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盛新
摘要:隨著我國建筑業(yè)的進步,新型的施工材料及施工工藝不斷的被研制和發(fā)明,這為我國建筑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和物質基礎?,F代城市高層建筑逐漸增多,我國雖地大物博但在巨大的人口壓力下使得城市建筑不得不縱向發(fā)展。為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緩解人口壓力,建筑物不斷向高層方向發(fā)展。受設計、施工技術、材料、監(jiān)督等因素的影響,高層建筑在后期使用的過程中常出現裂縫、脫落甚至倒塌事故等,影響著建筑物的功能及使用壽命,嚴重的可危及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本文從鉆孔灌注樁的施工流程出發(fā),分析了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房屋建筑;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
引言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fā)展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城市化進程飛速發(fā)展使得城市的規(guī)模不斷的擴大。為滿足劇增的城市居住需求,建筑業(yè)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其中,工程質量的好壞關乎最廣大的居民的切身利益。保證工程質量施工技術是關鍵,鉆孔灌注樁施工是房屋建筑基礎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施工好壞直接影響著建筑物的整體質量。
新型施工技術以及建筑材料在施工中的應用,給我國的建筑行業(yè)帶來很大變化。當前,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當前的建筑施工領域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具有無震無噪音、無擠土效應、承載力強、適應性高以及造價低等優(yōu)點。不過,由于鉆孔灌注樁技術一般是在地下以及水下進行,因此會遇到很多制約因素,例如,斷樁、蜂窩以及空洞等現象。因此,針對鉆孔灌注樁的技術開發(fā)與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鉆孔灌注樁技術的施工流程分析
1.測定樁位
正式作業(yè)前,要做好充分的現場清理準備工作,對現場做好平整清理,這是樁位測定前十分必要的準備工作。在現場準備工作完成后,根據施工圖紙,樁位平面布置圖,測量設置水準點和樁基軸線定位點,并做好標志,定出每根樁的位置。施工過程中要時刻保持樁的位置的準確性,防止樁基位置發(fā)生偏移及外界因素影響,要設置專門人員對樁位進行檢查復核。
2.泥漿的制備工作
泥漿的制備工作是施工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泥漿主要是用于排土護壁、切土潤滑以及冷卻鉆頭。而護壁主要是依據當地土質的具體特征來制備相應的泥漿,如果要在土質以及粉質的土質中進行成孔工作,則可以加入適量清水,但是必須注意將排渣泥漿密度的范圍控制在1.1 g/cm3 至1.3 g/cm3 以內,同時要用原土來造漿。
如果是夾砂層較厚的土質中進行成孔工作的話,應當將泥漿密度的范圍控制在1.1 g/cm3 至1.3 g/cm3 以內。而在其它的土層中進行成孔時,需要注意泥漿配置時應當采用塑性較高的膨潤土和粘土制備。泥漿的密度關系著鉆孔灌注樁的施工質量,因此,在施工時需要安排專業(yè)工作人員經常進行泥漿密度的測定工作,同時需要定期對泥漿的含砂率、膠體率以及粘度進行測定,以確保泥漿的含砂率控制在8%以內、膠體率控制在90%以內、粘度范圍控制在18 s 至22 s。同時應的按照泥漿的具體質量情況,加入適量增粘劑、分散劑以及增重劑等,以進一步提高泥漿的質量水平。最后,要按照相關環(huán)保規(guī)定處理好施工中產生的廢棄泥渣以及泥漿等。
3. 沖擊法鉆孔
鉆孔的工作機理是指利用沖擊鉆機抬高鉆頭,靠鉆刃自由下落的沖擊力將巖層進行削切,進而排出碎渣成孔的方式。沖擊鉆機主要有兩種即鋼絲繩式和有鉆桿式。前者鉆孔直徑大,有800mm、1 200mm 幾種類型,后者效率低、所鉆孔徑較小、應用較少。沖孔施工時,若表層為軟土,則準備好護壁料,在護筒內加砂礫、粘土、片石。鉆頭應選擇鑄鋼制造或鍛制,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沖孔的效率。鉆刃與鉆頭焊接,用T18 號鋼制造。錘重500kg~3000kg。沖孔時,落距為0.4m~0.6m,開始低錘密擊,當開孔深度達到護筒底以下3m~4 m 時,提高落距為1.5m~2m。
