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笑梅
摘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尚且處于人生道路的萌芽期,人格以及科學素質可塑性強,自身思維品質容易受到身邊事物和事件的影響,因而產(chǎn)生變化?;谒季S品質方面,從小學的英語歌曲教學入手,利用歌曲方面的教學使學生了解英語,對自身發(fā)展起到巨大作用。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揮自身想象力,從自身出發(fā),合理的聯(lián)想和想象,收獲知識的同時積極總結并且提問,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學習行為模式。在歌曲學習過程中與課本對話、與自身內(nèi)心對話、和同伴對話,最終實現(xiàn)有深刻意義的學習經(jīng)歷,達到趣味會話教學形式的初衷。本文針對小學英語歌曲教學方面做出以下見解。
關鍵詞:人教版;小學英語;歌曲教學;學術探究
引言:
英語自身作為基礎知識方面的學科,往往伴隨著很大的生詞量和很多陌生詞匯,小學階段剛剛接觸到英語難免有一些無從下手的感覺。合理的利用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并且善于溝通和交流、容易被趣味性的教學吸引等一系列特性,使學生從英語歌曲的學習入手,培養(yǎng)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歌曲教學可以有效的取代傳統(tǒng)形式的填鴨式教學,以更加生動、更加吸引學生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形式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天賦,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豐富的思考和想象學習空間,幫助學生養(yǎng)成個性化的思維模式和正直健康的品質習慣。
一、游戲表演法
借助和學生年齡相符、性格特征相符的游戲,使學生能夠在進行游戲的同時開展學習任務,最大程度上刺激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例如,在小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使用游戲加歌曲的教學模式,比如《Teddy Bear》這首歌曲。在正式上課前教師應將課堂上可能使用到的道具準備齊全,特別是跳繩的數(shù)量,做到每名學生都有教學道具,都能參與到游戲中。隨后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使學生聆聽一遍歌曲,在腦海中對歌曲有一個大致的印象,配合歌曲的律動舒展自己的身心,投入到娛樂教學過程中。在聽完后可以邀請兩名同學手持跳繩兩端搖繩,隨后從第三名同學開始,依次加入跳繩的行列,剩下的同學用英語完成歌曲的延長,并且跳入的同學還要根據(jù)歌曲的內(nèi)容完成相對應的動作[1]。其中“touch your nose/head”、“touch the ground”等一系列的動作都可以令學生在游戲的同時熟練這些英語的句子,實現(xiàn)趣味性的英語教學方式。倘若在游戲的過程中有同學不小心在動作上出現(xiàn)錯誤,那么就要懲罰這名學生進行搖繩,替換之前搖繩的同學。這樣懲罰機制的加入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爭強心,從而更認真的聽歌詞、做動作。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對例如“head”、“nose”這些出現(xiàn)頻率比較高的詞有一個清晰的記憶,便于學生記憶單詞。
二、對唱表演法
在英語歌曲方面除了單純的個人演唱之外,還有雙方對唱、問答形式的歌曲。這類歌曲很適合在小學階段的課堂上播放,能夠幫助學生進入歌曲的演唱角色中,主動張口進行歌曲的演唱。在演唱的過程中學生還能對歌曲的詞匯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并且真切感受歌曲所傳達出的內(nèi)容和情感。例如,在“How Are You?”這首歌中歌曲的前幾句話以及歌曲的后幾句話都是你問我答的形式。在組織歌曲演唱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保持均勻的人數(shù),并且使兩個小組為一個團體,共同演唱一首你問我答的歌曲。有一個小組演唱一首歌曲的前幾句歌詞,另外一個小組回應后幾句的歌詞,并且在兩個小組演唱的過程中增添肢體的動作,例如搖擺手臂等,借助動作對另外一個小組表達關切和問候之情。隨后另外一個小組完成后面歌詞的演唱,借以表達對對方的感激之情[2]。在一個大的團體完成演唱后還可以將兩個小組互換,使每個小組都能對歌曲的內(nèi)容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除此之外,還可以組織同桌對唱以及師生對唱等活動。在這樣的歌曲演唱活動中學生可以打破傳統(tǒng)枯燥的英語學習模式,進而轉向一種更加生動、豐富多樣的形式,實現(xiàn)對自身英語口語的鞏固和加強。
三、畫圖表演法
根據(jù)可靠研究結果表明,一定數(shù)量的圖畫能夠對人的大腦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并且輔助大腦進行思考和記憶。在小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圖像方面的輔助,便于實現(xiàn)英語教師的課堂講解。例如,《Colour song》這首歌中可以很好的嵌入一系列的圖畫進行歌曲教學。在正式的歌曲教學開始前教師可以制作一副七色彩虹圖畫,并且這幅圖畫需要是能拆拼的[3]。有了這樣的教具,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七色彩虹圖畫用一些英語的口語進行講解和提問。例如,教師詢問“What’s that?”,學生紛紛回答“彩虹”,之后教師用英文“rainbow”回復同學們,讓學生明白rainbow的漢語意思就是彩虹,借助圖像實現(xiàn)對單詞和英語的具體化學習。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整個世界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并且善于模仿,熱愛學習新鮮事物。那么英語教師就可以借助學生的這些天性,通過英語歌曲進行英語的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xiàn)趣味化、豐富多彩的英語學習,積累大量的英文詞匯[4]。英語教師在教導學生英語歌曲的同時還能大幅度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便于以后的學科學習。
參考文獻:
[1]袁伶俐.人教版小學英語歌曲教學探究[J].高中生學習,2018(2):269-269.
[2]談金輝.人教版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9):121-122.
[3]肖丹. 人教版PEP小學英語教學中美育的滲透探究[J]. 學園, 2018(20).
[4]蔡維蘭.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PEP小學英語story time的教學探究[J]. 校園英語, 2017(6):20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