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朗
今年世乒賽前,對男單冠軍這枚“最重”金牌的歸屬,輿論聚焦在兩個人身上:中國老將馬龍和日本超級新星張本智和。
對于馬龍,人們捏著一把汗。這位國乒男隊隊長是乒壇大滿貫得主,但膝傷嚴重,去年瑞典公開賽上曾因傷遺憾退賽,養(yǎng)傷8個月后,已31歲“高齡”,世界排名跌至11位,去年6月,曾在福岡公開賽上負于張本智和,這一回:懸!
不滿16歲的張本智和,頭頂天才少年光環(huán),2018賽季,先后8次將馬龍、張繼科、樊振東等五大國乒主力挑落馬下,風頭正勁,世界排名激升至第五,宣稱“已經(jīng)有了王者的實力”,對世乒賽甚至東京奧運會男單金牌虎視眈眈,已成國乒頭號勁敵。
預測往往是蒼白的,比賽結果,馬龍奪冠,張本表現(xiàn)令人大跌眼鏡,負于名不見經(jīng)傳、世界排名僅157位的韓國小將安宰賢,止步16強。分析原因,央視解說員盛贊馬龍:只有做人明白、做事明白,才能在比賽過程充滿霸氣,在關鍵球處理上保持定力。他倆做人做事的差別在哪里呢?
張本不明白“驕兵必敗”,目中無人,性格張揚,口出狂言,在賽場上肆無忌憚地怒吼,連日本媒體都看不下去。不明白“勝敗乃兵家常事”,以為贏過誰,誰從此就是手下敗將。他的成名絕技是反手擰拉,但他不明白,如果只有那“三板斧”,打法單一、正手不強,還不足以橫掃天下。他心理素質偏弱,想贏怕輸,技術發(fā)揮缺乏穩(wěn)定性,一旦“最擅長的得分方式被限制,找不到取勝的感覺”,便手足無措,心態(tài)崩盤,還沒搞清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就已經(jīng)輸球了。
久經(jīng)沙場的馬龍,秉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嚴于律己,追求完美,按乒協(xié)主席劉國梁的話說,“想找他的毛病都不好找”;性格含蓄內斂,在賽場上尊重每個對手;意志頑強,敢打硬仗,是那種“將霸氣寫在心里的人”,早已成為男乒的定海神針,隊友稱“家有龍隊心不慌”。他打法全面,攻守平衡,一上賽場就全力以赴,激情四射,得球心若止水,失球方寸不亂,從容應對,尋求突破,盡顯王者風范,成就乒壇傳奇。
人生在世,就是做人做事。不同行業(yè)做人做事的要求,有共性也有個性:作家應該講文德,力求語不驚人死不休;演員應該講藝德,力求唱念做打無一不精;醫(yī)生應該講醫(yī)德,力求醫(yī)術精湛、妙手回春……那么,官員應該怎樣做明白人、做明白事呢?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向注重人品修養(yǎng),認為“先修身而后求能”“寧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無德”。今天,人們也要求“當官不必像官,做人一定像人”,領導干部應該做官先做人,做人有底氣,做官才有正氣。而人品、官德又要通過做事來體現(xiàn),兩者互為表里,相輔相成。具體說來,要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實現(xiàn):
心中要有方向盤。“木有本而枝茂,水有源而流長。”某些問題,看起來是能力、水平問題,其實質卻是立場、感情、價值觀問題。做人不明白,從政就會糊涂,往往能干事,也能壞事。官員要防止思想“缺鈣”、信念“拋錨”,堅定理想信念這個“定星盤”“壓艙石”,始終以維護和實現(xiàn)人民群眾最根本利益為追求目標,保持“心在國家,情系群眾”的平常心境,保持“利歸天下,譽屬黎民”的淡泊情懷,干事才不會偏離正確方向和道路。
眼中要有CT機?!笆篱g事,作于細,成于嚴?!惫賳T要把“嚴謹”二字時刻懸于腦際,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日三省吾身”,慎言、慎行、慎獨、慎思,固其志、守其德、慎其行,見微知著,獨善其身。同時,勇于、善于接受各方面的監(jiān)督,用黨紀國法匡正自己的言行,虛懷若谷,聞過則改。
手中要有清潔劑?!霸娍叭氘嫹綖槊?,官到能貧乃是清?!碑敼賱t不能發(fā)財,不能被個人欲望蒙蔽雙眼;為政清廉,才能坦蕩做人,清白做事。但是,加入黨的隊伍并不會具有天然的免疫能力,只有不斷自警、自省、自律,自覺清除靈魂深處的油污、銹跡,才能保證思想的純潔性,拒絕各種誘惑,永葆厚道之品、坦蕩之心、進取之功、廉潔之德。
腦中要有充電器?!盀楣俑蔀橹亍?,官員必須強化卓越意識、完美意識,保持蓬勃向上的態(tài)勢,使“高標準、爭先進、創(chuàng)一流”成為自覺追求,高站位看事,高水平謀事,高效率干事。這就要求領導手勤、腳勤、腦勤,不斷豐富知識儲備,熟知經(jīng)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情況,不斷提高駕馭復雜局面的本領,力爭成為所在領域的行家里手,保證處理復雜問題能夠得心應手、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