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晶
摘要:對即將步入小學的大班幼兒來說,自主能力是他們生活、學習的至關重要的能力,而現(xiàn)在很多家長都為獨生子女事事包辦代替,忽視了自主性的發(fā)展,所以幼兒的自主能力亟需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而游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活動形式,開放式游戲活動對大班幼兒自理能力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開放式游戲活動;大班幼兒;自主能力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5-0008-01
1.開放式游戲活動對發(fā)展大班幼兒自主能力的作用
1.1 開放式游戲活動有利于提升大班幼兒自我服務能力以及為他人服務的能力
大班幼兒已經具有自我的概念,成人一味地包辦代替,對他們的自理能力發(fā)展毫無裨益。我班幼兒在大班初期對筷子的使用還不是很熟練,經過了解,原來在家里家長都是讓他用勺子吃飯的,更有奶奶追著喂飯的情況。這樣孩子的動手自理能力肯定不強,而且也嚴重影響孩子的自信心。一次在區(qū)域游戲“點心店”里,涵涵在店里用手拿包子吃,瑤瑤看到了連忙阻止了他,“你用手拿包子吃是不干凈的,會拉肚子的??矗疫@里有筷子,你用筷子夾著吃吧?!焙犃私舆^筷子吃起了包子。
1.2 開放式游戲活動有利于大班幼兒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
生活區(qū)對孩子們來說特別有吸引力。大班幼兒們能夠在生活區(qū)中DIY各種各樣的美食,不斷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大班幼兒在生活區(qū)中DIY卷心菜時在卷心菜的旁邊增加了一些紅色的花瓣。她一邊做著,一邊對旁邊的欣欣說:“看我做的小花多好看呀,有紅色、綠色。”這時,澤澤說:“為何只用卷心菜呢?我想用西紅柿制作一盤紅色的花”,于是,他也動手制作自己的小花了。在寬松的游戲氛圍中,大班幼兒會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在腦海里自發(fā)地思考并自主生成自己的想法,然后再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動手操作,獲得了成功的喜悅。所以說自主學習是一種內驅力的學習,是幼兒發(fā)自內心想要去探索發(fā)現(xiàn),幼兒通常喜歡透過親身的體驗和操作,這時他們就是游戲的主人。這不但提高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還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1.3 開放式游戲活動有利于幼兒自主管理,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大班幼兒處于自主性思維意識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大班已經熟悉了幼兒園的生活作息,對一切事物有自己的想法和自我表達能力,他們已經開始學著自我管理。在班級“我是值日生”,大班幼兒會按照規(guī)則做好自己需要負責的事情,今天是幼兒A負責掃地,幼兒負責擦桌子,幼兒C負責整理擦嘴毛巾……在木工房里,昊昊正在用刨子刨木塊,他刨著刨著,一不小心手背刮破了一點皮,一旁的寧寧看見了,連忙對他說:“我?guī)闳ジ舯趹?zhàn)隊醫(yī)院看看醫(yī)生去,那里有創(chuàng)口貼的。”說完他們倆就去了。老師問了情況,就讓那里的“醫(yī)護人員”涂了點碘酒消毒一下,貼了創(chuàng)口貼。之后,他們又去玩了。在緊急情況下,他們能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從容鎮(zhèn)定地自己解決問題,自主管理好一些簡單的事情。
2.開放式游戲活動促進大班幼兒自主能力發(fā)展的對策
2.1 保證幼兒的主體性,使其成為游戲的真正主人
(1)給幼兒充分的游戲時間
幼兒的天性就是玩,他們在游戲的過程中能獲得一些直接經驗。充分的游戲時間能為他們游戲質量做保證。幼兒的注意力時間大概在十分鐘左右,假設給了30分鐘的游戲時間,他停留在一個區(qū)域的時間就會相對較長,他們能夠安靜定心地在沉浸在自己的游戲世界當自己游戲主人,或者動手制作一盤美味的水果沙拉。反之,因為時間短,他可能比較急躁,心里還想著去其他區(qū)域玩,獲取的經驗比較零碎,不夠系統(tǒng),而且短暫的時間也不利于游戲的開展,進而會影響到幼兒的自主能力的發(fā)展。所以說充足的游戲時間是必要條件。
