓練,對于小學生來說,年齡尚幼,認知能力貧乏是看圖寫話教學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看圖寫話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讓學生結合實際,感知表達樂趣,激發(fā)表達欲望,讓小學生真正的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在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新理念中提升寫話能力,打造小學語文低段看圖寫話教學高效課堂。
關鍵詞:小學低段;看圖寫話;教學策略
《新課標》要求低年級寫話教學做到讓小學生“對寫話有興趣,劉鑫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小學語文低年紀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夯實學生寫作基礎的重要階段,低段看圖寫話教學是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寫話能力的重要途徑,提升低段看圖寫話教學的效率,提高寫話質量,能夠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為今后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思維發(fā)散
低年級小學生必然會受到生活經驗匱乏、課外閱讀不足所帶來的困擾,在面對老師的寫作任務時感到有心無力,常常出現(xiàn)寫作過程中無話可說、胡編亂造的現(xiàn)象。在看圖寫話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最大程度的刺激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發(fā)散思維,立足于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想出不同的生活情境,構造相應的思路貼合教學內容,這就需要老師運用相應的教學手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從而引導學生思維發(fā)散。
例如,教師在《烏鴉喝水》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展示烏鴉喝水的幻燈片,并且和學生們開始了一段有趣的互動。師:“屏幕上的這個小動物大家認識嗎?是什么呢?”生:“烏鴉(齊聲)!”教師切換下一張幻燈片:“那么圖片上的小烏鴉在做什么呢?”生:“烏鴉看起來很著急?!睅煟骸鞍?,烏鴉的嘴巴都干了,原來他是渴的厲害想喝水,可是找不到水,這時候的烏鴉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呢?”生:“著急?!睅煟骸按蠹铱炜?,小烏鴉找到了一個瓶子,可似乎他又遇到了什么問題!”生:“瓶口太小了,喝不著?!睅煟骸澳敲催@時的烏鴉又該是什么樣的心情呢?誰來從課文中找一找?”生:“苦惱、失望、真的很著急呀!”師:“很棒,所以小烏鴉要開始想辦法喝到水了,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烏鴉找到了什么樣的辦法成功喝到水吧!”生:“烏鴉找到了石子?!睅煟骸皩?,烏鴉找到了一堆石子,然后他是怎么做的呢?”生:“一顆一顆放到了瓶子里!”師:“那么大家覺得烏鴉聰不聰明?”生:“聰明!”師:“如果你是這只小烏鴉,在喝水時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會用什么辦法呢?”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紛紛以“我會先……再……然后就喝到水了”的格式紛紛展開想象力,以小烏鴉的第一人稱角度講述了一個個烏鴉喝水的新版小故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幻燈片的圖像刺激,以及老師對于《烏鴉喝水》經典故事的講解,孩子們深入烏鴉喝水的情境中來展開想象,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對看圖寫話能力進行練習。
二、積累素材,練習表達方法
小學生在寫作文時常常會出現(xiàn)詞不達意,語言不通,邏輯混亂等問題,這是因為孩子們在日常的表達中沒有得到一個系統(tǒng)的語言表達培養(yǎng),學會梳理語言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們對于表達的積累和表達方法的養(yǎng)成。想要學生學會寫,首先要讓學生勇敢的說出來,我們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生活,跟同學分享自己課下閱讀得到的經驗,制造一些仿句讓學生練習語言表達的技巧和組詞造句的能力。
例如在課文《秋天》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先是帶領大家齊聲朗讀整篇課文,這是一篇寫景的散文,第一段描繪了秋天的景象,這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們根據(jù)同樣的句式描述一下其他的季節(jié),讓學生運用自己生活中觀察積累到的現(xiàn)象進行創(chuàng)作,學生仿寫:“天氣暖了,樹枝綠了,一根根新芽從樹枝冒出頭來?!蓖ㄟ^課堂上的仿寫訓練,學生們以實際生活為基礎,展開了對于寫作技巧的訓練,既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也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天賦,在生活中快樂的積累不同的語言素材,為之后的看圖寫話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善用評語,產生師生共鳴
教師對于學生的看圖寫話成果往往會加入一些客觀傳統(tǒng)的評語,然而大部分老師的評語依舊具有強烈的針對性,雖然能夠在技巧方面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卻很難讓學生通過評語對看圖寫話產生持續(xù)的熱情和喜愛。老師在為學生的作品寫下評語時,可更加側重于針對學生文中所要表達的主題和感情與該生展開互動和交流,避免直接指出學生的想法,而應該用啟發(fā)性的語言引導學生進一步展開思考,讓思想與思想之間產生共鳴。
例如,在一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七》中的看圖寫話擴展性教學中,學生根據(jù)圖片中在草原上奔跑的兩個孩子寫出一段小故事:“小明的爸爸媽媽要回來,一大早小明就帶著妹妹歡快的向車站的方向跑去,天氣真好,牛羊低頭吃草,鳥兒在天上飛來飛去?!苯處煾鶕?jù)圖片中的內容作出批注:“那么小明的爸爸媽媽去做什么了呢?小動物們又是怎樣的心情呢?”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批注修改原文為:“小明的爸爸媽媽要從城里打工回來,一大早小明就帶著妹妹歡快的向車站的方向跑去,天氣真好,遠處的牛羊安詳?shù)氐皖^吃草,鳥兒也愉快的盤旋在天際?!边@樣的評語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會到文章的寫法。
總之,小學語文低段看圖寫話教學需要老師善于利用課本資源,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孩子們在一片充滿想象力的天空下,用心填充自己美好的生活。
參考文獻
[1]張源. 人教版小學語文低段看圖說話寫話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2]劉鑫. 小學一年級看圖寫話教學方法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