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姣
摘要:激活學生思維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策略,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堂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生對語文教材內容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尊重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并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項必要措施?;诖耍疚膶⑨槍υ诋斍靶抡n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活學生思維的措施進行分析總結。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生思維;激活措施
我國《語文課程標準》中對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明確規(guī)定,要求語文教學必須能夠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并發(fā)展思維。因此激活學生的思維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措施,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目的。激活學生的思維,對吸引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參與度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诖?,本文將針對在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活學生思維的措施進行分析總結。
一、通過聯(lián)系生活來激活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學生思維
理論源于實踐,文章源于生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生活不僅是語文教學知識的一項重要來源,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思維意識的一個重要土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內容,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情景的靈活應用,借助對生活中人事物的見聞表達,結合當前的小學語文教材內容,來達到引發(fā)學生思考、激活學生思維的教學目的。例如在《負荊請罪》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小學生都沒有見識過負荊請罪的真正原形,對負荊請罪的含義理解的也不深刻。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播放的方式為學生們展現(xiàn)負荊請罪的整套流程,同時借助視頻為學生們講解負荊請罪的過程、內容、對象、含義,再結合小學語文的教材內容對教材中《負荊請罪》所表達的思想進行進一步的闡述。此外,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對學生們的實際生活情況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尊重學生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并通過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對學生們的現(xiàn)實生活情況進行分析歸納,結合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來啟發(fā)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維角度。教師應注意到小學生的思維仍然處于發(fā)展階段,尊重學生的思維差異并對學生思考內容的方向進行引導,確保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能夠實現(xiàn)生活內容與教材內容的充分聯(lián)想,以此激活學生思維并使其活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
二、通過創(chuàng)建情景來激活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學生思維
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的將課堂還給學生并組好學生知識的傳授工作、思維的引導工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必須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和思考時間,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與思維內容差異,引導學生能夠結合教材內容展開正確的思考。但并不是說,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完全放任學生進行思考,教師必須通過相應的教學措施對學生的思維方向進行積極引導,使其思維能夠與語文教材內容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才能發(fā)揮學生思維的學習效果。對此,教師可以借助創(chuàng)建情景的方式來控制學生的思維方向。例如在《聶耳與國歌》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想象,想象聶耳在創(chuàng)作國歌時所面臨的艱辛,想象聶耳在創(chuàng)作結束以后所獲得的鼓勵,同時結合語文教材內容引導學生思考教材中的難點、重點內容,以此有效的控制學生的思考方向,確保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在創(chuàng)造教學情景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小學生思維發(fā)育不成熟的特點,利用一定的現(xiàn)實事物來激發(fā)小學生的思考,或者結合教材內容選擇合適的情景創(chuàng)建方式。同時教師還要注意控制好課堂氣氛與課堂進度,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和思考時間,便于學生鞏固當前所學知識。
三、通過合作學習來激活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學生思維
在校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其學習的榜樣不僅有老師,也有其他學生。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模式,來幫助小組學生進行積極交流的同時,增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感情,同時通過小組內學生的討論來激活、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角度,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緊貼小學語文課堂,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對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組織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更要經常對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分組,通過討論、對比、競賽、獎勵等諸多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明確小組學習目標并借助多元化的小組學習成果評價方式,來激活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思維并發(fā)現(xiàn)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疑點、難點,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況和思維方式角度,最終通過不同學生、不同思維的碰撞來拓展學生的思維深度、提升學生的思維廣度,進一步優(yōu)化小學語文的教學成果。例如在《放風箏》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并要求不同小組寫出其記憶中的風箏類型、數(shù)量、形狀,而后進行組內對比與小組對比,以此激活學生思維并提升學生的教學參與度,鼓勵學生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來。
四、結語
綜上所述,激活學生的思維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已經成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中的一項重要教學方向。小學語文教師在此情況下應當更加積極的探索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活學生思維,發(fā)揮相關教學措施、教學模式的種種優(yōu)勢,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并啟發(fā)引領小學生進行正確思考,確保學生的語文知識與思維能力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鄧雪梅.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活學生思維[J]. 文學教育:中, 2017(8):62-62.
[2]黃春玲. 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活學生思維[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 2014(7):17-19.
[3]柴衛(wèi)軍.語文教學中激活學生思維的策略探究[J]. 新課程(中), 2016(1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