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無論我在哪所學校,無論我遇到什么樣的問題,我都將承諾,自己努力成為一個卓越的人,一個幸福的人!——題記
幾年前,懷揣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我走上了三尺講臺:為了準備一節(jié)課,我會費勁心思,查資料,翻參考書,接連忙活幾天;為了某個差生的學習成績,我會想方設法,軟硬兼施,只為了他有點起色……可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似乎厭倦了這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機械性勞作,我越來越迷惘,我甚至不知道該怎樣更好的教課了。還好,在《學學孔子怎樣當老師》這本書里,我找到了答案。
孔子是萬世師表,是金聲玉振的集大成者,他的教育理念教育原則讓人望塵莫及,然而,在這本書里,“孔氏思想”、“孔氏措施”、“案例點擊”將孔子“圣人”的光環(huán)悄悄掩蓋,取而代之的是以一種更為樸素、更為接地氣的方式讓我們與孔子親近,在平實質樸的敘述中,這位老人仿佛穿越古今向我們走來,講述著關于教育的獨到見解……
一、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會面對一些沒有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的學生,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廣大教師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鬃釉趦汕Ф嗄昵熬透嬖V我們如何發(fā)掘學生樂學愛學的內驅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蔽覀儾环粮膭右幌拢骸敖讨卟蝗绾媒陶撸媒陶卟蝗鐦方陶??!睂τ诮處焷碚f,我們的周圍經常充斥著這樣的聲音:教師工作累,工資少等等負能量,很多老師被功利和浮躁蒙蔽了雙眼,又怎能潛心育人?埋怨環(huán)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燃蠟燭。從孔子對學生的要求上,我們可以洞悉,他自己本身也是一個“樂學樂教”者,所以,向孔子學做老師,首先要做一個“樂教者”。
二、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學生有個體差異性,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選擇適合各人發(fā)展的教育方式,有針對性的教學?;叵胱约涸诮逃倪^程中所走的彎路,總想費盡心機的把學生培養(yǎng)成一致的、優(yōu)秀的人才,忽略了個體存在的差異性,現(xiàn)在終于明白了教育是農業(yè)而不是工業(yè),曾看過一位班主任寫給孩子家長的短信:“?當你看到孩子成績時,無論好壞,請想想: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只不過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等待。不要看著別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顆還沒動靜就著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的看著長大,陪著她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相信孩子,靜等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花開,因為它是一棵參天大樹?!卑l(fā)人深??!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們尊重這些個體的不同,耐心等待每朵花的綻放,或者每棵大樹的成長!
三、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認為,人的一生都應該接受教育,活到老學到老,具有終身學習的精神,作為年輕教師,我們更應該注重積累,以孔子為師,做終身學習的實踐者。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可是這桶水是要與時俱進,經常更新的,學好是教好的基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沒有廣博的知識,又怎能擔當起教書育人的重任?回想過去幾年的教學之路,懶散的習慣讓我一度停滯不前,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博學的孔子仍然在學習的路上且行且思,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學習?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跟孔子學當老師,我相信,這會是一段溫暖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