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紅
摘 ?要:隨著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fā)展,計算機輔助教學己成為教改的重要課題。多媒體課件應用于化學教學,使教學活動集文字、聲音、圖像、影像、動畫等多種媒體于一體,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打破了教學的沉悶局面,教學實效得到了及時反饋,保證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多媒體;理化教學;克服誤區(qū);把握原則;合理應用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1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記憶25%,而同時使用兩種傳遞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識約65%。在化學教學中,合理引人CAI技術,利用圖形、界面、動畫、文本、聲音等多媒體的多種感官刺激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學信息的傳遞效率,克服傳統(tǒng)教學在不同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在學習或傳播知識方面固有的局限性,有助于學生理解晦澀難懂的概念和難以想像的微觀狀態(tài)或過程等,使獲得的知識得到長期保持。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人們往往難于掌握計算機輔助教學中的應用特點而誤入誤區(qū),筆者就CAI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總結了“三個誤區(qū)”、“四個原則”、“五個應用點”。
一、克服三個誤區(qū)
1、計算機替代教師。有些教師在運用CAI技術時,幾乎把教學的所有內容,包括教師的提問和解答都事先輸入計算機,上課時教師看著屏幕向學生提出問題和進行解答,學生看著屏幕接受教師的講解,教師無形中成了一位講解員,在教學過程中缺少教學的溝通、師生的互動交流,甚至顛倒了在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與學生的主體地位之間的關系。
2、屏幕替代黑板。用屏幕替代黑板就是教師事先把板書輸入計算機,然后在教學過程中播放出來。雖然屏幕板書可節(jié)省一定的時間,但是屏幕板書也有負面影響。比如,屏幕板書沒有傳統(tǒng)板書清晰,且學生看屏幕的時間過長,眼睛容易疲勞,另外,多媒體的轉化速度快,使學生來不及記筆記,學生對于知識的重點、難點沒有整體把握,影響整體學習效果。
3、模擬替代實踐。計算機模擬演示實驗幾乎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而且理想化的實驗現(xiàn)象比較明顯,但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許多實驗技能的掌握、實驗原理的驗證都離不開實驗,只有身臨其境地感知實驗過程才能使學生感受更深、理解更深,才有利于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二、遵循四個原則
1、輔助性原則。CAI技術本身就是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意思,在化學教學中引人CAI技術,其目的是利用CAI技術的圖形、界面、動畫、文本、聲音等多媒體的多種感官刺激作用,幫助學生提高獲得知識的能力,切忌讓多媒體包辦一切。
2、情景性原則。現(xiàn)代計算機技術對圖形處理能力高超,利用這一特有功能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將微觀過程進行宏觀模擬,把宏大場景作微縮處理,對瞬變進行定格分析,化枯燥為生動,使教學難點得以順利突破。學生也為其形式之新穎,聲畫之精彩而欣喜不己,從兩產(chǎn)生樂學情緒。通過圖形、界面、動畫、文本、聲音創(chuàng)造真實的情境,為學生提供具體、可信的事實,活躍思維,開拓思路,他們懂得了“看一做一想”的統(tǒng)一。
3、主體性原則。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核心,計算機僅起到輔助教學、服務教學的目的。教師應從實際出發(fā),既要根據(jù)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和年齡特征設計和制作多媒體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多設計一些交互界面,給學生以參與教學過程的機會,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4、實踐性原則。中學化學的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必須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加深對物質世界的認識,而且要有利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對科學本質的認識,增強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三、找準五個應用點
1、解決微觀粒子等抽象問題?;瘜W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電子等微粒運動的科學,而微觀粒子的運動又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只能借助于掛圖和模型,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理解其意,但往往事與愿違。若能正確地選擇合適的多媒體,不僅能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學生加深對事物本質的理解。對物質在三態(tài)變化過程中分子間的距離變化不易想像。若用多媒體課件來演示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物質中分子的運動特征,將固體、液體、氣體分子間的距離大小和分子直徑的大小用FLash軟件制成三維動畫,則能直觀地描述出固體分子在質點周圍振動;通過模擬演示液態(tài)物質分子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直到形成氣態(tài)物質時,分子間的距離增大很多的現(xiàn)象,學生很容易理解在通常情況下,相同質量的氣態(tài)物質的體積要比其固態(tài)或液態(tài)的體積大的實驗事實。
2、解決學生不易動手做的實驗問題。對于課堂上不能演示的實驗和因操作錯誤而導致不良后果的實驗,危險性大、設備要求高以及在短時間內無法完成的實驗,學生不能親臨其境的實驗,可以應用多媒體進行模擬實驗。如有毒氣體毒性的驗證和污染物對環(huán)境的危害等。錯誤的實驗操作有時會具有較大的危險,如稀釋濃硫酸時,若將水加入濃硫酸中,會使液體沸騰濺出傷人。
3、模擬工業(yè)生產(chǎn)流程。教材中有些生產(chǎn)流程的內容,如鐵的冶煉,僅靠掛圖及教師講解,效果會不理想。恰當?shù)乩脛討B(tài)模擬,能使學生對主要生產(chǎn)設備內的反應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避免了書本上冗長文字所造的呆板、枯燥。學生通過對流程的宏觀演示,不僅掌握了基礎知識,而且強化了化學為工農業(yè)生產(chǎn)服務的意識。
4、復習課上多使用。因為復習課涉及的內容往往較多,學生很難把這些知識條理化,應用多媒體可以將這些知識進行串進,提高復習效率。
5、圖表問題宜用多媒體。因為圖表類問題信息量大,知識多而復雜,如僅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效果不太理想。如在講“元素周期表”的結構時,采用多媒體把元素周期表設計成幻燈片,對重點知識有分區(qū)“閃動”,使學生對周期表有整體和局部認識,效果很好。
總之,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化學教學,具有其他手段無法替代的功能。我們要善于將這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互相結合,互相滲透,互相補充和完善,將大大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與此同時,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化學教學也有利于學生科學素質的發(fā)展和教師水平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要真正發(fā)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還需要我們大膽探索,勇于實踐,為教學插上現(xiàn)代化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