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小學生英語“聽說”技能比較好,但“讀寫”技能卻很薄弱, 很多學生英語閱讀量小,怕寫作文,不愿意寫作文;還有很多學生的作文詞序混亂、詞匯貧乏,描述平淡,寫作能力亟待提高。筆者將基于BYOD環(huán)境下,應用程序輔助小學英語課堂寫作教學的實踐效果和意義進行論述,通過改變師生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方式,通過作品展示平臺和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提高小學英語寫作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寫作教學;應用程序;寫作能力;核心素養(yǎng)
【作者簡介】余海芳,廣州市天河區(qū)體育東路小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語言技能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以及這些技能的綜合運用。而寫作技能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不容忽視?!墩n標》指出寫作技能教學要讓學生樂于用書面表達意思,能連貫地表述與表達事實,觀點和情感,形成基本的寫作能力。在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英語“聽說”技能比較好,但“讀寫”技能卻很薄弱,很多學生英語閱讀量小,怕寫作文,不愿意寫作文;還有很多學生寫出來的作文詞序混亂、詞匯貧乏,描述平淡,寫作能力亟待提高。這與《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因此,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是目前重要的一個任務。
一、目前小學英語課堂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與學的手段單調,學生寫作興趣不高。很多教師不夠重視情感態(tài)度教育的滲透,在寫作課堂上采用的方法通常注重歸納寫作所需詞匯、短語,范文語篇中的語法分析以及文章結構分析,最后要求學生在紙質作文本上撰寫個人稿件,這種寫作模式無法調動學生的英語寫作興趣,學生被動地接受并完成寫作任務。
2.展示與評價方式單一,學生寫作信心不足。很多教師課后批改作文,評價方式單一,作文本上的評語是老師的一言堂,學生主動修改完善作文的積極性不高;同時優(yōu)秀作文缺乏展示交流的平臺,學生不能在展示活動中感受成功并得到激勵,導致學生寫作水平難以持續(xù)提高。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筆者和同伴們一起進行探索,研究,嘗試基于BYOD環(huán)境下,通過應用程序的輔助提高小學英語課堂寫作教學效果。
二、應用程序與小學英語課堂寫作教學整合的實踐效果
李克東指出: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學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進行更有效的學習,認知工具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作為課程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資源的獲取工具。第二,作為情景探究和發(fā)現(xiàn)學習的工具。第三,作為寫作學習和交流的工具。第四,作為自我測評和信息反饋的工具(李克東,2001)。筆者以changes in us課堂寫作教學為例,論述基于BYOD環(huán)境下,應用程序與英語課堂寫作教學的合理整合,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的具體做法。
1.運用視頻制作軟件,豐富教學手段。
(1)教師運用小影軟件制作授課課件,豐富教的手段。教師運用小影視頻制作軟件,集中文字、圖像、聲音等多媒體元素,形象、直觀、逼真地動態(tài)效果把班中某位同學以下的個人變化特征表現(xiàn)出來:Time flies. It’s my last year in our school. I changed a lot. When I was young, I was small and short .I was cute. I was a little naughty(淘氣的). I couldn’t eat well. I often cried. But my mother was so patient (耐心的) and kind. I often played in the park with my mum. I was so happy. I liked playing with toys. I also liked doing kung fu. I was so cool.
