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霞
【摘 要】長久以來,教育模式的僵化和教學方法的單一是困擾我國初中教育良好發(fā)展的瓶頸之一,很多初中數(shù)學教師往往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為學生講授知識,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使得數(shù)學課堂上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也沒能實現(xiàn)對學生因材施教的教學要求。針對這個問題,分層教學教育理念就被部分教師提了出來,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實現(xiàn)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最大效率的教學。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實踐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28-0124-01
正如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一樣,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也是非常大的。而作為數(shù)學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活動中要對學生間的差異有著清楚的認知,并根據(jù)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縮小學生間的成績差異,避免兩極化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針對因材施教的教學要求,分層教學的理念近年來被各大學校廣泛推廣和提倡。
1? ?初中數(shù)學實施分層教學前期所注意的問題
第一,在推行分層教學計劃前,教師應對所有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廣泛的了解,確定整個班級的情況是否適合推行這樣的教育方法,同時也要保證與家長的密切聯(lián)系,分層教學的成功與家長的配合密不可分。第二,在對學生進行分層和劃分學習小組的時候不能將成績作為唯一的標準,必須照顧學生的自尊心,不能挫傷學生的信心和自尊。所以在對學生進行分組前,必須對一些不理解不主動的學生進行思想開導并征求學生的意見,向他們充分陳述原因和優(yōu)點,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明白分層教學的方法可以充分地幫助他們取得進步,同時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要給予學生充足的自助選擇權,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自己的學習層次。
2? ?分層依據(jù)
2.1? 學生分層
根據(jù)學生綜合能力分為ABC三個層次。C層為學困生,最后一個層次的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往往是最難解決的,他們也是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學習積極性差,同時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甚至有厭學情緒,往往不能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應注意的是這個教學分組不能是一成不變的,如果說分組不能進行及時調整的話無疑會挫傷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如有一部分學生是屬于B組的,其之前的成績并不太理想,但是他們不甘于現(xiàn)狀,通過一定時間的努力學習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這時就應及時把他們調入A組。同樣A組的學生如果成績出現(xiàn)了明顯的退步那也要及時調整他們的分組。
2.2? 教學分層
在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姆纸M和分層后,數(shù)學老師就要根據(jù)實際的教學情況制定下一階段的教育計劃,根據(jù)不同的組別和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并將這些教學計劃落實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
3? ?如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有效進行分層教學
3.1? 詳細規(guī)劃教學目標
想要將分層教學的優(yōu)點和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其最重要的就是數(shù)學教師要有一個清楚明確的教學目標。從本質上來說,分層教學雖然說是將學生應有的權利還給學生,充分給予學生自主權,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就可以當甩手掌柜,認真嚴謹?shù)恼n前準備工作依然不能忽視??偟膩碚f,在實行分層教學后,教師的責任和任務并沒有減輕,反而要承擔起更為重要的責任,因為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層次和學習能力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同時也要對教學計劃進行及時調整。
3.2? 讓學生在適當?shù)母偁幹羞M步和成長
為了更好地激勵學生能夠充分積極地去學習數(shù)學知識,數(shù)學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組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競爭氛圍。在營造競爭氛圍的過程中,要讓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競爭和比拼,不能讓高層次的學生和低層次的學生去競爭,這樣無疑會挫傷低層次學生的積極性,要有一個公平適合的競爭環(huán)境。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對組內的競爭氛圍進行充分的引導,避免惡性競爭的出現(xiàn),在競爭的同時也要讓組內的學生進行互幫互助,為小組內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充分的交流和學習,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積極地向其他有能力的學生求助。
綜上所述,在對初中數(shù)學進行教學時,分層導學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模式,數(shù)學老師應該不斷強化這種模式的運用,做到“抓兩頭、帶中間、共同進步”的教學任務,達到初中生數(shù)學成績全面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