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羅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從小我爸爸就這么告訴我,兒時印象里蘇州就是如同天堂般美麗的地方。蘇州,有著知名的大小各異別有洞天的園林,有著悠久保存完整的靜逸古鎮(zhèn),有著吳依軟語的評彈絲絲入耳,坐擁太湖、長江的魚米之鄉(xiāng)物產(chǎn)富足。有幸在這里生活一陣子,物價不高,生活悠閑,每日好吃好喝只覺得滋潤滿足,周身松快。
作為一個對吃有追求的人,我更渴望探尋這個城市最市井民間的味道,穿梭于蘇州的大小菜市場,閑逛在古鎮(zhèn)水鄉(xiāng),每一次去都有不一樣的收獲和發(fā)現(xiàn)。
葑門橫街
市井小吃聚集地
葑門橫街是我每次去蘇州都最愛逛的一條街,旁人覺得就是菜市場,我覺得這里最體現(xiàn)老蘇州繁華熱鬧的樣子,細細長長一條巷子里藏著無數(shù)超好吃的美味。沈記和周記兩家青團不分伯仲,口味各異,除了傳統(tǒng)豆沙、芝麻、網(wǎng)紅肉松咸蛋黃餡外,還有梅干菜肉餡、南瓜芝麻青團、蘿卜絲青團等等,喜歡的都可以試試,個人覺得沈記的咸蛋黃肉松最好吃,而豆沙餡的在蘇苑街的菜市場里有一家查氏青團,是吃到最好吃的。
江南熱愛粘糯食物,除了清明應季的青團,還有老街湯圓店,賣小餛飩和蘇州的大湯圓,有芝麻豬油糖餡,還有薺菜肉、蘿卜絲餡和純?nèi)怵W,湯圓個頭大,兩個就能盛出一碗,有些老人早餐都會點幾個肉湯圓吃,真的很佩服他們對糯米的消化能力。
橫街里藏著幾家賣茨菇片的鋪子,是蘇州特有的“膨化零食”,女神劉嘉玲最愛的小吃,就在這葑門橫街里尋覓的到。新鮮茨菇創(chuàng)薄片,油鍋炸后調(diào)味,薄脆噴香,苦味全無只留甘香,吃得停不下來。
橫街里的王氏雙塔燒餅也極有名,生意火爆排長龍,最喜歡蔥油的,芝麻糖味的也好吃,還有蘿卜絲、梅干菜味都是蘇州的代表性味道,外皮酥脆焦香,內(nèi)餡柔韌入味。當?shù)厝硕际且辉鐏碣I十幾個燒餅打包回家。即便放冷了,也韌勁十足一樣美味。市區(qū)里也有分店,還有王氏林記的燒餅,也不錯。
在這里還可以買到下飯小菜。剛出鍋的爆魚吸飽了濃油赤醬的醬汁,又脆又入味,還有爆魚頭,魚骨都炸到酥爛;鹵菜店的鹽水鵝浸泡在鹵汁里,我特別喜歡鵝肝,松滑到抿一抿就下肚了,鵝腸作為下酒菜宵夜真是完美,吃吃聊聊豈不樂哉;蜜汁藕用太湖藕塞入糯米,用紅糖桂花熬煮,芬芳四溢,肥厚藕片直接拉出長長的絲,糯米已化為一團粘糯甜漿包在孔洞中,冷熱都好吃呀。
夏季還可以買到老蘇州甜品,綠豆薄荷甜冰水,里面舀一團糯米飯,撇上青紅絲蜜棗。一口下去真是驚艷啊,通體舒暢,汗毛孔都涼快起來,冰鎮(zhèn)的糯米團配上完整豆皮的起沙綠豆,糯韌沙的幾重口感,把冰爽進一步提升,能吃到真是太幸福了。
在橫街,賣菜的商戶更多,走走逛逛可以看到許多江南時令蔬菜和水產(chǎn),春季有剛上市的新鮮太湖莼菜、香椿頭、春筍,還有太湖的水產(chǎn)白蝦、白魚、銀魚、螺螄。賣水產(chǎn)的老板會手剝一大盆的螺螄肉和蜆子肉,看著就極鮮,若是配上春韭一把爆炒,真是把春天的鮮味都吃進去了。若是夏天,還能買到新鮮的雞頭米呢。
平江路
歷史街時尚店
如果說葑門橫街都是爺爺奶奶們愛逛的老市集,那么平江路就是年輕人的天下了。保留歷史古建筑依河延伸的平江路展現(xiàn)出獨特的魅力,充斥著現(xiàn)代與歷史文化撞擊的閃光點,白天的優(yōu)雅含蓄與夜晚的燈火闌珊各有特點。在平江路上可以找到時尚咖啡屋飲品店、傳統(tǒng)或新派蘇幫菜、充滿豁氣的私房菜、也有各種蘇州代表甜品和小吃。
最喜歡坐在窗口邊一邊喝著赤豆糊糖粥,品著粒粒雞頭米甜水,啃著濃郁酥軟的平江雞爪,看路上人來人往,河流里游船搖櫓。糖粥一半白糯米粥,一半是細膩赤豆糊,入口滑軟芬芳,入胃溫潤柔和。雞頭米甜水火候有講究,要現(xiàn)煮才好吃,雞頭米粒粒軟糯有嚼頭,十分滿足。雞爪色澤紅亮,酥爛入味,嘴巴閑不住的人一定要試一試。
