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江濤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新課標對于高中物理教學質(zhì)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為了達成新課標對于物理教學質(zhì)量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師就需要能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應用來實現(xiàn)高中物理有效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谶@一目的,本文對如今的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的方法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三條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建議,希望能對廣大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有所借鑒作用,高中物理知識是初中物理知識的進一步升華,對物理的學習是學生探索科學的重要途徑,而如何使學生快速高效地學習物理知識是中學物理教師一直探討研究的重點,對高中物理有效教學方法的探索,目的是為了改變當前物理低效或無效的教學狀態(tài),提升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和物理學科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高中物理;有效教學;教學研究
物理是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習科目,其也是高中學生學習的難點。對于這種難度較高的學科來說,學生在學習中本就感覺非常困難,而在過去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又由于教師的錯誤教學方法,使得物理的教學單純的依賴教師講解來進行,這就造成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地位,其學習的興趣受到了更大的影響。學生通過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也很難掌握物理的實際應用,這不利于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所以基于這種情況,教師就需要能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變,要能基于趣味性與實踐性出發(fā)來設計物理教學課程,讓學生可以帶著興趣來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
一、教學結(jié)合生活,開展生活化教學
很多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由于受到錯誤教育思想的影響,其教學的理念存在一些問題。其往往認為物理教學只要教師的講解夠清楚、細密,學生的聽講夠認真,就可以讓學生熟練的掌握物理知識內(nèi)容。而在這種錯誤理念的干擾下,學生的學習就等于紙上談兵,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也比較差。所以,為了提升物理教學的效果,增強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教師就必須要能在教學中將物理教學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開展生活化教學。生活化教學是一種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的高效教學模式。物理學科知識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它是一門研究自然界規(guī)律的學科。高中物理要結(jié)合生活化開展教學,教學的內(nèi)容和過程都應該通過生活化的實際加以結(jié)合,這樣才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進行“摩擦力”相關(guān)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前提前設計一些與生活相關(guān)的案例,讓學生在課上進行探究,理解摩擦力的實際應用。反應到教學實際中,教師就可以從摩擦力的應用出發(fā),尋找一些減小摩擦力或者增大摩擦力的設計來讓學生進行觀察感受。如教師可以向?qū)W生展示舉重運動員在舉重前做準備的畫面,讓學生猜測其往手上涂得白色粉末是什么。然后教師再向?qū)W生展示登上時使用的登山鞋,讓學生思考鞋上面設計的釘子的作用。像這樣,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案例的展示,可以有效的加深學生的理解,加強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二、合理創(chuàng)建問題,實施趣味實驗
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實驗是學生掌握一些較難理解知識的必要方式。而在當前的物理實驗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使得物理教學很難發(fā)揮出其實際的效果。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一些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為了保證學生實驗過程的順利,其往往會在學生參與實驗之前先將實驗過程演示一遍,在確認學生完全掌握了實驗的流程之后才會讓學生進行實驗。這樣的方法雖然可以確保學生能體驗實驗的流程,但由于學生在開展實驗之前就已經(jīng)對實驗的結(jié)果有了清楚的認識,學生的實驗參與熱情也會比較低,實驗教學的效果較差。所以為了改變這一情況,教師就需要能在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實驗,通過合理的問題創(chuàng)建,讓學生帶著問題參與到實驗探究之中,再結(jié)合對猜想的驗證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高中物理對許多中學生來說都是很困難的,它需要學生有強大的推理能力和理解能力,對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要求很高。隨著新課改的推進,作為高中教師理應在教學上采取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而以趣味實驗學習物理的方式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物理知識,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這種學習方式對高中物理教學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在進行“牛頓運動定律”這一章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針對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來讓學生開展探究性實驗。在實驗開始前,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一實驗的專題來設計相應的探究性問題,然后讓學生依據(jù)相應的實驗問題來提出自己的實驗猜想,再讓各個實驗小組針對其相應的實驗猜想設計實驗的流程。為確保實驗的切實可行,在學生正式開始實驗之前,教師需要能先幫助學生對實驗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確保實驗可以順利完成之后在讓學生進行實驗。像這樣,通過設計相應的問題,讓學生根據(jù)問題來設計實驗流程開展實驗,可以有效的調(diào)動學生的探究熱情,提升實驗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三、鼓勵學生合作,提升學生自學能力
新課標倡導教師在教學中要能發(fā)揮學生的作用。這樣可以對學生的作用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為了達成這一要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開展合作教學,將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過程改變?yōu)橐詫W生小組合作探究為主,教師合理引導為輔的新型教學方式,讓學生可以在合作過程中,對自己的自學能力達成有效的培養(yǎng)。
例如,在“機械能守恒定律”這一課的教學中,為了發(fā)揮學生的作用,加深學生對這一課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就可以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使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增強其自學能力。為了保證學生合作探究的方向正確,提升合作學習的效率,教師在教學開始前可以先將本課的探究目標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結(jié)合重點目標開展知識探究。像這樣,通過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可以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作用,對學生的自學能力達成有效的促進。
綜上所述,為了提升物理教學的質(zhì)量,達成對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提升,教師要能在教學中結(jié)合生活實際開展生活化教學。同時教師也要能注意發(fā)揮實驗教學的作用,通過合理的實驗問題設計,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試驗。教師還要能結(jié)合新課改的理念,讓學生開展合作教學,在其中達成對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促進。
參考文獻:
[1]劉英.淺析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的策略[J].現(xiàn)代農(nóng)村科技,2016(19):66-67.
[2]陸鳳艷.論高中物理有效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