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儀
【摘要】學校心理教育越來越受到家長和社會的關注,但利用心理健康活動課、個體心理輔導和團體心理輔導等方式進行心理教育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校園心理劇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本文對校園心理劇的概念、現(xiàn)狀、形式等方面進行闡述,并對校園心理劇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學校心理教育;校園心理?。恍睦硭刭|
目前,社會在高速發(fā)展,各方面都要求高素質的人才。這種人才不僅是需要更好地掌握專業(yè)技能,且需要擁有更好的心理素質。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心理素質也成為了學生的立足根本。校園心理劇是學校心理教育中,更好、更快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方式。
一、校園心理劇的概述
1.校園心理劇的概念
校園心理劇,還有一個別稱叫校園情景劇。心理劇作為一種團體心理治療方法,是來訪者重新表演生活事件中的相關內容,通過特殊情境下的自發(fā)表演,使參演主角患者的人格特征、人際關系、心理沖突和情緒在表演過程中逐漸呈現(xiàn)在舞臺上,在治療師的間接干預和配角的幫助下,使心理問題得到解決的過程。校園心理劇是心理劇的發(fā)展衍生品,在特定的群體里,即校園中,組織學生進行情景表演,將孩子成長過程中所感受到的各種心理問題和解決方式在一定的場所和群體中進行表演和討論的教育活動。在校園心理劇的表演中,由學生來扮演劇中的主角,在全體參演人員、觀眾和心理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情景劇在舞臺上的呈現(xiàn),解決當事人的心理問題,還能影響參加活動的其他學生,達到心理教育的目的。
2.校園心理劇的特征
目前,校園心理劇大多數取材于校園內學生的日常生活,涉及的情景關系都是師生關系、同學關系以及親子關系,這些心理劇呈現(xiàn)出鮮明的校園特色。校園心理劇多為舞臺的多幕劇表演,學生作為出演者,投入到劇情中進行深刻渲染,另外有旁白、道具和多媒體等的輔助,加上劇本的輔助依托,呈現(xiàn)出更好的舞臺效果,從而達到心理教育的目的。
3.校園心理劇的誤區(qū)
校園心理劇的出發(fā)點是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更多的心理劇卻演變成學校的道德文化教育。這種情況發(fā)生的原因首先是學校心理教師的缺乏,導致校園心理劇的普及程度較低。心理教師的缺乏對心理劇的籌備產生了影響,往往劇本由學生自發(fā)編排,班主任老師承擔心理教師的角色。其次是學校心理教師對心理劇知識的缺乏,多數校園心理劇并沒有呈現(xiàn)出心理劇的技術,由此引發(fā)的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在這樣的情況下,最終呈現(xiàn)的效果自然只是一個帶有強烈的德育味道的校園教育的劇目演出。
二、校園心理劇的開展
1.設立主題
校園心理劇開展的第一步就是設立合理、恰當的主題。既然是心理劇,那就必然是涉及心理方面的問題,所以要尋找相關的心理素材。學生可以去學校的心理咨詢室尋找素材,也可以到同學當中征集有用的信息。然后對將得到的素材進行挑選,在心理教師的指導下確定最為恰當的主題。當然,校園心理劇是為了學校心理教育服務,解決學生心理問題,所以最好結合當前校園里出現(xiàn)的比較普遍的心理問題,從而切實發(fā)揮校園心理劇的作用。
2.創(chuàng)作劇本
有了廣泛的素材資源后才能進行劇本的創(chuàng)作。在設立主題的時候,學生已經對劇本的素材進行了廣泛的征集,確定主題后要做的就是將搜集到的素材進行挑選、整理,然后完成劇本的創(chuàng)作。劇本創(chuàng)作的主體是學生,以心理社團成員為主,此外還可以發(fā)布公告進行征集。將本次心理劇的主題公布出來后,一方面可以尋找和主題有關、有興趣的學生,另一方面可以尋找一些喜歡文學創(chuàng)作的學生,從而組建本次心理劇創(chuàng)作的小團體,在心理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劇本創(chuàng)作。
3.排練演出
完整的劇本編排完成后才能進行后續(xù)的排練和表演。首先是做好表演的場景布置,結合劇本當中的情境和要求來進行,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活動,讓學生對表演能夠感同身受。在參演人員的選擇上也不能僅僅局限于心理社團內部的學生,有表演興趣的學生也可以參加。演出人員不需要有太高的表演技能,只需要表現(xiàn)真情實感,貼近劇本。把每一次排練都當作舞臺表演,融入到劇本的角色當中,以切實感受來進入劇本中的情感走向。劇情的表演不能平鋪直敘,也不能過于大起大落。校園心理劇作為特殊的情景劇,需要情感的渲染,因此在表演過程中,需要結合舞臺的表現(xiàn)形式,在情景的鋪墊下達到一個情緒表現(xiàn)的高峰,從而來渲染氣氛、引起觀眾的共鳴,這樣才能凈化并撫慰學生的心靈。
三、校園心理劇的作用
1.降低學生問題掩飾
在現(xiàn)實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都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心理問題。但是這些問題發(fā)生的時候,一些學生由于自身認知的局限性并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遇到的問題,還有一些學生雖然發(fā)現(xiàn)了自己當前狀況下的心理問題,但出于種種原因不愿意表達透露?,F(xiàn)在學校的學習重擔,家長的殷切期望,使得很多學生的心理壓力也隨之增大。來自各方的壓力變大而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變小,這就愈發(fā)加劇了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校園心理劇在這種大背景之下就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看似娛樂活動的形式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校園心理劇的表演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在觀看情景表演的同時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心理問題,認識到有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并不是什么大事,坦然面對,進而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再尋找有效的解決辦法。
2.影響學生情緒行為
校園心理劇能夠向學生傳達一些心理健康知識,長此以往可以對學生的行為習慣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校園心理劇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突破傳統(tǒng)心理教育的局限性,能夠在更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從而解決其心理問題。校園心理劇是將學生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事情進行合理的加工,它的一大作用是以小見大。校園心理劇的作用不僅僅是針對某一主題,在某一事件上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其作用效果還有更深層次的效果。心理劇的最淺層的一個目的是在表演過程,讓學生在切實的體驗觀看當中認識到自己身上或者是生活中的情緒心理問題,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還可以在表演、觀看校園心理劇的過程中,對學生產生潛在的影響,指導學生的思維情緒和生活行為。也可讓學生對生活、學習中的壓力進行恰當的釋放、緩解壓力。
3.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當今的教育,要求學校不僅要做好學生文化知識的教學,還要培養(yǎng)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青年。學生將來要在社會上尋到自我發(fā)展的一席之地,有一項獨有的專業(yè)技能固然是需要的,另外堅實的心理素質也是不可或缺的。社會的大環(huán)境是非常復雜的,學生步入社會后將面對許多不可預料的人和事,各種各樣的情況隨時會發(fā)生。因此,更需要在教育教學當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心理素質。只有具備了強大的心理素質,才能在各種繁瑣的情況下冷靜面對。
總而言之,校園心理劇比傳統(tǒng)的心理教育方式有明顯的優(yōu)勢,可作為學校心理教育的補充形式,提高學校心理教育的實效性,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杜麗萍.如何開展全員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J].人民教育,2018(12):54-57.
[2]常友善.校園心理劇在大學生挫折教育中的運用[J].廣東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5) .
[3]葉華文.高中校園心理劇劇本創(chuàng)作技術應用案例解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