入夜,找一家蘇幫菜館,品味著松鼠桂魚,太湖三白的美味,欣賞華燈初上的平江路別樣的風姿。
同里
吳江特色古鎮(zhèn)
如果有時間,可以搭乘蘇州地鐵前往同里古鎮(zhèn)。著名的同里古鎮(zhèn)位于吳江,蘇州的縣級市,同樣都是蘇州,同里的小吃有明顯的地域特征。狀元蹄、襪底酥、姜糖、麥芽餅、各種芡實糕是這里的主打。
選擇現(xiàn)場制作襪底酥的店鋪品嘗剛出爐的襪底酥絕對不會錯,水油皮層層疊疊,需要師傅反復包裹揉搟才能做出,在大平爐上烤熟,椒鹽味的襪底酥真是驚艷,吃到口中燙口成鮮酥脆,充滿焦香,梅干菜味的也不遜色,如果吃得不過癮,買上一打,回家烤箱或平底鍋里熱一熱,也能還原風味。姜糖手工現(xiàn)做,入口甜蜜回味熱辣,吃完只覺得喉嚨暖融融的舒服。麥芽餅要用新鮮麥芽打碎了制作,包入紅豆沙、紅棗、核桃,油鍋煎熟,有著獨特的青草香。一路吃吃看看,欣賞欣賞退思園,走一走三橋,坐一坐搖櫓船,一天就悠哉哉過去了。
蘇州面
蘇錫常一代大多吃紅湯的細面,作為愛吃一鍋煮粗獷面條料理的南京人來說,我十分喜歡蘇州的面,寬湯緊湯、白湯紅湯、寬面細面、軟面硬面,每個蘇州老饕都有自己喜歡的吃法。蘇州遍布各種知名老字號面條店,好吃的面館只做早午市,下午是吃不到面的。同得興、朱鴻興、裕興記、陸長興、御面齋等等,每家都有自己的主打,比如凍雞面、有季節(jié)性的三蝦面、禿黃油面、上過舌尖的燜肉面、獨特的兩黃煎面等等。我的感悟是,獨特澆頭的面,偶爾品嘗一下就好,耐吃好吃的面還是普普通通一碗素交面、雪菜肉絲面,最能吃到蘇州面的魅力。個人喜歡陸長興的面,價格實惠,澆頭也不太多,默認都是紅湯細面硬面,湯好喝,面身爽滑,不要澆頭我都能吸掉一大碗大快朵頤,配上燜蹄,或是蟹粉蝦仁、爆鱔、面筋之類的澆頭,就錦上添花了。
蘇州糕團
富裕的魚米之鄉(xiāng)都愛吃甜食,尤其愛吃糯米制品,蘇州遍布糕團店,也衍生出很多有名美味的糕餅店,有各色各樣眼花繚亂的糕團,總有一家適合你的胃口。采芝齋、黃天源、乾生元、萬福興、葉受和、長發(fā)西餅、蘇州花園等應有盡有。蘇州人講究時令,不時不食,一年四季都有與時節(jié)相宜的應市品種,如春天的青團,夏天的炒肉團子、綠豆糕、雙釀團,秋天的糖切糕、重陽糕、肉月餅,冬天的南瓜團等等。還有對應不同場合的糕團,如小孩上學吃的定勝糕,大人定親時的喜糕,老人做壽的壽糕等等,眼花繚亂呀。
查氏青團在蘇苑街的菜場里面,小小的不起眼的鋪子,老板娘利索得很,只做經(jīng)典豆沙味,一天賣出好多,是儀征風味的青團,麥青汁的皮子,里面流淌的燙口豆沙,甜度低,皮薄餡多,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豆沙青團了。
常規(guī)的美味糕團品種還有薄荷糕、豬油糖糕、紅糖糕、茨毛團、酒釀餅、松子糖。萬福興的茨毛團,糯米包裹著糯米皮,里面竟然是好大粒的肉餡,而且多汁爆漿,調(diào)味鮮美極了!-邊吸著湯汁一邊咬,特別爽,只有每天早上供應少量,賣完就沒啦。查氏的紅糖糕,韌勁足,紅糖味香氣濃郁,還有溏心的夾心,冷吃回味無窮。采芝齋、葉受和都有酒釀餅賣,里面是玫瑰松子餡,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咬一口,甜蜜蜜的酥香。但我更愛長發(fā)西餅和胥城大廈的肉月餅!現(xiàn)在肉月餅已經(jīng)任何季節(jié)都可以買到了,剛出爐真是皮酥而大,顏色金黃,內(nèi)餡的肉餡不油膩,一口下去溢出湯汁,滿足極了!
蘇州,住不夠,吃不夠,想每個季節(jié)都來,感受不一樣的姑蘇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