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紅
摘 ?要:高中政治是一個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學科,很多政治知識就是實際生活會需要的。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要不斷探究政治與生活的關系,將政治教學與實際生活建立聯(lián)系,這是現(xiàn)代教育的學習趨勢。生活融于課堂,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生活;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應用
一、利用情境導學,營造課堂氛圍
在現(xiàn)代化的教育改革下,傳統(tǒng)的高中政治教育理念太過于僵硬固化,只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卻忽視了生活與理論知識之間的關系。課堂教學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學生可以依靠其掌握的專業(yè)知識,及時有效地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生活知識與理論知識相互作用。所以在進行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中,為體現(xiàn)高效的教學質量,就應該圍繞學生的生活,結合政治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豐富的課堂情境,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學生面對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論也能對其輕松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進行多彩的消費的教學中,該課時的教學目標旨在讓學生切實理解和掌握影響消費的因素以及具體的消費類型,并掌握不同的消費心理,從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師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可以播放網上關于學生消費的街頭調查視頻。從視頻中可以得知,現(xiàn)階段學生的消費熱點包括手機、電腦、相機、名牌衣服、名牌化妝品等,在校園內經常出現(xiàn)從眾心理,還有攀比心理。同時還有為追求個性的求異心理,將校園生活中的各種消費心理展示出來??赐暌曨l,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作為一個消費者,根據(jù)自身現(xiàn)有的經濟狀況,培養(yǎng)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使得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教師通過播放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視頻,來加深學生對消費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充分意識到政治知識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激勵學生在之后面臨的生活問題中學會運用政治知識。這種立足于生活情境進行政治導學的教學方式,將其政治理論知識和生活有效地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了積極的課堂氛圍。
二、豐富課堂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的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中,由于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都比較枯燥乏味,教師在教學中也只是一味地將其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不對其課堂活動進行豐富,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所以為構建高效的政治課堂,就要充分意識到將生活融于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游戲或者小品等類似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并積極主動地去分享和探討。通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將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立足于教材中的內容,合理安排教學活動,明確教學活動的目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例如,在進行國家與公民這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在組內進行政治生活的調查,了解每個學生家庭生活中有沒有行使哪些政治權利或者履行哪些政治義務。在學生完成討論后,讓學生主動探討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政治權利和政治義務,并分析其政治參與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并探討如何才能實現(xiàn)有序的政治參與,真正實現(xiàn)民主生活,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通過開展小組形式的討論活動,使得學生在輕松自在的學習氛圍下,對國家和公民的相關知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并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其已經被逐漸應用到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在進行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中,也要注重利用該技術進行教學,互聯(lián)網技術的運用,便捷了教師收集與政治相關的生活內容,豐富了教學資源,提高了課堂的權威性,調動了學生課堂的參與度。
例如,在進行國際關系這一課程的教學中,有涉及維護和平、促進發(fā)展的相關知識。為了使學生充分的意識到戰(zhàn)爭的殘酷性以及和平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搜集二戰(zhàn)期間以及我國抗日戰(zhàn)爭期間相關視頻或者圖片,比如南京大屠殺相關圖片,讓學生意識到維護和平、促進發(fā)展的重要意義。除了使得學生了解到國際秩序以及國際關系相關知識外,更進一步加強了對學生思想上的教育。但為了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價值,應合理分配視頻或圖片在教學中的比例,將生活融于政治課堂中,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加強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在高中政治的教學中,教材的內容無非是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其與學生的生活都密切相關。但為了使學生將掌握的政治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就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知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通常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形式除了調查外,還包括訪談等,在開展相關實踐活動前,要明確其教學任務,并保證學生的安全。
例如,在進行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這一課程的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社會實踐,并利用計算機技術查閱相關文化資料,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特點,我國文化的特點以及不同地域文化間的差異等,使得學生在調查走訪的過程中,意識到文化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文化生活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開展類似的社會實踐活動來進行高中政治的教學,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資料,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五、結束語
在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中,將生活融入其中,豐富了教學資源,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利于構建高效的政治課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愛華. 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 考試周刊,2018(12):141-141.
[2]白天愛. 關于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的幾點探索[J]. 學周刊,2018(9):82-83.
[3]哈斯朝格圖.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芻議[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20):158+160.
[4]范俊馥.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