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莉
【摘要】班主任與家長密切聯(lián)系,相互配合,有效溝通能營造寬松和諧的教育氛圍,有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長,因此家校的溝通是不容忽視的。本文從教育實踐出發(fā),根據(jù)班主任與家長溝通交流的現(xiàn)狀與存在的問題,探討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形成教育的合力。
【關鍵詞】家校合力;真心教育;誠心溝通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育過程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轟然倒塌……”這句話精辟地道出了家校溝通的重要性。家庭和學校作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兩股主要教育力量,若能相互配合、支持,將形成教育的合力,則能強化推動教育高質(zhì)量的發(fā)展。班主任是家校溝通的紐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作為學校教育的主體角色,班主任如何與家長取得有效溝通,是我們?yōu)閹熣哓叫杼骄康膯栴}。
一、尊重家長,以禮相待
“尊重”是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前提。首先要尊重學生家長,正確擺好自己與家長的位置。家長與老師一樣都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引路人,都肩負著教育好孩子的責任,老師和家長其實是同盟軍,是合作伙伴的關系。家長與老師之間不存在職業(yè)、地位的高低之分,老師不能因為自己是學生的老師就高高在上,認為自己對教育孩子的策略最具發(fā)言權,與家長談話時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尤其是對所謂的“問題生”的家長更不能訓斥、指責,甚至侮辱家長的人格。只有你先尊重家長,以禮相待,才能贏得家長對你的尊重與信賴。筆者曾經(jīng)教過一名女學生,不完成作業(yè)已經(jīng)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從不見其父母來學校,放學后她總是玩得很晚才獨自回家,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的孩子的成績是可想而知的。有一次,時間很晚了,她還在學校玩,筆者擔心她回家路上不安全,親自送她回家,才得知這孩子父母在市場做水果生意,每天都是很晚才回家做飯,沒時間顧及孩子。當筆者把孩子送到檔口,告訴家長因為擔心孩子不安全,所以送她回來時,家長受寵若驚,家長講雷州話,因此,用普通話交流很困難,筆者順著家長跟她聊起家鄉(xiāng)方言,家長更是欣喜,從聊天中了解到家長因為語言不通,文化程度又不高,擔心老師瞧不起而不敢見老師,然而看到筆者不但沒有鄙視之意,而且還和她聊起家鄉(xiāng)話,更有親切之感。為了養(yǎng)家糊口,家長只能起早摸黑地做點小本生意,對孩子的學習愧疚難言。自此以后,筆者每天放學后留這孩子在學校輔導她做完家庭作業(yè)再送她回檔口,長此以往,原本學習成績名落孫山的她脫穎而出,找到學習的興趣與喜悅,家長看到孩子的成績?nèi)找孢M步,感激涕零。只要學校布置大搞衛(wèi)生的任務,這位家長必定放棄生意來學校幫老師清洗教室擦抹窗戶,和其他家長一起融入班集體,找到在班級中的存在感與歸屬感,她發(fā)自內(nèi)心肺腑之言感動地說:“梁老師如此平易近人,從不嫌棄農(nóng)村的孩子,我們沒文化其他事情幫不上老師的忙,只能做點苦力活,能有機會幫老師的忙是我們的榮幸呀?!庇纱丝梢姡蠋熥鹬亓思议L,家長自然會對老師肅然起敬。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也只有你尊重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正如孟子所言:“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二、將心比心,以誠相待
班主任用誠心架起與家長溝通的橋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靠真誠與人格魅力贏得家長的尊重與信任, 與家長達成最佳的交流狀態(tài),取得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最佳配合,使他們愉快地與你合作,班主任工作便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曾經(jīng)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天下午放學將近6點,筆者教的二年級一位男孩的媽媽找到筆者說到現(xiàn)在還沒接到孩子,找遍校園都找不到,急得幾乎要哭了,筆者安慰她說:“不用急,不會有事的,也許是跟著同學回家玩,也許自己走路回家?!边@位媽媽勃然大怒地說:“這時候找不到孩子,我能不急嗎?