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美蘭
摘 要:詩歌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靈魂,是詩人、學者、勇士、凡士的內心寫照,作為詩詞中表情達意的重要內容,意象的運用令文學作品產(chǎn)生了一種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因此,憑借對意象的深入了解與準確分析,不僅能夠對詩詞作出頗為精準的鑒賞分析,還能在意象所營造的氛圍中感受詩詞別具一格的文化感染力。在詩歌教學中我們要注意抓住意象進行教學,讓學生欣賞古典詩歌之美。
關鍵詞:抓意象;欣賞古典詩歌
一、什么是意象?
意象“意”——詩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興。“象”——物象、形象。滲透著詩人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是“意”與“象”的統(tǒng)一。意象是詩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東西,是詩人感情的載體。
中國古典詩歌文字簡約,蘊含豐富。而意象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重要特色之一。意象在作品中以個體形式存在,多個個體連接起來的整體,便是我們常說的意境。因此,在詩歌教學中我們要注意抓住意象進行教學,讓學生欣賞古典詩歌之美。
(一)抓住意象欣賞詩歌
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應首先抓住意象,品味其特征及所寄寓的感情,然后作整體理解,體會意境。其一,古典詩歌中意象的種類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送別類:楊柳、長亭、短亭、南浦、酒、白去、勞歌等。思鄉(xiāng)意象類:月亮、鴻雁、莼羹鱸膾、雙鯉、搗衣、小樓等。愁苦類意象:梧桐、芭蕉、流水、秋天、秋風、西風、落花、黃葉、杜鵑、芳草、鷓鴣、哀鴻、哀猿、夕陽、細雨、寒蟬等。抒懷類意象:菊花、梅花、蘭花、牡丹、蓮花、松柏、竹、黍離、冰雪、草、采薇、燕子、南山等。愛情類意象:紅豆、紅葉、蓮子、并蒂、鴛鴦、連理枝、比翼鳥等。戰(zhàn)爭類意象:投筆、長城、樓蘭、柳營、羌笛、請纓等。
其二,古典詩歌中意象的具體含義情況有所不同:
——送別類意象:或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敘寫別后的思念。如柳永《雨霖鈴》詞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等。楊柳的依依之態(tài)和惜別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傲迸c“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 如,劉禹錫《竹枝詞》中言:“楊柳依依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又如《送別》一句:“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思鄉(xiāng)類意象:或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牽掛。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奮力飛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和羈旅傷感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
——愁苦類意象:或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悲涼氣氛。如宋詞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舍情?!卑褌摹⒊類炓还拍X兒傾吐出來。芭蕉,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lián)系。如: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如宋代歐陽修《踏莎行》:“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彼谖覈糯姼枥锖途d綿的愁絲連在一起,多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
——抒懷類意象:或托物顯示高潔的品質,或抒發(fā)感慨。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宋人鄭思肖《寒菊》中“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菊花,代表堅強、清高、超凡脫俗,志趣高雅。如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愛情類意象:用以表達愛戀、相思之情。如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痹娙私枭谀蠂募t豆,抒發(fā)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薄吧彙迸c“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
——戰(zhàn)爭類意象:或表達對戰(zhàn)爭的厭惡,或表達對和平的向往。如陸游的《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比绶吨傺汀稘O家傲》:“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鼻嫉寻l(fā)出的凄切之音,常讓征夫愴然淚下。
我們在了解意象及其大體含義(當然也不是詩詩如此)后。學生形成一些認識,便能歸納出一些特征,把握意境,更加順暢地賞析詩詞。
(二)抓住意象再現(xiàn)畫面
古詩詞以其精練的語言、豐富的想象、真摯的情感傳唱千年不衰,“言有盡而意無窮”。因此在詩歌鑒賞中,情感把握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運用意象畫面再現(xiàn)法讓學生領悟情感,這實際上是把濃縮在詩句中的情境顯現(xiàn)出來,繪制一幅幅形象真切的幻燈片或掛圖,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原詩中的美。繪制畫面首先要圍繞詩人的情感來設計,真實地再現(xiàn)彼時的情景,創(chuàng)造出為主題服務的氛圍。如《早發(fā)白帝城》一詩,詩人是在流放至白帝城被赦召回時寫的,輕舟順水而下,一日千里,整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輕松愉快的心情,這種心情從哪表現(xiàn)出來呢?你瞧,江面上一葉小舟乘風而來,詩人佇立船頭,把酒臨風,兩岸美景一閃即逝,如同那沉郁于懷的心?。ㄔ娙艘蛑铝Ω母铩⒒噬下犘抛嬔远獬⒘鞣牛?,一下子就煙消云散了。天空晴朗開闊,兩岸景色如畫,江風清爽撲面,聯(lián)想到那剛失去的東西,現(xiàn)在又奇跡般的回來了,同連日來詩人逆流而上、心情沉重相比較,如今這舒暢的心情,怎一個“快”字了得!
(三)抓住關鍵詞句領悟意象
古典詩歌講究鍛字煉詞,抓住關鍵字、詞、句賞析詩詞,可直接劈文人情,品味作者當時的情感,體會煉詞煉字之妙境。師生在研讀過程中,適當滲透“以詩解詩”的方法,學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鍛字、煉詞、用句等寫作能力,更能縱橫聯(lián)系,加強古詩之間的相互理解。詩圣杜甫那繪春夜細雨的“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之幽靜、輕柔境界了。還有蘇東坡那為惠崇僧人之畫而題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讀罷此詩,一幅清新、淳樸之畫展卷于前,幾個栩栩如生的意象揮之不去。希望大家能在體會老師賞析示范后,能借此法或以更新的見解和想法去賞析其它的詩詞。陶醉其間,我們被古人鍛字煉句的功夫所深深折服,這以詩解詩的方法更是讓他們耳目一新,于是便分成小組各抒己見,高談闊論來試著體會、品味、解析其它優(yōu)秀詩詞了。
中國古典詩歌是筆寶貴的財富,這個寶藏的挖掘永無止境,讓我們抓住古典詩歌中的意象去挖掘它的奧秘,展現(xiàn)和欣賞它的無窮魅力。
參考文獻
[1]邱默涵? 《在意象把握中提高詩詞鑒賞能力》來源:《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19年第01期
[2]陳王釵《創(chuàng)設情境 再現(xiàn)意境》 來源:《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 2006年第5期
[3]百度文庫《古典詩歌常見意象及其特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