But now, I am tall and thin. I smile a lot. I like rock climbing. I am so brave(勇敢的).I like playing the guitar. It’s so much fun. I like swimming. I often go swimming with my good friends. I can swim well. I like reading, too. I can read and write stories in English. I won the special prize(特等獎)in the activity“We read, We create”(愛閱讀,有創(chuàng)意活動).So I study well in the school. After school, I often help my mum do some housework. My mum is so happy. I was a good boy back then, but now I am still very good! 這個真實有趣的成長影片激發(fā)了學生寫作的興趣,它突破了僅僅是文字描述的平淡,而讓學生從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中直觀形象地看到我們的同學從兒時的淘氣、膽小到長大的懂事、勇敢的真實變化過程,一位偉大的母親對孩子的愛心和耐心讓學生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視頻播放完畢,全班學生都躍躍欲試,寫作興趣被充分調動。有了深刻的感悟,學生從外貌、愛好活動,能力,性格等多個角度分析并小結描述人物變化所使用的詞匯和句式,發(fā)散思維得到培養(yǎng)。有精彩視頻的帶動,學生就能結合實際生活應用出個人的成長變化語篇。
(2)學生運用視頻制作軟件改變寫作方式, 豐富學的手段。學生利用自帶設備IPAD中的相簿,大量收集自己成長過程中豐富有趣的相片,寫作素材儲備豐富,人人有內(nèi)容可說,有感而發(fā)。每位學生運用小影視頻制作軟件,積極開始個人成長影片的制作。首先從相簿中選擇合適的照片并調整照片的顯示時長;接著選擇主題配樂,然后通過素材效果的英文輸入功能撰寫個人成長變化;接著通過素材效果的配音功能,錄制英文解說,很多平常不愿意開口說英語的學生,這時都積極地錄制英語,說了一遍又一遍,直到錄音優(yōu)美才罷休。整個視頻制作過程,學生同時應用了音樂,美術,計算機、英語等多學科的知識去編輯視頻,在做中學英語,學中玩技術,既有挑戰(zhàn)性,又有刺激性。聽、說、讀、寫技能都得到充分的訓練,學生的音樂節(jié)奏感、審美能力也隨之得到提高。很多學生從過去畏懼英語寫作變成喜歡英語寫作,所寫文章條理清晰而且情感豐富。以一位學生的作文為例: When I was young, my face was very round. My hair was short. I liked playing with my cousins in the countryside. I liked to ride a small motorcycle. And I was so funny. But now I have long hair. I like to go diving. I love the sea. I like taking photos, too. I am a happy girl! 這個充滿童年趣事和成長快樂的文本,經(jīng)過視頻制作,在動聽的音樂中演繹出來,引人入勝。
2.運用全景課堂互動平臺,豐富展示與評價形式。學生運用全景課堂互動教學平臺,把自己的個人成長影片及時發(fā)布在平臺的分享圈里,這時其他同學就可以聆聽欣賞伙伴們的作品,使用文明用語進行語法錯誤糾正,并發(fā)布留言;同時也根據(jù)以下評價標準,選出最優(yōu)秀的作品。
這時的評價不再是老師單向的一言堂,而是很多同伴小老師的參與,評價是多元優(yōu)化的,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也得到培養(yǎng)。有了展示交流的平臺,學生體驗了寫作成功的快樂!一節(jié)寫作課雖然結束了,但本次的寫作教學活動沒有局限于課堂,它已經(jīng)延伸到課后的自主學習,例如不太會寫作的同學可以繼續(xù)觀看IPAD全景課堂教師的范文示范以及教學互動平臺同學們的優(yōu)秀作文,吸收更多的知識及信息,同時也豐富了詞語、句子和篇章的存儲,寫作素材積累了,便能輕松制作個人成長影片,再修改,再展示,學生的寫作水平得以提升。
三、應用程序與英語課堂寫作教學整合的意義
1.有利于實現(xiàn)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屬于教育教學范疇之中的行為,教育教學的本質就是信息技術整合的本質,教育教學的目的就是信息技術整合的目的(苗逢春,2003)。在小學英語課堂寫作教學中,有了小影視頻制作軟件、全景課堂互動教學平臺的輔助,教師能輕松地創(chuàng)設接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語境,采用了任務型的語言教學途徑—制作個人成長影片的語言實踐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并為學生提供了展示寫作成果的平臺,使學生能夠在個性化寫作,分享作品和評價作品的合作實踐活動中發(fā)展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樹立寫作自信;與此同時,學生也懂得與他人之間建立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好的新型人際關系,從小樹立文明友善價值觀,最終達成我們預設的教育教學目的。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理想的教學和學習環(huán)境的支持,信息技術整合與教學過程之中可以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營造理想的環(huán)境(何克抗,2002)。在BYOD環(huán)境下,每位學生都主動參與進來成為學習的主人,人人積極運用iPad的小影軟件制作視頻,音樂插圖有新意,英語句式有創(chuàng)意,每位同學的成長影片都是精彩紛呈的故事,令人感動!
新信息技術給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有利地支持,小影視頻制作軟件和全景課堂互動教學平臺科學合理的應用,讓小學英語課堂寫作教學煥發(fā)活力,在changes in us課例的基礎上,以下話題的寫作教學如 My Idol, My Favourite Season,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My Favourite Festival等等,我們都嘗試基于BYOD環(huán)境下,把應用程序與英語課堂寫作教學進行合理整合,有效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李克東,謝幼如.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李芒.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含義、意義及原則[J].電化教育研究,2004.
[4]何克抗.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 2003.
[5]何克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深化學科教學改革的根本途徑[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2(1).
[6]苗逢春.關于課程整合的六個問題[J].信息技術教育,2003(2).
[7]朱浦.教學專題透析[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8]邱藝,謝幼如,李世杰,黎佳.走向智慧時代的課堂變革[J].電化教育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