(2)給幼兒充分自由選擇的機會
大班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他們通常不喜歡成人將他們的想法強加到自己的身上,那樣感覺很沒有自由感,他們需要受到尊重。而且他們的動手能力發(fā)展也比較顯著。老師或者家長可以考慮把選擇權交給幼兒自己,讓他們自己去選擇自己心儀的區(qū)域去玩,但是也需要跟幼兒說清楚規(guī)則,讓他們注意遵守游戲規(guī)則。同時,還可以給幼兒增加自理、自助的機會,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來提高幼兒的自主能力。當幼兒遇到問題時,教師可以藝術性地把問題拋給幼兒,先讓他們自己嘗試解決問題,如果實在解決不了了,再出面解決。
2.2 創(chuàng)設開放式的豐富、有層次性的的游戲環(huán)境
(1)提供豐富多樣的支持性材料
開放式的游戲環(huán)境應該有豐富的材料支撐。豐富的材料能夠激發(fā)幼兒的探索的欲望,幼兒對其感興趣,才會積極認真地游戲。比如在“農家樂”區(qū)域里可以現(xiàn)實生活里鍋碗瓢盆、鏟子、篩子、菜籃、勺子,旁邊砌個小灶臺,不遠處還有餐桌、椅子,最妙的是頂上搭個傘,天氣熱了,三五成群地來到這里休息,點個萊,喝個茶。還可以給幼兒提供打掃衛(wèi)生的掃把、毛巾、水桶、拿取的托盤等等。這些東西都是真實情境里的,更有利于大班幼兒形成生活經驗,促進自主能力的發(fā)展。
(2)發(fā)揮環(huán)境中標識性的作用
除了豐富的材料,環(huán)境中的標識也很重要。每個區(qū)域能容納幼兒的數量是有限的,所以每個區(qū)域都要有適宜本區(qū)域的游戲規(guī)則。規(guī)則不僅有利于有效開展游戲,更有利于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標識起到隱性暗示的作用。不同年齡的幼兒需要用適合本年齡特點的標識,大班幼兒就可以用文字性的標識。在生活區(qū),大班教師可以做一個制作水果蔬菜沙拉的流程圖。幼兒通過清晰的圖示,就能自學了水果蔬菜沙拉的制作方法,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還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等到下次游戲,大班幼兒就會學以致用,再運用其他食物材料做出不一樣的沙拉,極大地促進幼兒主動性的發(fā)展。木工房里的許多工具貼上標簽后,能幫助提醒大班幼兒把工具放到原位,有效提高幼兒自我管理的能力。
有些材料是玻璃瓶或者其他易碎物品,幼兒在游戲操作時極易打碎刮破手。但是我們在旁邊貼個“小心摔破”的圖文標識時,大班幼兒會認真小心地“呵護”它們,乃至一學期它們都是完好無損的。
2.3 進行開放式指導與評價,支持幼兒自主能力的發(fā)展
(1)教師適時介人幼兒的游戲
在開放式游戲活動中教師是支持者、觀察者、引導者。在開放式的游戲活動中,教師必須多觀察、多記錄,注重個體上的區(qū)別。當幼兒之間出現(xiàn)合作行為時,教師可以暗中在一旁觀察并記錄,當幼兒出現(xiàn)爭執(zhí)問題時,教師需要引導他們自己解決問題或者矛盾。對于在游戲活動中,能力比較弱的幼兒,教師可以相應地鼓勵他相信自己、勇敢嘗試??傊?,教師教師不要隨意介人幼兒的游戲,應該給予他們充分的機會鍛煉自己,視情況而定,做到藝術性、有針對性地指導。
(2)評價形式多樣化
游戲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采用開放式的評價方式讓幼兒總結游戲的經驗所得。首先讓幼兒自己分享游戲感想,可以說自己在游戲時的感受、想法,或者自己在游戲中遇到的問題等等。其次是幼幼之間相互評價,讓幼兒評價一下別人在游戲活動的所得,不管是對錯,都鼓勵幼兒充分表達自我。最后是教師評價。教師需要對幼兒前面的分享和評價進行總結,表揚表達自我的幼兒和認真游戲的幼兒,同時充分鼓勵其他幼兒積極表達自我。評價時不應以偏概全而傷害到幼兒的自尊心,無論如何,都應對幼兒好的行為進行鼓勵和肯定。
參考文獻:
[1]陳偉霞.大班幼兒自主能力培養(yǎng)初探[J],科技資訊,2012(22).
[2]孫秀鳳.大班開放式游戲活動的探索[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7(10).
[3]姚藝,霍力巖.幼兒園全環(huán)境支持系統(tǒng)課程:探索與成長[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