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彧
我家買了一袋花生,喜歡種植物的我剝了一顆種在陽臺的盒里,沒過幾天就長出來嫩嫩的綠葉。我們家陽臺上還種了大蒜、白菜、蘿卜等植物,每天我都會坐在陽臺上看這些植物的生長情況。一天晚上,我突然發(fā)現(xiàn)花生葉子合起來了,而大蒜、白菜等的葉子沒有合起來。奇怪,為什么花生的葉子晚上會合起來呢?
這一現(xiàn)象引起了我的興趣,我決定用一天時間好好觀察這些植物白天和晚上的變化情況,我把這些植物放在太陽底下,準備好了相機,記錄植物白天和晚上的活動情況。
上午10點鐘時花生葉片完全打開,下午18點鐘時花生葉片開始閉合,但其他植物沒有變化。晚上20點鐘時花生葉片完全閉合,除了花生葉子之外,其它植物的葉子晚上還是張開的。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花生葉片白天張開,晚上閉合,這一現(xiàn)象非常明顯。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為什么花生苗葉子白天會張開,晚上會閉合呢?我跑去問媽媽,媽媽告訴我,可能是光合作用吧,花生葉片白天要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把葉片打開,晚上不用光合作用,所以把葉片閉合。
我半信半疑,又跑去問爸爸究竟是什么原因,爸爸說,來求助網絡吧。于是我們到網上搜索很更多有關這方面的知識。這一查找,我發(fā)現(xiàn)了花生葉片閉合之謎。
花生的葉柄上一般有四片葉子,夜幕降臨時,葉片會收攏閉合且葉柄也會彎曲下垂,仿佛裹緊衣服保暖一般。而當清晨太陽升起時,葉片又會張開,沐浴著陽光,像是伸懶腰一樣?;ㄉ~的這種晝開夜閉現(xiàn)象在科學上稱為“睡眠運動”,又名“感夜運動”。那么花生葉為什么會晝開夜閉呢?
實際上,花生的葉子白天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才把葉子展開,這樣有利于加大受光面積;而晚上要進行呼吸作用,葉子合起來能減少和空氣的接觸面積,以減少水分的散失。引起“睡眠運動”的原因,目前認為主要是光線強弱的變化,使葉枕產生的刺激反應結果不同所致。葉枕上半部和下半部薄壁細胞內的膨壓隨光線的強弱產生相應的變化,光線弱時,膨壓降低,小葉閉合,葉柄下垂。日落后,或陰天時,光線弱,葉枕膨壓小,產生睡眠運動,白天光線強,葉枕膨壓大,將小葉撐開,葉片張開。
據研究,花生葉片的“感夜運動”,受光敏素的變化所制約。用紅光照射并繼之以黑暗,花生葉片就閉合,如最后照射的光為遠紅光,即使繼之以黑暗,中葉也不閉合或延遲閉合。花生葉的“睡眠運動”是一種自我保護動作?!八哌\動”有利于減少貯水細胞水分的散發(fā)。保持高貯水量能夠幫助花生葉抵抗旱情,讓其體內的生理活性始終處于正常狀態(tài),這是花生適應環(huán)境的一種良好狀態(tài)。
“睡眠運動”不是花生的特有生長表現(xiàn),同為豆科植物的合歡、醡漿草、大豆也都存在同樣的現(xiàn)象。還有一些花也愛“睡覺”,如秋牡丹、郁金香、蒲公英的花等。最早發(fā)現(xiàn)“睡眠運動”的人是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他指出植物“睡眠運動”是為了抵御夜間的寒冷。但這種說法受當時科研條件限制,并沒有得到認同。而后出現(xiàn)了“月光理論”來解釋“睡眠運動”,指出植物“睡眠運動”是為了避免遭受月光的侵害。但是這種理論很快便被推翻,因為有些熱帶植物也有“睡眠運動”。直到美國科學家恩瑞特用靈敏的溫度計做研究,發(fā)現(xiàn)“睡眠運動”的葉片溫度比沒有“睡眠運動”的葉片溫度低1℃,從而印證了達爾文的觀點。
總而言之,植物睡眠與人、動物睡眠一樣,都是一種自我保護本領。因花生葉“晝開夜合”的生物特性與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晝夜作息規(guī)律同步,有報道稱:花生葉中的物質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天然助眠藥。你不妨一試,它一定會帶你進入甜香的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