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瑪措姆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實施,幼兒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作為幼兒接受教育的起始階段,這一時期的教育對幼兒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在當前幼小銜接工作中,小學化的情況愈發(fā)地嚴重,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各種幼兒教育活動班以及小學銜接班層出不窮,使得幼兒教育行業(yè)變得愈發(fā)急躁和功利化,忽視了幼兒教育的本質,造成幼小銜接朝著不可控方向發(fā)展。這就需要教師樹立正確的幼小銜接理念,改變教育教育的方法,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從而有效地實現(xiàn)幼小銜接,幫助幼兒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小銜接;存在問題;有效措施
引言:
幼兒教育是孩子素質教育中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和重要保障,在孩子健康快樂成長以及教育引導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幼小銜接越發(fā)重視,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已經(jīng)成為當前幼兒教師的重要內容。因此,幼兒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幼兒能盡快地適應小學的教育和生活,并及時地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為幼兒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诖?,本文就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進行探討。
一、幼小銜接中存在的問題
1.有關教育方法的問題
幼小銜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幫助幼兒健康地成長,使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意識和良好的學習能力。在幼兒教育中,教師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借助游戲等模式來對幼兒進行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yǎng),更多地關注幼兒的身心成長。而在小學教育中,教師則注重對學生進行各種知識的灌輸,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缺乏對學生生理和心理變化的關注。
2.家長落后的教育觀念
望子成龍是每一個家長的愿望,當前大部分學生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贏在起跑線,過早加大了幼兒的學習壓力,讓學生進行各種知識的學習和背誦,為學生報各種培訓班,等等,使得幼兒教育小學化越來越嚴重。這種錯誤、落后的教育觀念對幼小銜接工作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對此,不少幼兒園為了滿足家長的需求,都紛紛地加強了對幼兒進行各種知識的灌輸。這就對幼兒的心靈造成了嚴重的傷害,不僅挫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同時還使幼兒逐步喪失了應有的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
3.教師素質有待提高
幼兒園教育中教師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但如今很多幼兒園仍然缺乏優(yōu)秀教師,現(xiàn)有的一些教師因為自身水平有限,不適應新型的幼兒教育方式,持有錯誤的幼兒教育觀念,缺乏有效的工作經(jīng)驗,無法勝任教導幼兒的工作,導致教學效率以及教學效果較差,不能很好地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好的性格品質、培養(yǎng)獨立能力等,這對幼兒以后的成長和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1]。
二、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措施
1.正確認識幼兒園和小學的主要差異
幼兒園和小學兩者之間差異很大。一是作息制度的差異。幼兒園的作息時間相對自由,家長可根據(jù)自己孩子的身體狀況和家庭情況靈活安排。小學的作息時間則要求比較嚴格,課時安排相對緊湊。二是學習方法的差異。幼兒園教學以趣味性、游戲性為主,把知識點貫穿于游戲中,在玩中學,學中玩。而小學教學則是規(guī)范的課堂教學,著重于讀、寫、算等基本技能的學習,需要認真、刻苦、努力,才能完成作業(yè)[2]。三是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幼兒園教室布置有生活家、活動角,豐富美觀,富有兒童情趣。而小學為避免學生上課分心,在教室布置上相對簡單單一,對孩子缺乏吸引力。四是師生關系的差異。在幼兒園里,幼兒教師和保育員會像父母一樣關心幼兒的學習生活。在小學,老師的主要工作是教育教學,對孩子的生活起居關心得相對要少些。幼兒教師要明確這種變化,引導幼兒在生理、心理以及行為習慣等方面做好入學前的準備。
2.注重與小學的雙向互動
在幼小銜接中應加強幼兒園與小學的雙向銜接,從中既保持幼兒園的獨立性、特殊性,又努力使其與小學保持連續(xù)性,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最大的可能性。一是邀請小學教師來園交流,讓教師相互了解另一學段的教育目標、任務要求、教學形式,自覺將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有機銜接起來。二要開展互動交流教學活動。感受授課模式的差異,組織幼兒園教師和小學教師相互聽隨堂課,身臨其境了解各自教學風格與學習方式,共同探究銜接的“點”[3]。比如,在進行故事教學時,目標一般會定位于“理解故事內容,會講故事主要情節(jié)”,但是進入大班,目標可以提高:“學會傾聽他人表述,發(fā)表與他人不同的意見”。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有意識引導幼兒聽他人的回答并能做出反饋評價。三要加強生生互動,發(fā)揮銜接主體性作用。如,帶領幼兒深入小學參觀,以豐富幼兒的實際感知經(jīng)驗。為了讓大班的幼兒了解小學教育的特點,有計劃地向幼兒介紹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領幼兒參觀小學的環(huán)境,并深入一年級的課堂與小學生同上一節(jié)課,提高幼兒對小學學習的興趣。
3.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
家長作為幼兒的監(jiān)護人,首先應重視的是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而不應把學習成績、藝術才能等作為根本。家長一定要轉變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不應給孩子施加過多的壓力,否則可能適得其反,比如孩子可能得抑郁癥、離家出走等,家長在教育方式上一定要注意態(tài)度溫和、循循善誘,充分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讓孩子自身的某些方面的天賦慢慢體現(xiàn)出來[4]。家長應多學習借鑒國內外優(yōu)秀的育兒知識與理念,萬不可過分寵溺孩子或者打罵孩子。幼兒園也可以通過開家長會、邀請著名育兒專家等方式來讓幼兒家長受到教育,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此外,幼兒園應加強和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及時告知孩子的各種情況,合理解決幼兒出現(xiàn)的各種不適應等問題,促進幼小銜接工作的開展。
結束語:
幼小銜接存在的問題并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解決的,需要幼兒園、小學以及學生家長和學生各方面聯(lián)合起來努力,首先認識到存在的問題,然后解決,以達到最大程度地促進孩子的身心和生理健康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曲朝華.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提高幼兒綜合素養(yǎng)[J].亞太教育,2019(03):49.
[2] 李慧春.幼兒園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J].甘肅教育,2019(02):39.
[3] 陳秀紅.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促進幼兒健康成長[J].甘肅教育,2017(21):30.
[4] 王虎.淺談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J].學周刊,2017(21):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