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媛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游戲教學,體現(xiàn)了寓教于樂的目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師生間的相互交流。但是,教師開展的教學游戲并不是隨意的,要把握一定的原則,如游戲的目的性、競爭性和公平性原則等。同時教師自身、學校以及社會也要積極克服影響游戲教學的因素,真正體現(xiàn)游戲教學的有利之處。
【關鍵詞】游戲教學 小學 語文課堂
談及教學,大多數(shù)人腦海里浮現(xiàn)的是黑板、講臺以及拿著粉筆孜孜不倦地講課的教師。但是,好的教學形式并不局限于照本宣科的教學活動,它還要求教師能夠根據(jù)需要開展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以達到同樣甚至更高的教學目的,這種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就包括游戲教學。另外,根據(jù)新課標的指導以及當今語文課程的特色要求,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語義課堂中的運用已經(jīng)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組織形式。
一、游戲教學在課堂中的運用由來
古往今來,中外教育家在研究教育的過程中,對游戲也有一定見解,游戲和教學也不盡是矛盾關系。實際上,游戲教學法也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游戲,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種活動形式,游戲教學法自然也就歸屬于活動教學法。因此,可以說“活動教育的理論主張為游戲教學提供了理論基礎與教育實踐”。
在我國,活動教育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先秦的諸子百家時代,較為明確提出這一理論主張的是思想家荀子。荀子曾言:“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在荀子看來,“知”與“行”相結合才是學的最高境界,而“行”是活動的一種形式,也可以說是一種游戲。這種“知行統(tǒng)一”觀為我國教育理論與實踐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礎。
與中國相似,柏拉圖在其《理想國》一書中也提到了“兒童游戲場”這一概念。隨著西方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以及教育實踐的不斷發(fā)展,建構主義、行為主義、人本主義等不同教育主張理論的出現(xiàn),使得教育活動的理論得到了更加豐富而深入的發(fā)展。其中比較有針對性與現(xiàn)實意義的要屬杜威的理論主張,他認為: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改造,做中學。杜威的這種觀點,就是要求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教師通過活動引導學生學習。
通過前人的不斷積累與實踐,活動教育理論從無到有,活動教育方法從憑借經(jīng)驗到理論指導?;顒咏逃?jīng)歷了質的飛躍,這也為游戲教學提供了發(fā)展的基礎。
二、游戲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原則
游戲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的運用并不是隨意的、盲目的。教師對于教學游戲的設計與運用,要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根據(jù)小學語文自身特點,結合班級學生身心發(fā)展情況進行。筆者認為,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游戲設計與運用應遵守以下幾點原則:
1.游戲要具有明確的目的性
在語文課上采用游戲教學并不是單純地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重要的是為了有效地完成某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教師在設計游戲時,一定要讓游戲為教學目的服務。這是教學游戲開展的目的性原則。在教學中,如果游戲內(nèi)容不能幫助教學,甚至和教學任務毫無關系,只是為了游戲而游戲,那么,游戲在教學中就不能發(fā)揮輔助教學的作用。因此,游戲教學一定要以教學為前提。
2.游戲要具有良好的競爭性
好勝心是小學生的普遍心態(tài),就如小學生舉手發(fā)言總是很積極一樣,他們希望可以成為老師以及班級其他同學的關注焦點,因此,教師在運用游戲進行輔助教學時,完全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把教學游戲設計得更加具有競爭性。例如,在進行識字教學游戲時,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比比哪個小組識字多而準確,并對表現(xiàn)好的小組進行適當物質獎勵。“這樣的方法,既增加了每個組員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又激發(fā)了學生不甘示弱、拼搏進取的精神?!边@種競爭性原則,有助于學生學會勇敢地展示自己、表現(xiàn)自我,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的心理。
3.游戲要具有相對的公平性
在小學語義課堂中的教學游戲,不僅要具有競爭性,還要兼顧公平。公平是良性競爭的前提,是教學游戲可以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教師在游戲教學中應該讓每個學生都盡可能地參與到游戲中,使每個同學都有機會成為主角。事實上,不論是游戲教學還是平時普通模式下的教學,或多或少都存在著教學的不公平現(xiàn)象。教師總是喜歡積極、活潑、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這種優(yōu)生導向不可避免地造成某些不公平的對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避免、克服這種心理,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同學,讓所有學生都可以享受到公平的待遇,這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也有著重要影響。
除了以上三點原則外,教師還要注意游戲的安全性、豐富性等問題,針對本班學生實際情況多角度考慮教學游戲的實施與運用,確保教學游戲能夠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健康地開展。
三、游戲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運用時的影響因素及分析
游戲教學在教學活動中的開展并不都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在當今社會的教育文化背景下,游戲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受到來自教師本身、學校和社會等各方面的影響。如何克服這些影響,使他們對游戲教學的影響盡可能降低,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1.教師本身的影響
教師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主導者,也是在校學生的直接負責人。教師對游戲教學的看法,決定了游戲教學在課堂中運用的前景。如果一名教師不贊成游戲教學或者對游戲教學的原則把握不到位,那么,課堂中很有可能不會出現(xiàn)游戲教學的形式或者出現(xiàn)不利于學生學習與教學正常開展的游戲教學。因此,教師本身對教學游戲的認識成為阻礙或推動游戲教學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游戲教學作為一種新興教學方法,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存在差異,有些教師會因此對游戲教學產(chǎn)生誤解。因此,教師應該加強自身對新思想的接受與學習,研究游戲教學的優(yōu)勢,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對游戲教學做出正確的評價與認識,將游戲教學運用到日常教學活動中,發(fā)揮游戲教學在教學活動中的價值。
2.學校要求的影響
學校是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場所,它為教學提供了硬件設施,同時,它也對教師的教學活動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當然,這種限制不僅是條件上的限制,還體現(xiàn)在學校行政領導以及教學工作指導規(guī)范對教師的影響。學校對教師教學工作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要求過多,教學任務過重,教師就沒有時間和精力開展游戲教學,這將對游戲教學的運用產(chǎn)生影響。因此,學校在規(guī)劃教師工作安排時,應該以對學生進行教育為主,考慮教師授課的多種形式,減少師生雙方壓力,使教師有自己的施展空間,學生能更有效地學習。
3.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當今中國,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小學生也不可避免。在這種教育背景下,課程種類繁多、課程內(nèi)容單調、課程教學機械的問題凸顯,直接導致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被抹殺的同時,也讓教師承擔起更多的責任與壓力。教師只能盡可能地完成教學任務,無暇顧及教學方法,游戲教學的運用必將受到影響。如果只是一味強調學生的成績是不可取的,教育部門應當對教育指導方針的不合理之處進行改革,改變應試教育模式,提倡多元化教育,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素質全面發(fā)展。這樣,也有利于游戲教學在課堂中的運用實踐。
寓教于樂是目前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游戲教學的運用正可以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尤其是在相對會讓學生覺得較為枯燥的語義課中,游戲教學可以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大腦機能,培養(yǎng)學生合作與競爭意識,還可以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適當?shù)剡\用正確的游戲教學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凌美葉.論游戲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河池學院學報,2005(10).
[2]劉金花.兒童發(fā)展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