4.清孔工作流程分析
清孔時一般采用最多的是射水清孔方法,射水清孔方法一般是在聯接孔口接分段后,再將孔內清孔的導管調入,通過抽水機以及空氣壓縮機共同運轉,從而清理干凈孔內的殘留物??諝鈮嚎s機可以在導管里邊形成強大的氣流,此時將導管內的壓力控制為0.6 MPa 至0.7 MPa,然后將清水注入到孔內,攪動和噴翻孔內的泥渣等雜物,并將這些雜物隨著高壓氣流的上涌而噴出。
5. 鋼筋籠吊放
清孔后應立即安放鋼筋籠、澆混凝土。鋼筋籠一般都在工地制作,制作時要求主筋環(huán)向均勻布置,箍筋直徑及間距、主筋保護層、加勁箍的間距等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分段制作的鋼筋籠,其接頭采用焊接且應符合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的規(guī)定。鋼筋籠主筋凈距必須大于3 倍的骨料粒徑,加勁箍宜設在主筋外側,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5mm??稍谥鹘钔鈧劝苍O鋼筋定位器,以確保保護層厚度。為了防止鋼筋籠變形,可在鋼筋籠上每隔2m 設置一道加強箍。
二、鉆孔灌注樁施工時經常出現的問題以及處理措施分析
1.偏孔
成孔過程中出現孔位偏移或孔身傾斜。偏孔的主要原固是樁架不穩(wěn)固,導桿不垂直或土層軟硬不均。對于沖孔成孔,則可能是由于導向不嚴格或遇到探頭石及基巖傾斜所引起的。處理方法為:將樁架重新安裝牢固,使其平穩(wěn)垂直:如孔的偏移過大;應填入石子粘土,重新成孔;如有探頭石,可用取巖鉆將其除去或低錘密擊將石擊碎;如遇基巖傾斜,可以投入毛石于低處,再開鉆或密打。
2.孔壁容易出現坍塌現象
當泥漿的比重不夠時,鉆頭在上下移動過程中,護壁很容易出現坍塌開裂現象。特別是在流沙和軟淤泥等土質比較松散的砂層中進行鉆孔時,速度過快會導致孔洞的坍塌現象。所以,在施工過程中,應當控制好在松散的流沙土以及粉沙土的鉆孔速度,可以考慮添加適量的砂礫與石子等進行補平,并且注意采取低速進行施工。
3.鋼筋籠出現上浮情況
鉆孔灌注樁中出現鋼筋籠的上浮現象是施工最普遍的質量問題。這是因為,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澆筑的速度太快,從而對鋼筋籠產生一個向上的摩擦力,不斷推動鋼筋籠的上浮運動。而且,灌注樁的樁徑越小時,鋼筋籠就越容易出現上浮現象。因此,針對這類問題,應當在鋼筋上采用鋼管進行套壓,同時施工時要控制好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另外,還需控制好埋管的深度,通常應將深度控制在2 m 到4 m 的范圍內,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減少混凝土對鋼筋籠的上沖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因其自身的優(yōu)勢,已經在建筑領域得到廣泛的運用。灌注樁的施工技術比較復雜,同時在施工時還存在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這需要施工人員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質水平,從而確保鉆孔灌注樁技術有效應用。
參考文獻:
[1] 呂秀杰.淺談鉆孔灌注樁施工中的質量控制[J].嘉興學院學報,2002(3).
[2] 郭曉燕.某建筑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探討[J].廣西城鎮(zhèn)建設,2010(08):83-85.
[3] 王健.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中華建設,2012(09):320-321.
[4] 李曉霞,李趙志.淺談房屋建筑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J].應用技術,2011(06):167-169.
[5] 梁海東.旋挖鉆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J].山西建筑.2008(10)
[6] 楊清.鉆孔灌注樁的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J].中國水利.2008(18)
[7] 王月宏.水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的成樁質量控制[J].民營科技.2009(11)
[8] 招偉.鉆孔灌注樁技術探究[J].建材與裝飾(下旬刊).2008(07)
(作者單位:廬江縣第五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