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彬
摘 ?要: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其中古典詩詞則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載體,有著悠久的歷史以及文化內涵。古典詩詞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結構之一,對學生的學習以及文化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不過由于我國多地小學原校經受長年的傳統(tǒng)教育理念影響,過于側重于知識的講授從而忽略了文化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導致古典詩詞在學生們眼中只能是以“考試題目”的方式出現,對于文化意義和文化背景皆一概不知?;诖?,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古典詩詞教學進行分析,提出了相關的教學實踐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典詩詞;實踐教學
引言:
古典詩詞是小學階段學生們所接觸的與我國古典文化最為接近的教學知識,也是文化教育的題材之一。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古典詩詞占據著相當大的地位,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以及道德修養(yǎng),從而感悟我國古典文化的魅力。詩詞也是文學中一種表達情感的方式,是情感與實物、情感與想象的一種結合,不但包含了作者的切身體會,也糅合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所以,老師在開展古典詩詞教學過程中,需要將情感作為貫穿始終的線路,引導學生去鑒賞詩詞,探索詩詞。
一、通過朗讀來了解詩詞中蘊含的情感
在小學語文古典詩詞教學過程中,最簡單且直觀的方式便是引領學生融合著情感進行多次朗讀,通過朗讀來逐個打破生字詞障礙以及理解障礙等。大聲朗讀還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詩詞的脈絡,通過了解詩詞所表達的事件、事物,來深入到情感層面來體會作者的內心思想和情感,從而進一步了解詩詞整體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詩詞的部分字、詞所流露出的情感表現等。通過朗讀來幫助學生發(fā)揮思維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想象力十分豐富,也可以利用這一點通過引導來發(fā)揮想象,在學生腦海中構建詩詞中的畫面,并從中感受文化藝術的魅力。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構建教學情景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各種各樣的科學手段以及設備與課堂教學的融合都能夠發(fā)揮更加顯著的教學效果,比如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能夠將語文古典詩詞中的內容進一步具象化,將字里行間的事件線索進行整合與連接,形成一個簡短的情境故事,學生通過觀看故事的形式便能夠進一步理解詩詞中的內容,以及進行情境代入。老師需要不斷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而改變教學理念和手段,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現古典詩詞的畫面美。在課堂教學中,部分描寫具有畫面美的詩詞,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來進行描繪,可以利用網絡尋找一些相關的畫面,比如在教學《天凈沙·秋思》過程中,該詩詞總體皆為景物描寫,沒有一字直接用來表現情感,但在景物的轉換以及場景描繪等方面卻在寫景的同時流露出作者流落天涯,倍感思鄉(xiāng)的孤寂情感。通過PPT與音頻朗讀結合的方式,一邊朗讀詩詞,一邊播放并轉換景物和場景,實現情感深化的目的,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詩詞中的情感。
(二)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描繪詩詞的情感美。小學教材中的古典詩詞,許多在題材和內容以及感情等方面在各種情感方面都有涉及,而這些詩詞中,將情感直接表達,不論是借景抒情還是直接抒情,都能夠為學生帶來一種情感上的震撼體驗。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則需要引導學生去體會其中的情感內涵,讓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思想產生共鳴,從而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也能夠起到一定的文化熏陶效果。比如,在教學《憫農》詩文過程中,該詩詞充分表現出了當時的農民的生活景象,以及糧食來之不易的思想情感。雖然多數學生都來自于農村,但并不排除農村的學生也存在節(jié)約意識淡薄,或未充分了解農作辛苦的現象,所以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向教育延伸。在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完詩詞后,再播放農民農耕的視頻,拿小麥來作為主體,播放小麥從種植,到收割,再到制作為面粉以及食物的過程,之后再回歸到詩詞中來,讓學生在“參觀”完農耕之后再感受一遍,進一步深化情感,并通過問題與引導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明確勤儉節(jié)約、浪費可恥的意識。
(三)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設計層次化教學
為了能夠保證古典詩詞的教學效果,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來設計層次化的教學方案,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性,為各個層面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規(guī)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興趣,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之中。最典型的方法便是課后預習作業(yè)的預留,以及課堂分組合作教學等,以及課上的層次化提問及引導教學。將學習成績或表現相近的學生歸于一組,方便之后學習任務的分配,一些教學內容可以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來讓學生們進行小組合作探討,讓學生們能夠在交流與互動中獲得答案,并在這一流程中感受到樂趣和成就感,進而讓學生喜歡上學習。
結束語:綜上所述,古典詩詞是中國文化中的瑰寶,其中優(yōu)美的意境值得學生去鑒賞、隱含的情感值得學生去探索、其中的文化魅力值得學生去體會與學習。而老師則需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充分把握詩詞中的情感,并通過靈活的方法進行引導,引導學生發(fā)散想象力,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提高古典詩詞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馬維光. 揚古頌今 傳承文明——對小學語文古典詩詞教學的認識與思考[J]. 甘肅教育,2013(13):37.
[2]王麗萍. 小學語文“古典詩詞鑒賞”教學初探[J]. 求知導刊,2016(03):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