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彩蓮
語言是人類社會生活中客觀存在的現(xiàn)象,中班是語言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也是關鍵期。幼兒語言的教育目的也是為了讓幼兒掌握更多優(yōu)美的詞句,從語言教育過程中,讓幼兒去體現(xiàn)整體發(fā)展的價值取向。在這期間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的回應。《野獸國》是1963年著名兒童文學圖畫書作家及插畫家莫里斯·桑達克的作品。主要講述了他與媽媽大鬧了一場后他來到了野獸國,麥克斯統(tǒng)領了那些暴躁狂亂的野獸,最后他放棄了野獸國國王的王位,回到了最愛他的親人那里的故事。
媽媽的不讓“胡鬧”與在野獸國進行的“胡鬧”;媽媽的“權威”與野獸國麥克斯的“權威”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幼兒具有理解深層含義的能力。
本主題的童話劇設計中,始終圍繞童話劇野獸國主題目標:本主題的童話劇設計中,始終圍繞童話劇野獸國主題目標:與老師、同伴組成“野獸國”,并在野獸國生活中,經(jīng)常保掙喻快的情緒,不高興的時候能夠較快地緩解;能對“野獸”感興趣,愿意通過聽故事、看圖書等方式初步了解“野獸”的特征;能適應“野獸國”群體生活,與他人友好相處,具有初步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xiàn)。童話劇為每位幼兒提供表演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形式,如棒偶、故事大王比賽、情景劇表演等來表現(xiàn)對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始終尊重每位幼兒的想法與創(chuàng)造,讓幼兒在童話劇活動中不知不覺喜歡表演、玩轉表演。
在《野獸國》主題中,教師的作用主要在于激發(fā)幼兒感受、表達、表現(xiàn)的情緒和豐富他們的經(jīng)驗,讓他們表現(xiàn)自由表達、表現(xiàn)的快樂,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幼兒的發(fā)展狀況和需要,對表現(xiàn)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當?shù)闹笇А?/p>
成功實施后,我們有了如下思考:
教師在選題材過程中,不是老師來選,而是要反復的實驗,看看幼兒對哪個繪本感興趣多一些。然后再定童話主題。比如說:嘗試先讓幼兒了解多本繪本,一遍欣賞完畢后,看幼兒對那幾本感興趣,然后再將幼兒不感興趣的刪除,然后再多次篩選,選擇幼兒最感興趣,最喜歡的童話,最終確定主題。
教師要提供多元閱讀的方式和策略,如:運用課件、大書、插圖,讓幼兒自主閱讀繪本,熟悉故事情節(jié)。在課件欣賞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如何掌握故事脈絡。通過提煉式,讓幼兒清晰知道故事的大致內容,以及發(fā)展方向。然后運用大書、插圖,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劇本的內容。
我們應該在了解故事的前提下,鼓勵幼兒大膽地發(fā)揮想象,運用自己的語言以及符號創(chuàng)編屬于自己的劇本。在制作道具過程中,幼兒用自己的雙手制作自己的裝扮,這樣不僅能夠體會制作的快樂,更能體會制作成品后成果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幼兒的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色彩搭配能力等也得到了鍛煉。教師在指導幼兒制作的過程中,應尊重幼兒的想法,真正的做到“幼兒為主,教師為輔”。比如說在制作森林背景圖的時候,幼兒各發(fā)己見。有的說可以運用紙板,然后裁成大樹的形狀;有的說直接運用紙箱,然后在紙箱上,粘貼用手掌印出來并剪貼出來的樹葉;有的說可以利用真樹;有的說可以運用瓶瓶罐罐等。幼兒的想象力很豐富,在于我們老師的正確引導,他們的想象力出于成人的預期定位。
角色的競選,目的是為了讓幼兒選擇自己想要表演的角色。當這個角色多人選擇的時候,我們公開投票選舉。在選舉的時候,幼兒可自行表現(xiàn)自己的特長,為自己拉取贊助票。其他的小朋友,都有投票權,根據(jù)幼兒的表現(xiàn)進行投票,最終確定角色由誰來扮演。我們始終需提供幼兒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讓幼兒充分發(fā)揮其主體性。
展演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展現(xiàn)給別人一個完整的童話劇,更多的是鍛煉幼兒上臺表演的膽識,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隨機應變能力等等。表演中,幼兒根據(jù)自己對故事內容的了解,人物的形象的內化,加上自己對故事理解的動作、表情、語言等,在他人面前完整表現(xiàn)。真正的做到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的給予支持、鼓勵。
總之,童話課程應遵從幼兒內心需要。在活動中,要尊重幼兒的主體性。讓他們體會自由表達、表現(xiàn)的快樂,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幼兒的發(fā)展狀況和需要,對表現(xiàn)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當?shù)闹笇?。真正做到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求進步。
(作者單位:南京市雨花臺區(qū)金陵華興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