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堅偉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管理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傳統(tǒng)教師“棍棒”的管理方式已經被時代所淘汰,學生也越來越無法適應,強硬只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柔性”的概念逐漸受到教育界的推崇,柔性管理幫助構建師生溝通的橋梁,班主任可以用更加藝術的方式維護班級秩序,學生也會自覺自愿地遵守班級紀律。中職階段是學生的過渡時期,教師要讓中職學生感受到班級的溫暖,這對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和諧的班級氛圍中創(chuàng)造高效課堂,本文將從三個方面闡述柔性化方式處理中職班級秩序。
【關鍵詞】柔性藝術;中職教育;策略研究;班級秩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36-0054-02
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說過“管理是一門藝術”,管理的藝術性表現(xiàn)為時而強硬,時而柔和,剛柔并進,我們要根據(jù)被管理者的不同而采取相適應的手段[1]。作為班級的管理者,被管理者是學生,每個學生有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個性特征、行為習慣等,教師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熟悉了“敵人”的作戰(zhàn)方式,我們自然能夠輕松應對“敵人”。“柔性化”的藝術管理模式對處理和維護班級秩序、提升課堂學習氛圍有重要的作用,在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人格,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對集體充滿責任感,對學習有上進心,對生活充滿熱愛。教師要尊重學生,因材施教,成為學生心中值得尊敬的好老師。
一、建立班級文化,增強班級凝聚力
正如企業(yè)文化一樣,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無形的資產,能夠提高班級的凝聚力,讓班級每一份子有歸屬感和責任感[2]。班級文化的形成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形成的,是被班級大多數(shù)人認可的,涉及一些班級紀律的遵守、班級衛(wèi)生、行為習慣等。如在班級剛成立時,班級有些制度的建立是根據(jù)班主任的教學風格或者學校的要求來制定的,班級文化較為抽象,在這里暫時用班級制度這個概念來代替,班級制度的建立需要學生的參與,教師需要提出幾個大的方向,讓學生來具體化,這種行為就是班級文化的一部分,因為它代表的是“民主”,這種無形的力量會在以后的班級事務處理中慢慢顯現(xiàn)。因為教師是班級里的“領頭羊”,學生會不自覺的模仿這只領頭羊的行為,民主行為在班長和其他班干部身上體現(xiàn)出來,班級的和諧融洽就是在這些班級事務的決定和處理上慢慢形成的。班級制度的制定還涉及班級的班歌、班級的班費收集與開銷、班干部的選舉,這些事務都需要學生和班主任一起決定,公開競選,投票選舉。
二、因材施“管”,搭建交流的橋梁
在對學生的管理中,教師要做到針對性的實施管理辦法,班級制度是公開的,每個人都要遵守的[3]。但是制度之外的事務需要班主任用恰當?shù)姆绞教幚?,時時刻刻都要注意從班級的整體利益出發(fā),以維護班級的集體利益為原則,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的解決辦法??梢酝ㄟ^家訪等方式從各個方面了解學生,將學生從成績上、性格上、行為上進行分類,每一類的學生都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和處理辦法。如果有極個別情況,應該特別處理。如筆者帶的班級里有一個男同學不愛講話,我開始簡單地認為他是性格內向,所以上課的時候會有意識地向他提問,但是他總是低頭不說話或者說話很小聲,有時和他聊天也總是顯得局促不安,想不明白這些的我后來做了一次家訪,才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是單親家庭,所以造成了內向的性格,認為自己才能保護自己,不愿意與其他人多交流。對待這樣的學生,只有涓涓細流的關心和愛護才能觸及他的心靈,因此在往后的教學點滴中,我時常會對他露出微笑,對他的很多表現(xiàn)給予贊美,我發(fā)現(xiàn)他慢慢地有了自信,臉上的笑容多了,我和他的交流愈發(fā)地多了。這是一個個例,現(xiàn)在我們討論大類。有一類學生家庭條件優(yōu)越,家里只有一個小寶貝,家長給了無限的寵愛,學生要求什么就會給什么,于是就會導致學生沒有集體責任感,無法融入集體生活,這樣的學生不是個別,在現(xiàn)代中國三口之家的家庭結構中比比皆是,教師需要和家長談,告訴家長學生在學校的情況,接著在學生不遵守紀律的時候,如遲到的時候,教師需要用柔性的管理辦法,教師可以詢問學生的作息規(guī)律,然后最早到教室的同學也說一下自己的作息規(guī)律,經過對比,自然就會知道遲到學生的問題出在哪里。因材施管的管理方式前提是教師要對自己的學生有充分的了解。
三、意見監(jiān)督,實現(xiàn)共同成長
在教室醒目的地方需要有一個意見箱,學生可以將自己對班級的意見建議投放在意見箱里,每周一次的班會,班主任親自將箱子開鎖,然后將這些意見建議公開念出,大家討論這些意見,合理的采用,不合理的摒棄。意見箱的使用需要堅持下去,久而久之,就會發(fā)現(xiàn)意見箱里的小紙條會越來越少,學生之間的關系融洽,班級管理越來越得心應手,師生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和諧。優(yōu)秀班集體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形成的,需要很長時間大家的共同努力。班干部之間需要內部監(jiān)督,其他學生也可以監(jiān)督班干部的行為,發(fā)現(xiàn)行為不端的班干部要予以一定的懲罰,但是要維護學生的自尊心,不能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每個人都要遵守大家共同制定的班級制度,這是班級管理的基本原則。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建立文化,增強班級凝聚力、因材施“管”,搭建交流的橋梁、意見監(jiān)督,實現(xiàn)共同成長三個方面闡述了教師應該如何在重視班級管理中運用“柔性化”的管理方式維護班級秩序。其本源在于教師需要和學生交朋友,與學生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溝通,愿意花時間走進學生的心里,用自己的愛來感化學生。班級文化的建立并非易事,需要班主任與學生的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更加優(yōu)秀的班集體,發(fā)揮管理者的先鋒模范作用是關鍵,一個班級的好壞與班主任和班干部有密切的關系,他們往往代表了班級的行事風格。因材施管是走進學生內心世界的必經之路,作為一個合格的教師,要時時刻刻心系學生,成為學生的知己和伙伴。
【參考文獻】
[1]陳迎輝.談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策略[J].學周刊,2017(29).
[2]李凱.曲徑通幽巧達意——淺談初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的批評藝術[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8).
[3]姜立新.小組合作式的管理模式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新課程(中),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