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燕
摘要: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人。這是課的共識,更是教育的常識。當更多的教師帶著這樣的常識走向?qū)W生時,課堂必然發(fā)生可喜的變化,學生必然能收獲能力的提升和精神的成長。為了達到高效課堂,教師就要做到“我的課堂我做主,合作代替滿堂灌”。
關鍵詞:合作學習 還權
一、關于“還權”
我們常常批判的應試教育課堂下的課堂,我認為其癥結(jié)不在于教師講的不夠精彩,而在于教師有過多的包辦和代替,在于學生對老師過多的依賴而引發(fā)的自主學習能力的不足。新課堂理念倡導教育的主體要從教師走向?qū)W生。這就意味著課堂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意味著教師要敢于“還權”。
教師究竟要還給學生哪些權呢?或者說學生作為課堂主人,要享受哪些權利呢?我想學生課堂上的自主學習權、話語權、展示權、選擇權等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還權”的目的是為了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堂應是孩子自由汲取知識,自由發(fā)表見解的地方。學生之間要有思想的碰撞,生成新的智慧。為了真正的還權于學生,我們的課堂一定要有一個好模式,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進行規(guī)范和引領。教師不能代替學生思考。教學,就是教學生自己去學,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教師不是工程師,而是學生在成長道路上引領作用的導師。教師要做的是引領學生認識客觀事物,引領學生學會研究、合作和創(chuàng)造,引領學生學會思維、學會學習、學會價值判斷。陶行知先生說過,做的法則決定學的法則,學的法則決定導的法則。導、學、做,三位一體。這個道理就好像讓學生學習自行車,如果教師總是握著車把,學生是學不會騎車的。只有當學生在跌倒中體驗,才能學會騎車。
二、如何“還權”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要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就是好的方法??涿兰~斯曾這么說過:“孩子們求學的欲望是老師激發(fā)起來的,假如他們是溫和的,是循循善誘的,不用粗魯?shù)霓k法去使學生疏遠他們,而用仁慈的感情與語言去吸引他們;假如他們和善地對待他們的學生,他們就容易得到學生的好感,學生就寧愿進學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00后孩子開發(fā)、自信、大膽,他們身上的這些普遍特質(zhì),是課堂主體落實最好的軟資源。讓學生學習自主,同時還要管理自主。把研究權和評價權都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教育創(chuàng)新的主體,促進學生自我設計、自我管理、自我發(fā)展,讓學生快樂成長,全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課堂作為教育的主陣地,本質(zhì)追求直指“育人”于“高效”,即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得到最好的收獲?,F(xiàn)代課堂應該跳出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主導與主體之爭,首先要把原來教師的教學目標轉(zhuǎn)變?yōu)閷W生的課堂學習目標,教師的教學方法轉(zhuǎn)變?yōu)閷W生的學習方法,教師的教學效果轉(zhuǎn)變?yōu)閷W生的學習效果。課堂中“主導與主體”缺一不可,相輔相成。要實現(xiàn)課堂高效,就要發(fā)揮師生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實現(xiàn)“主導與主體”的和諧。教師的使命就在于恰到好處地指導、啟發(fā)學生由無知到有知,有茫然困惑到豁然開朗,循序漸進地發(fā)展思維、提高能力。教師要導趣、導思、導言、導法。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誰也不能代替。教師在教學中要因“學”施“教”,以“教”導“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體現(xiàn)在學、展、評等行動中。教師要想更好的權利還給學生,必須認真?zhèn)湔n,利用教材于生活實際的素材,了解學生的心理生理基礎,更多的讓學生自己動手,經(jīng)歷探索-發(fā)現(xiàn)-合作-學習-驗證的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意識,團隊協(xié)作互相幫助的精神,邏輯推理的能力。幫助他們掌握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使他們成為一個能適應社會的全面發(fā)展的人。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天堂,但是沒有主導的主體會沒有方向,沒有效率,會缺少方法。同時,只有主導而沒有主體的主導毫無價值。課堂是學生智慧與思維成長的天堂,課堂因互動而生動,使我們的課堂教學真正體現(xiàn)出對學生的尊重,教師注重為學生搭舞臺,讓每個學生都能亮出自己的精彩。體現(xiàn)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
結(jié)語
課堂“還權”于學生,就意味著“師退生進”。教師積極地退,學生積極地進;教師在講授的時間上要退,學生在探究的時間上要進。課堂“還權”于學生,就意味著學生自主學習權的回歸,意味著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的時間,意味著教學的起點從教出發(fā)走向從學出發(fā),教必須讓位于學,教必須服務于學。使學生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任何人都不得超越或改變,教師、課堂、教學等豐富的資源形成一個場,服從和服務于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黃愛.學主體意識提升自主學習能力[J].英語廣場,2017(09):153-154.
[2]馮駿.淺析如何在高中語文閱讀中進行合作學習[J].中國校外教育,2019(09):74.
[3]山西省長治市火炬中學 張琴. 實行小組合作在初中英語中實踐淺談[N]. 發(fā)展導報,2019-04-0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