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燕群
語文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成長的奠基石。沒有受到良好的語文教育,要想在其他方面的學習中取得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梢哉f在小學的所有教學中,語文教學無疑是最基礎的。那么如何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呢?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要具備吸引學生的專業(yè)魅力和語文素養(yǎng)
1.激情
教師上課要充滿激情,才能吸引學生。如果教師像白開水一般平淡無味,學生的情感如何能調(diào)動起來,如何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如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我充滿激情,引領學生去感受五壯士對敵人的仇恨、勝利完成任務后的喜悅與激動以及跳崖時的壯烈豪邁,學生被我的激情所感染,心自始至終都放到課文中去,用心去學,動情而讀,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從而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受到思想教育,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2.較高的朗讀水平
小學生的模仿性極強,尤其是向師性。教師精湛的范讀,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其積極性,使學生從中領略語氣、語調(diào),想象到表情,可以視其人,聞其聲,從而領會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和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如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時,我用自然、從容的語氣范讀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娓娓道來,把學生帶入一百多年前的圓明園之中,感受圓明園輝煌的過去,激發(fā)學生民族自豪之情。最后一個自然段情感起了變化,我?guī)е鴼v史的悲憤,范讀時聲調(diào)提高,讓學生感受到痛惜、仇恨之情,以激發(fā)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3.豐富的知識
語文教師所擁有的知識會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效果,影響著一個孩子語文能力的發(fā)展。語文教師具有豐富的知識,可以增添活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草船借箭》時,我憑借著自己豐富的文學常識功底,滔滔不絕地講了諸葛亮、曹操、劉備的故事,學生們聽得聚精會神,津津有味,被我講的故事吸引,很快就理解了課文,領會了人物形象,并且愛上了閱讀。課后紛紛找《水滸傳》去讀,一時間班里掀起了閱讀《水滸傳》甚至四大名著熱 。
二、靈活采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習興趣是一種巨大的學習內(nèi)驅(qū)力,是學好語文的誘因。怎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引發(fā)興趣的手段是多方面的。
1.導入激趣
特級教師于漪說:“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首先應抓住新課的環(huán)節(jié),一開始就把學生牢牢吸引住”。如果教師根據(jù)不同體裁的文章設計成功的導入,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會打動學生的心弦,使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境投入到學習氛圍中去。
如在教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小蝌蚪找媽媽》時,我設計了猜謎語導入:叫虎不是虎,生來有四足,愛在墻角住,專吃蚊蠅蟲。通過謎語語導入新課,激發(fā)了興趣,活躍了思維,開啟了想象,學生學習課文自主性更強了。
2.情境激趣
(1)扮演角色體會情境。
《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有幾處對話,是一篇要求分角色朗讀的課文。為了讓學生上好這節(jié)課,我做了小蝌蚪、鯉魚、烏龜、大青蛙的頭飾,還利用多媒體針對不同的對話出示相應的情境圖片作為背景,讓朗讀的孩子戴上頭飾上臺表演,同學們既高興,又激動,人人都鍛煉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每個學生都讀得非常投入,很有感情。在這快樂的教學氣氛中,不僅加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縮小了同學之間的距離,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學生學習興趣高漲,學生能在樂中學,嘗到學中有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恰當?shù)剡\用各種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使學生樂于學習。
(2)巧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
語文教學,運用多媒體是常見的一種方法,它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提高課堂四十分鐘的效率。
在執(zhí)教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時,我就采用了電教手段,在學到課文五壯士英勇跳崖部分時,我就通過多媒體播放了五壯士英勇跳崖的視頻,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入了戰(zhàn)爭之中,讓學生去感受。學生看到這個畫面,都被五壯士的壯烈豪邁,視死如歸的英雄壯舉而震撼、感動,愛國之心也被激起然后再讓學生帶著這種感動的心情學習課文,就很輕松了,難點一下就攻破了。學生在讀課文時,我又配上高亢激昂的《英雄的贊歌》音樂,學生非常激動,把自己當作是五壯士來讀,有些學生的嗓子都斯啞了,而且很快就把最后一段背誦出來,很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認知淺,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思維大多以形象思維為主?;谝陨系膶W情,我在教學中特別關注現(xiàn)代化手段的運用對于教學的幫助,經(jīng)過實踐,收益良多。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課文《秋天》時,我一上課就通過多媒體播放秋天的美麗景色圖片,學生被吸引了,一下子就進入了課文中,很輕松就理解了課文,學習興趣很濃。
3.開展活動激趣
我在教學中常常用一定的課時讓同學們自已組織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用以激發(fā)培養(yǎng)同學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如開展“成語接龍”“歇后語大賽”“名著知識大賽”“課本劇比賽”“講故事比賽”等。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既激發(fā)培養(yǎng)了同學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又提高了同學們聽、說、讀、寫能力,開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三、讓學生體驗成功喜悅,增強的探索欲望
心理學家蓋茲說過:“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強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更能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苯處煈斣诮虒W中為每個學生都提供成功的機會,力求使學生有所獲。
1.對學生要多鼓勵,給學生主動學習的愉悅
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離不開學生的積極投入,而學生的積極投入又離不開教師熱切的鼓勵。課堂上我總是適當?shù)?、適時地、正確地運用鼓勵的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建輕松和諧的學習氣氛,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對學生的正確回答、出色表現(xiàn),我總是用“你真棒”“你真聰明”“你真會動腦筋”“你讀得真好”“ 你的知識真豐富”等各種各樣激勵的評價語言來表揚學生,即使回答錯了,我也會說“沒關系,你能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時間久了,學生就有信心上好語文課,愛上語文課,想上語文課。多年的語文教學使我深深體會到,在聲聲鼓勵中,課堂教學是高效的。
2.關愛學困生
在課堂上我特別關注學困生,對于一些簡單的問題,我總是讓學困生回答,讓他們都能參與到課堂中,答對了及時給予激勵性的評價,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3.指導學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正是從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入手,幫助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如一、二年級學生剛開始學習生字,我就注意教給學生“加一加”“減一減”“換部首”等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容易地記住生字。三、四年級的學生,我就注意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改寫句子的方法,概括自然段的方法;五六年級的學生,我就注意教給學生作批注的方法,閱讀的方法。教給了方法,還要反復訓練,逐步形成能力。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就可以根據(jù)自己面對的學習內(nèi)容自由地選擇恰當?shù)膶W法,學起來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就能不斷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學習的樂趣。
總之,新課程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也給我們教師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只要我們努力,大膽地實踐,不斷地總結(jié),在總結(jié)中追求更大的創(chuàng)新,就可以讓我們的語文課充滿活力,就會使學生產(chǎn)生獲取知識,拓展視野,充實生活的動力,對語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從而真正愛上語文課,構(gòu)建高效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