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高柳
摘 要:道德與法治課程在初中階段的開設,是為了提升同學們的德育教育。在課程教學中,老師需要帶領同學們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分析同學們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幫助他們運用正確的方式去處理問題。從而促進同學們的健康成長,并且從課程內(nèi)容的學習中,體現(xiàn)人文關懷和實踐性。老師在進行教學方案設計的時候,應該將人文素養(yǎng)的塑造貫穿于整個教學內(nèi)容的始終。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初中教學;人文素養(yǎng)
引言:
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標準要求,在學習過程中對同學們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充分的了解,培養(yǎng)同學們正確的價值觀,從文化和精神層面陶冶同學們的心靈,提升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素養(yǎng)。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對傳統(tǒng)品德內(nèi)容的歸納和總結。通過對同學思想品德和法治素養(yǎng)的教育,提升同學們的人文素養(yǎng)。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人文素的重要性
人文知識主要指的就是人類文化知識,而人文精神是在人們對文化知識學習過程中,對知識所包含的價值和意義進行領會以后形成的,對人生觀價值觀等精神層面的內(nèi)容。人文素養(yǎng)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主要是對人類先進的文化知識進行學習。豐富初中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內(nèi)在綜合素質(zhì)。對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的重點就在于教學的人文性,要求以學生作為課堂的學習的主體,將同學們的價值觀塑造作為課程教學的核心,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yǎng)教育的策略
1、在備課中滲透人文素養(yǎng)
人文知識主要指的就是人類文化知識,而人文精神是在人們對文化知識學習過程中,對知識所包含的價值和意義進行領會以后,形成價值觀層面的內(nèi)容。人文素養(yǎng)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主要是對人類先進的文化知識進行學習,而最終的目的是讓同學們懂得在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這三者,關系問題的處理。從而豐富初中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內(nèi)在綜合素質(zhì),新課改對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的重點就在于教學的人文性,要求以學生作為課堂的學習的主體,將同學們的價值觀塑造作為課程教學的核心,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在《做負責任的人》這一節(jié)課程的時候,老師不僅讓同學們懂得責任的基本含義,并且讓同學們充分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責任的重要性,并且學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對自己應該擔負的責任有一個充分的認識,讓同學們做一個有擔當?shù)娜?。在準備教學課件的時候,老師需要通過一些典型的寓言和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提升同學們的人文素養(yǎng)。除此之外,老師還要讓同學們聯(lián)想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情形,去體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應該承擔的責任。
2、在授課時做好人文關懷
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塑造最主要的是要讓同學們理解,人類生存價值和生存意義,從精神層面,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yǎng)方面的培養(yǎng),讓同學們形成健康的思想品德和素養(yǎng)。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老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只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而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同學們的人文素養(yǎng)。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人文關懷的工作,老師通過榜樣示范的方法,讓同學們理解平等、互信、尊重的人文關懷。此外,老師要讓同學們發(fā)揮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提升課堂教學的綜合體驗。
在學習《尊重他人》這一節(jié)課程知識點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同學們進行分組討論和交流,對同學之間的各種優(yōu)點和長處進行討論和學習,從欣賞他人優(yōu)點的方面入手,學習如何尊重同學,尊重老師,尊重生活中所遇到的每一個人。老師還可以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的方式,讓同學們扮演小記者,對自己組內(nèi)的同學進行訪問,而訪問的話題圍繞如何尊重他人來進行展開。通過這樣的問題情景的創(chuàng)設,能夠提升同學們的情感體驗,深刻認識到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情感體驗和認知能力。
3、在課后實踐中拓展人文素養(yǎng)
培養(yǎng)同學們的人文素養(yǎng),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上,而更重要的是要讓同學們在,課后的生活實踐中,對課堂上學到的各種道德與法治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過程中的運用擴展,對基礎知識的認知以及生活經(jīng)驗,增強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充分認識到道德與法治課程對人們實踐生活的指導作用,從而提升同學們對本門課程的情感認知。
在學習《遵守規(guī)則》這一節(jié)知識內(nèi)容的時候,老師可以帶領同學們對社會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行為進行觀察,并對這些行為進行分析,找到在這些行為發(fā)生過程中的正確做法,讓同學們從旁觀者的角度去分析,在社會生活中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從社會生活的表象去探尋其中所包含的遵守規(guī)則的本質(zhì),從而促進同學們認為思想和人文素質(zhì)的提升。
結束語:
總的來說,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在初中課程教學中,應該注重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課堂學習中,不僅要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加強對同學們?nèi)粘I钪腥宋乃仞B(yǎng)的塑造。從而滿足社會對人才發(fā)展綜合素質(zhì)的要求,作為一線教師,應該以人為本,幫助學生掌握教材理論知識,同時提升自身的人文情感和人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周佳青.初中《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yǎng)教學研究[J].大眾文藝,2018,09:171-172.
[2]胡靈芝.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yǎng)教育的策略[J].中學課程資源,2018,06:49-50.
[3]步洪波.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