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繪本故事;心理課;親情
【中圖分類號】G44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56-0014-03
【作者簡介】陳芳,江蘇省吳江實驗小學(江蘇吳江,215200)教師,二級教師。
【設(shè)計理念】
目前,在大多數(shù)家庭中,撫養(yǎng)和教育孩子的主角是媽媽,父親角色缺失,孩子普遍和爸爸關(guān)系比較疏遠。小學中年級是學生發(fā)展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階段,需要父性力量的支持?!段业陌职纸薪鼓帷分v述了一個離異家庭的孩子與爸爸相處一天的溫暖故事,學生可以在繪本閱讀中親近父親,感受父愛。
【教學目標】
通過分享繪本故事,讓學生明白親情是無法割舍的,回顧與爸爸在一起的美好記憶,體會“我愛爸爸,爸爸愛我”。
【教學準備】
圖畫紙、多媒體課件、繪本故事《我的爸爸叫焦尼》(作者:波.R.漢伯格,湖北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
【教學過程】
一、團體導向階段:小游戲,找不同
熱身游戲:大家來找碴。
教師:這是爸爸的西裝,火眼金睛的你們能不能快速找到這兩件西裝有什么不同?(圖片出示兩件類似的西裝)
學生回答。
教師再依次出示皮鞋、領(lǐng)帶、手表、背包等具有男性特征的圖片,學生參與游戲。
設(shè)計意圖:通過“找茬”游戲,迅速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注意力。同時在找“爸爸的東西”的過程中,增強學生心理上對父親的親近感。
二、團體探索階段:聽故事,說爸爸
1.談話導入。
教師:在中國的禮儀觀念里,我們是不能直呼長輩姓名的。今天,老師希望你們能拋開傳統(tǒng),把爸爸當成自己的好朋友,在全班同學面前大聲地喊一喊爸爸的名字。
教師先示范,然后請幾位學生來喊一喊,最后大家一起喊一喊。
教師:有一位叫狄姆的小男孩,因為爸爸媽媽分開了,所以經(jīng)常不在爸爸身邊。今天他很開心,因為要和他日思夜想的爸爸見面了。讓我們一起陪伴狄姆,看看他今天和爸爸一起做了哪些事情。
2.繪本分享,互動交流。
教師一邊講故事,一邊展示繪本故事《我的爸爸叫焦尼》的畫面。學生靜靜地聆聽,感受故事中爸爸和狄姆的心情,并回憶自己和爸爸之間的生活經(jīng)歷。
故事第一部分講完后教師提問:你和爸爸兩個人獨處的時候,一般由誰來決定干什么?
學生1:我們家都是我媽媽說了算!媽媽沒空就讓爸爸陪我。
學生2:我決定的。
學生3:要看情況,大部分都是一起商量的。
故事第二部分講完后教師提問:你能回憶一下爸爸帶你吃過最好吃的東西是什么嗎?
學生1:爸爸有一次特地帶我去北京吃烤鴨。
學生2:爸爸帶我去吃披薩,可香了!
學生3:太多了,記不清了,不過我爸爸炒的菜特別好吃。
故事第三部分講完后教師提問:在生活中,你一定也和狄姆一樣,和爸爸在一起的時候做過很多有趣的事情,能不能說一件你覺得最有趣的事?
學生1:爸爸教我騎自行車,我覺得很有趣。
學生2:爸爸經(jīng)常和我一起搭樂高,很多我不會搭的,爸爸一會兒就搭好了。
學生3:我爸爸每次出去吃到好吃的東西都會帶回來給我和媽媽嘗嘗。
學生4:我最喜歡爸爸接我放學,爸爸每次都會偷偷給我買好吃的。
學生5:爸爸每個周末都帶我去游樂場玩,然后吃大餐。
教師:我們平時看到有趣的書或聽到有意思的故事,也可以和爸爸分享。
設(shè)計意圖:通過喊一喊、說一說的方式,學生分享和爸爸在一起時的美好回憶,同時感受父子、父女之間互動的多樣性。
三、團體體驗階段:畫爸爸,談爸爸
1.簡筆畫爸爸。
教師:請你畫一張爸爸的簡筆畫,注意畫出爸爸的外貌特點。
學生完成作品后組內(nèi)分享交流,然后集體交流??梢苑窒砭唧w內(nèi)容,也可以分享做完這個練習后的感受。
學生1:我爸爸被我畫丑了,其實他長得蠻帥的。
學生2:我覺得自己長得像爸爸。
學生3:我爸爸長得很高、很瘦、很斯文。
學生4:我爸爸長得很胖,但力氣很大,講話很幽默。
教師:在你們的介紹下,老師仿佛看到了你們爸爸或帥氣或強壯或幽默的模樣,我也能感受到你們和爸爸之間濃濃的情誼。可是,爸爸也是普通人,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我們一起看看李軒的爸爸下班回到家發(fā)生了什么事。
2.情景AB劇。
李軒爸爸下班后回到家,覺得很累,就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玩手機。這時李軒做完作業(yè)出來,他會對爸爸怎么說、怎么做?
A劇情景。李軒對爸爸說:“你不許我看電視,而你自己卻看電視、玩手機,真不公平!”爸爸就關(guān)了電視,不玩手機了。
B劇情景。李軒對爸爸說:“我作業(yè)做完了,我可以去樓下放松一下嗎?”爸爸答應了,父子倆各自選擇讓自己放松的事情。
教師:你喜歡哪個劇中李軒的做法?或者你還有什么其他想法?
學生1:我喜歡A劇中李軒的做法,表達自己的想法,爸爸應該做榜樣。
學生2:我喜歡B劇中李軒的做法,爸爸很累了,看電視、玩手機休息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學生3:我覺得李軒可以跟爸爸商量,讓爸爸和他一起下棋或打球。
教師:看來,同學們也理解爸爸的一些做法,可以向爸爸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爸爸好好溝通。
設(shè)計意圖:把父親的樣子畫下來,并進行描述,增進與父親的親密關(guān)系。結(jié)合生活實際,讓學生通過情景劇的交流,理解父親的不易,嘗試在生活中找到互相陪伴的方法。
四、團體結(jié)束階段:聽音樂,小拓展
教師:可能你的爸爸工作很忙,可能你的爸爸經(jīng)常不在身邊,但親情是無法割舍的,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你都要記得,爸爸很愛你,你也很愛爸爸。
播放歌曲《爸爸去哪兒了》,結(jié)束本次輔導。
布置課后練習:把今天的簡筆畫送給爸爸,跟爸爸說說心里話。
設(shè)計意圖:通過總結(jié)升華本節(jié)心理輔導課的主旨,布置課后親子互動作業(yè),增進學生與父親的溝通與交流。
【教學反思】
在學生筆下,經(jīng)常會看到他們對母親的贊美與依賴,很少看到和父親的難舍難分,這也是當今家庭教育的一個特點。父親角色的缺失讓學生經(jīng)常忽略自己的爸爸,希望通過這節(jié)課讓學生學會積極主動地和父親溝通。教學中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我的爸爸叫焦尼》繪本故事內(nèi)容較多,可以選取其中幾個片段進行教學;二是有些學生是單親家庭,建議教師課前與班主任溝通,課上及時關(guān)注學生的反應與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