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紅
【摘 要】在小學(xué)生寫人記事的文章中,少不了人物的活動?;顒右揽縿幼髅鑼?,而恰當?shù)膭幼髅鑼?,提升語言運用能力,不僅可以昭示人物的性格,還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當然,動作描寫如果能配以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那就更能放大鏡頭,勾勒出人物的形象。
【關(guān)鍵詞】動作;細致;修辭;形象
在我們的筆下,人總是習(xí)作中的主角。而要寫好記敘文,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而寫人自然少不了對人的動作進行描寫。這就考究我們的語言運用能力了。老舍先生說過,只有描寫行動,人物才能立起來。今天,老師給大家展示一些細致的動作描寫,你一定會有所收獲。
一、注意留心觀察,積累習(xí)作素材
朱熹的《觀書有感》中的兩句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原來,大學(xué)者朱熹在贊美讀書有所領(lǐng)悟,心靈中感知的暢快、清澈、活潑,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暢敘出來了。他的心靈為何這樣澄明呢?因為總有像活水一樣的書中新知,在源源不斷地給他補充?。?/p>
朱熹用這兩句詩來說明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用心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源頭活水,汲取源頭活水,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二、分解整套動作,致力精描細摹
我們來看看名著當中的例子:
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來,只一閃,閃在大蟲背后。那大蟲背后看人最難,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將起來。武松只一閃,閃在一邊。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卻似半天里起個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動;把這鐵棒也似虎尾倒豎起來,只一剪,武松卻又閃在一邊[1]。
(節(jié)選自《水滸傳 武松打虎》)
大家都熟悉武松打虎的故事,在一般人的想象中,武松力沉拳猛,應(yīng)該三拳兩下就將老虎打趴??墒┠外謪s將武松打虎的過程細化了,你看:老虎的三板斧分解成了“一撲”“一掀”“一剪”,武松的簡單避讓動作也細化成了“三閃”。而這又僅僅是武松打虎的前奏,更多的精彩還在后面。
這樣的動作描寫也是很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比方,我們在寫一個同學(xué)跳遠的時候,就可以將他的動作細化成“助跑、踏板、騰空、落地、前傾”,這樣再進行動作描寫,就會具體形象得多,寫好了一定會讓人如身臨其境一般[2]。
三、合理選用動詞,符合人物氣質(zhì)
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氣質(zhì),所以,配以每個人物的有不一樣的措辭。再如:
只見洪教頭跳起來大喊:“來!來!來!”舉起棒劈頭打來,林沖往后一退。洪教頭一棒落空,他一個踉蹌,還沒有站穩(wěn)腳跟,就又提起了棒。林沖看他雖然氣勢洶洶,但腳步已亂,便掄起棒一掃,那棒直掃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頭措手不及,“撲”的一聲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遠。(蘇教版語文教材第九冊《林沖棒打洪教頭》)
(節(jié)選自《水滸傳》)
選段中的“跳起來”、“大喊”“又提起了”等動作,將洪教頭粗魯、急躁的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而“一退”、“一掃”既表現(xiàn)了林沖的謙虛謹慎的性格,又盡顯其武藝高超過人。生活中,同樣是吃飯,不同性格的人吃法不一。性格穩(wěn)重的人會“細細地嚼,慢慢地咽”,還會時不時地“舀上一勺湯”;性格急躁的人會“埋頭扒飯,大塊夾菜,狼吞虎咽,如風卷殘云”,亦或“噎住了,不住地打嗝”。所以進行動作描寫時,一定要注意不同人物的特點,要將其性格表現(xiàn)出來。
四、錘煉動詞,凸顯人物形象
如果動詞經(jīng)過精雕細琢,那一定更有味道。
比如: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了下來。
(節(jié)選自朱自清《背影》)
這篇文章的動作描寫細致逼真:手的動作是“攀”,腳的動作是“縮”,上身的動作是“微傾”,三個動詞寫了父親的竭力、掙扎和不屈,于是父親努力的樣子浮雕一般清晰地刻入讀者的腦海,他那肥胖的、狼狽的、艱難的背影,也定格成兒子心目中長久的記憶。
學(xué)會了描寫動作,就是學(xué)會了“用事實說話”。如實地寫好一個人的動作,才能夠把人物寫活。描寫人物的動作,是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一種方法。
如果我們學(xué)會在作文中細致地描寫人物的動作,那么人物的形象就能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五、動作細膩,配以修辭手法
單純的動作描寫未免單調(diào)了一點,如果我們能加上其他修辭手法,那一定會錦上添花。
如描寫跨欄比賽時,在寫運動員蹲地準備的動作時,我們可以將他們形容成“一張張拉滿弓的箭”;隨著“砰”的一聲槍響,我們可以形容運動員像支離弦之箭向前飛奔著;運動員揮動雙臂,越過一個個欄桿,我們可以描繪其身輕如燕;最后沖刺時,則可以形容領(lǐng)先的運動員如閃電般地沖過了終點。
在日常語文學(xué)科教學(xué)當中,我們致力于讀寫結(jié)合的訓(xùn)練,不但關(guān)注課堂的聽講、理解與感悟,也有意識地讓學(xué)生當場寫練筆,這是促進學(xué)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發(fā)展。其實就這次的探討話題——寫人,其實不難,難的是要給讀者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一個人的特點。沒想到單單一個動作描寫也有這么多學(xué)問,同學(xué)們,你今天收獲了多少?不妨就來一次牛刀小試?
參考文獻:
[1]施耐庵.水滸傳[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4.
[2]曹嘉穎.寫人記事作文細節(jié)描寫能力提升探究[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