如果是你的孩子不見了,你能淡定嗎?”筆者聽了內(nèi)心一陣火氣,很想反駁她,但此時冷靜一下?lián)Q位思考,假如是我的孩子,一急之下說話也會失去理智的。筆者沉住氣,平和地說:“你順著家的路線沿路走回去,看他是否等不到你自己走回家?!彼龍詻Q說不可能,她家住得很遠,孩子從來沒試過自己走回家的。筆者只好和她兵分兩路,在學校附近的店鋪網(wǎng)吧尋找,此時天色已暗,我走街串巷,還不停地撥打電話聯(lián)系和他要好同學的家長詢問情況,直到晚上八點左右,家長接到家人的電話告知孩子自己走路回到家了,筆者懸著的心才落地。家長尷尬地對筆者說:“梁老師,真不好意思,剛才心太急說話語氣過重了,你的話又聽不進去,如果按你的推測去找就不會弄得這么晚了。”筆者笑著說:“沒事沒事,你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孩子平安回家就好了?!惫P者當時回想,幸好沉住氣,換位思考,急家長所急,想家長所想,使心急如焚、怒氣沖天的家長被誠心軟化,贏得家長的尊重,避免了一場尬尷的場面。每當學生發(fā)燒感冒康復后返回學校上課,筆者都把這類學生的座位暫時安排到偏離風扇的位置,避開吹風扇以免病情反復,筆者常懷著一顆“父母心”像疼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學生,筆者的真誠打動了家長的心,家長以協(xié)助老師工作為榮,竭盡所能地為班級服務,有了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家校之間的配合更加密切,學校教育就更有凝聚力,班主任工作如魚得水,得心應手,很多家長和筆者都成了真摯的朋友。
三 心平氣和,以善相待
常言道:“人過一百,各色各樣?!苯虒W要因材施教,溝通交流也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情而異。換言之,班主任要學會“因人制宜”的溝通技巧,家長群體因個性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成長背景不同,故處事方式偶有讓為師者如針般“刺痛”。面對不同的家長,在不同的情況下交流,遇到家長過激的言行和情緒,我們老師要學會換位思考,要設身處地考慮家長一些偏激的言行背后的情感和情緒因素,需要有不同的方法策略,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筆者有一年帶一年級,剛編排好學生的座位的第二天早上,一位學生的父親送他兒子到教室,氣勢洶洶地找到筆者,很激動地質(zhì)問:“梁老師,我兒子眼睛散光又近視,你安排他坐最后一排,他昨天回來說看不到黑板的字,他以后怎么上課?你今天要把我兒子編到前排坐?!奔议L命令又帶有火藥味的語言,筆者聽了心里非常不舒服,但轉(zhuǎn)念一想,他也是出自關心自己的孩子,擔心孩子聽課效果,一些過激的言語也能理解。筆者微笑地對他說:“小羽爸爸,我們編座位是按個子從低到高、性格動靜結(jié)合的原則。你現(xiàn)在看看你兒子比前面的同學個子還高出一個頭,如果他坐前面,后面同學完全被你兒子擋住了,其他同學的家長就沒意見嗎?換過來是你兒子被前面高個子的同學擋住了,你作為家長你是怎么想的?”家長聽了覺得老師說得在理,他語氣平和地說:“那就安排到兩旁坐,這樣坐前面就擋不到同學?!惫P者友善地說:“長期坐兩旁造成孩子斜視,為了保護學生的視力,我們兩周調(diào)換小組的座位?!睘榱俗屗睦锲胶?,筆者把他的兒子調(diào)到前一位坐,把椅子的高度調(diào)到最低檔位才不至于擋到后面的同學。他知道后心存感激,發(fā)了一條信息給筆者:“梁老師,那天態(tài)度不友好,很抱歉,感謝您為了照顧所有的同學,用心良苦地為孩子們著想,今后我一定會支持您的工作?!泵鎸π愿翊直?、蠻橫無理的家長,我們要以冷對“熱”,以靜制動,以柔克剛。越是難以理喻的家長,就越要堅持曉之以理,面帶微笑、心平氣和地和家長溝通,讓家長感受到你的真誠和友善,從而贏得家長的信服與配合。
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修行。班主任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論水平和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掌握與家長溝通的策略,才能架起心與心的橋梁。
參考文獻:
[1]譚永煥.真心是教育的底色[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91—94.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2):396—402.
[3]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2):127—136.
[4]許丹紅.小學班主任與家長溝通之道[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8(1):153—176.
[5]李鎮(zhèn)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1):15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