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秀
摘 要:現(xiàn)階段,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弊端日益暴露,已無法滿足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需求?;诖?,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以讀促寫這一新型的教學測略,增加在學生文學積累,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本論文以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為研究切入點,對以讀促寫這一教學策略的具體應用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以讀促寫;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前言:在高中語文學習中,作文是重中之重,正所謂是:得作文者,得天下。基于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寫作歷來是教學的重點所在。但就目前而言,雖然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已經將“培養(yǎng)學生能力和綜合素質”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并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了一定的改變。但在具體的作文教學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以至于學生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出現(xiàn)文學積累不足、寫作技巧匱乏等現(xiàn)象,嚴重制約了高中學生語文成績的提升。因此,如何解決當前作文教學面臨的困境,已經成為廣大高中語文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以讀促寫必要性分析
正所謂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大量的閱讀是進行創(chuàng)作的基礎,對于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從內涵上來說,閱讀是人類獲得知識的一種有效方式,是一種由外向內的吸收過程。而寫作則恰恰相關,則是以自己所獲得的知識為基礎,并在此基礎上結合主觀意識,對其進行二次加工之后,再從內向外地展現(xiàn)出來??梢哉f,在寫作教學過程中,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則是閱讀的延伸和能力提升。這兩者之間是一個共同體,任何一方面出現(xiàn)短板,都會制約學生的作文水平。
基于此,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充分利用以讀促寫的方式是十分有必要性,具體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方面,良好的閱讀是學生進行寫作、創(chuàng)作的基礎。正如俗語所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如果缺乏大量的閱讀積累,無論如何也無法創(chuàng)作出高質量的、令人滿意的作文,進而制約了學生語文成績的提升。然就目前而言,多數高中學生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都面臨著這一尷尬的現(xiàn)狀。基于此,教師必須要通過以讀促寫的模式,建立更多的閱讀資源,不斷豐富學生的創(chuàng)作資源,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另一方面,閱讀量的積累和增加,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技能。一篇高質量的作文必然是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這就要求學生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不僅要保證語言精練、優(yōu)美,還要具備極高的篇章能力,只有將其安排恰當,才能創(chuàng)作出高質量的文章。從這一點上來講,學生只有在大量的閱讀中,對相關的文章進行分析,才能在不斷的閱讀過程中,逐漸提高自己的篇章能力[1]。
二、以讀促寫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
1、利用教材,開展以讀促寫教學
以往,教師在開展以讀促寫教學中,常常將重點放到課外讀本上,而忽視了教材這一有效的工具,進而致使教學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就目前高中語文課堂中所使用的語文教材來說,每一篇文章都是經過精挑細選出來的,不僅內容健康、向上,且具有極高的文學性。因此,教師在利用以讀促寫開展作文教學的時候,應首先從語文課本入手。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借助課本中的經典文章,對學生進行于閱讀教學,同時在閱讀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對文章的寫作技巧進行分析,讓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作者的學習技巧,進而將其應用到自己的作文創(chuàng)作中。
例如,教師在講《拿來主義》的時候,就可以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結合本篇文章的結構技巧、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等對學生展開寫作技巧教學。進而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對議論文題材的寫作結構進行梳理,使得學生更加熟悉議論文的結構熱點;
不僅如此,教師在利用教材開展以讀促寫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引導學生了解文章結構特點的基礎上,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整理、歸納,并將其作為學生日后作文寫作的素材,進而避免學生在日后寫作中出現(xiàn)無話可說的現(xiàn)象。
2、拓展課外閱讀,開展以讀促寫教學
在開展以讀促寫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要立足于教材中的文章,更要在此基礎上跳出教材的范圍,積極開展課外閱讀,不斷豐富學生的閱讀量。學生只有在廣泛的閱讀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文學素材、深厚的文學底蘊,才能在寫作中一氣呵成。因此,教師在開展以讀促寫教學活動中,可指導學生制定出詳細的閱讀計劃,并將閱讀計劃進行分解,使其具體到每一周、每一天的語文學習中[2]。同時,為了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教師還必須要強化閱讀技巧,指導學生如何進行正確的閱讀,使得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并在閱讀的過程中對文章的框架、寫作特色、布局謀篇等進行摘記,進而讓學生在長期的摘記過程中,逐漸將知識進行內化,進而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3、設計作文課型,開展以讀促寫
以讀促寫最終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因此,課本閱讀、課外閱讀的最終都要引領學生開展作文寫作,并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將閱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內化、二次創(chuàng)作,并更好地呈現(xiàn)出來,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诖?,教師在具體的作文教學中,可改變傳統(tǒng)的作文課堂教學方式,積極開發(fā)出新型的作文教學課題,以激發(fā)學生的作文學習熱情。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先將寫作導寫案進行設計,并提供出相應的寫作素材,或者體裁相同的文章作為范文,讓學生對寫作素材進行閱讀,并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訓練[3]。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以讀促寫是破解當前作文教學難題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閱讀、寫作割裂開的教學模式,立足于語文課本、拓展課外閱讀、設計作文課型等方式,將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到一起,充分做到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進而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楊曉洲.高中語文“以讀促寫”教學策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7.
[2]周瑩.高中語文以讀促寫教學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
[3]劉國婷.春風終化雨——再談以讀促寫,守住作文教學的根[J].課程教育研究,2015(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