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英 袁麥葉 張為民
近一段時間,腦子里時不時的閃現(xiàn)出這個詞--獵手,但是不熟練用小說的形式敘寫下來,還是用自敘的方式述說一下吧。
“獵手”無疑是犧牲其他動物成為自己囊中獵物的獵人。但是在這兒,只是筆下透過現(xiàn)象看清本質(zhì)的人物形象。
有的人粗獷豪放,不拘小節(jié),心地善良,相處起來簡單輕松愉悅。
有的人正直坦誠,心地清明。
有的人坦然自若,實則焦躁不安,有的人表面溫和,實則奸詐欺騙。
有的人笑里藏刀,是非不明,不知感恩,把別人的平和仁義當作她施惡的“領(lǐng)地”--耍些小心機,小伎倆,惡性總會在某一天的某一刻暴露出來。其實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顯露出的是自己的內(nèi)心齷齪。根源在于自己的內(nèi)心不平和,見識不足,修養(yǎng)不夠。細微之處見端倪,關(guān)鍵時刻見膽識,有心性沒品性,享利益沒擔當,這類人真的令人鄙夷,最好的相處還是敬而遠之吧。不知這是不是有點兒奴性的意識,不過我認為比發(fā)生唇腔舌戰(zhàn)、大動干戈要好吧。也許這多少有點文人氣質(zhì)。畢竟人人都需要有生存的空間,人人都需要有生存的陽光。用發(fā)展變化的眼光看待事物,這也是正確的觀點。與好人為伍,與善人合作。
遇到這些價值觀不同,自己不喜歡的人,他們又消失不了,除了遠離之外,工作中又少不了合作,怎么辦呢?我想淡然處之吧,寬容善意的對待她,也不枉同事一場。有緣相聚,無緣遠離。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我崇尚道家思想,不過于刻意,順應(yīng)自然,以自然的態(tài)度對待自然,對待他人,對待自我。我不喜歡用自己的主張強壓給別人,也許這不是管理者的思維,但我崇尚平等、仁義。有時候人的品性和人格魅力也是一種無形的管理。
繁華過處皆如煙,淡淡人生靜靜過。不流俗,不媚俗,提升自己,好好工作,熱愛生活,在兩者中的調(diào)色板上,用獵手的眼光調(diào)和出和諧的色彩,修煉出安之若素的心態(tài);用獵手的熱情,“激蕩”出生命的“漣漪”,掌舵平凡生命的一葉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