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是初中教學中很重要的學科,與生活息息相關,學習物理知識可以幫助學生豐富生活經(jīng)驗和積累生活技巧。但在許多方面都反映出學生對物理的興趣不高,知識掌握不牢固。所以許多學者認為應該多引導教師進行生活化教學,讓學生把物理和生活相結合,提高對物理的學習興趣,掌握物理知識。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28-0074-02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將書里的知識死記硬背下來,然而老師的教學方法也是硬生生地將知識點搬下來,這樣使學生遠離了現(xiàn)實生活。陶行知先生的批評,點醒了許多教師,意識到教學要從課堂和書本中走出去,走向社會,走向生活。此后就誕生了生活化教學,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不僅使書本上的知識變得有趣,同時也使師生開闊了視野,從生活中學習到了許多方面的知識。
1? ?怎樣將生活化融入物理教學中
1.1? 擺正師生關系
當今社會的教育制度與以往的教育制度大大不同,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教育制度和寬容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特別是在中學時期,由于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還不太成熟,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1]。對初中剛接觸物理學科的學生,假使老師擺著“師尊”的“架子”,那么對初學者來說,就會對物理產(chǎn)生心理防備,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1.2?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生活是物理知識的直接來源,初中時期的學生思維沒有那么清晰,往往很難理解物理的知識體系,但是將物理結合生活,學生就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學生對日常生活的興趣是比較高的,將物理學習結合到日常生活中,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就會大大提高。如大家對聲音都是比較敏感的,可以根據(jù)聲音的不同判斷距離的遠近,夏天到了可以通過樹上的知了叫,從而判斷知了在哪棵樹上。諸如此類,讓學生多接觸一些貼近生活的物理知識。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增強學生對生活知識的認識[2]。
1.3? 活躍課堂氣氛
課堂氣氛在教學中是特別重要的一點,物理學科本身就是一門難懂的學科。如果只是將知識點生搬硬套,物理就會成為一門死板的科目。對剛接觸物理的初中生來說,沒有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很難在課堂上找到樂趣的。所以教師可以在物理課上做一些關于生活中的物理實驗,如彩虹的產(chǎn)生,彩虹是初中同學熟悉又陌生的物理現(xiàn)象,可以在課上給學生講解并且實驗彩虹的由來。
2? ?生活化教學的優(yōu)點
2.1? 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生的上課效率
初中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相對較短,因為從小學跨進初中是一步需要慢慢接受的過程。其中注意力也是要加強鍛煉的,所以初中生上課的效率很低,尤其是物理學科上課的效率更低。若將初中物理生活化,學生會對物理更加感興趣,注意力也會相對更集中,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問題,問題就會變得更簡單明了,從而也提高了課堂
效率。
2.2? 有利于學生接受及鞏固物理知識
生活中關于物理的點點滴滴,很多都是學生可以接觸到的。因此,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學習物理,相對傳統(tǒng)教育學習物理是比較易懂的。一方面,學生結合生活對物理的知識更容易理解;另一方面,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又實踐于生活,那么在生活中實踐,就不容易忘記物理知識,使知識得到鞏固,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聯(lián)想到物理
知識[3]。
3? ?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應用分析
3.1 聯(lián)系教材內(nèi)容,從生活化的角度出發(f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老師可以通過學生感受到的物理現(xiàn)象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讓學生在生活體驗中學習物理。運用生活中的例子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能夠促進初中生物理學習的突破,同時解決學生在物理教學中的一些常見的問題,并及時改正。如可以讓學生鼓掌,同時告訴學生鼓掌是體驗力的相互作用,或者按壓彈簧,彈簧反彈,用這個告訴學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的。
3.2? 力求物理教學的手段生活化,生活情境揭示物理的規(guī)律
物理老師要善于和學生溝通,和學生一起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物理知識,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知識。使物理更貼切于生活,從而讓學生也真真切切體會到物理在生活中占據(jù)很重要的比重,感受物理的價值與意義,并且牢記物理知識。如可以帶學生觀察物理現(xiàn)象,早上的時候看看草上的露珠,告訴學生露珠的形成,通過對露珠形成的認識,讓學生舉一反三說出晨霧的形成,當然在觀察生活的同時要先把物理原理學習完,這樣才更能探索到新鮮的事物。為什么燒開水時水開了會從壺嘴噴出霧氣呢?為什么冬天呼氣會有白霧呢?結合一系列的生活現(xiàn)象,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無處不在,從而對物理的學習更加感
興趣。
3.3? 教師通過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的探索
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學生學習,幫助學生解決困惑,其中還有一項重任,就是積極幫助學生讓他們主動融入學習中,成為學習的愛好者。初中時期正是開啟對生活的認知的階段,對任何新鮮的事物都想去探索,但是探索的過程需要老師的指導。如在學習杠桿這一節(jié)時,老師上課時,要把天平、剪刀和老虎鉗等拿到教室。先讓學生討論,如何使用這些工具,接著引導學生使用這些工具,并告訴具體原理,最后得到杠桿原理的相關知識,從而使學生豁然開朗,增強學習興趣。
3.4? 因地制宜,引導學生使用身邊的物品進行探究活動和各種物理實驗
因地制宜可以拉近物理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知道物理是隨處可見的,感受到物理知識的真實性、科學性。如可以在地上隨手撿起一個塑料瓶子和一個鐵片,將塑料瓶子裝滿水再將鐵片泡在其中,過段時間鐵片生銹變質(zhì),通過這個現(xiàn)象,老師可以向學生解釋其中的物理
原理。
3.5? 物理作業(yè)生活化
作業(yè)是每堂課必不可少的,那么對作業(yè)的積極性大不大就要看布置的作業(yè)學生是否感興趣了。為了讓學生實際應用和開拓創(chuàng)新,可以將物理作業(yè)布置的和生活貼切一些。如調(diào)查家中有哪些物理現(xiàn)象,這些物理現(xiàn)象的原理又是什么。
總之,將物理學習生活化會大大提高學生對物理的熱愛,聯(lián)系實際生活想問題會更簡單明了。學習物理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將學習的知識回歸生活,讓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初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也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向東.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雅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2).
[2]劉宏凱.讓物理教學與生活“聯(lián)姻”[J].科教文匯,2006
(2).
[3]張偉,郭玉英,劉炳升.非常規(guī)物理實驗:有待深入開發(fā)的重要物理課程資源[J].物理教師,2005(9).
【作者簡介】
覃文獻(1978~),男,壯族,廣西大化,學歷:大專,政教處副主任,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