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頎
摘要:現(xiàn)如今,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進步,教育部根據(jù)當前初中生在語文學科中的日常表現(xiàn)與學習情況,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將學生主體地位貫穿始終,不僅要毫無保留的將語文知識與內容傳授給學生,還要運用有效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意識。有效的課前預習,能夠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知識具有全面了解,區(qū)分其中的重點與難點內容,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全面了解和重視課前預習,針對實際情況傳授有效方法,以此提高學生的預習效率。本文對初中語文課前預習策略與指導進行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前預習;策略;指導
引言:
課前預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對課堂教學的順利進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優(yōu)化教學方式,運用有效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意識,端正其學習思想與態(tài)度,引導學生將以往被動接受知識變?yōu)橹鲃犹剿髋c學習知識。不僅能夠體現(xiàn)學生語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及價值,提高其學習效率,還能夠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為其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一、課前預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有效的課前預習能夠保障教學活動的順利進展,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課前預習概念講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是其根據(jù)自己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事先了解和預習新課程,并在預習過程中主動思考,積極探索。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前預習的重要意義可以立足于以下幾方面:首先,課前準備使學生對即將學學習的新內容具有概括性的了解。了解重點是什么、難點是什么,已經掌握的內容有哪些,哪些是他們難以理解的內容等。其次,課前預習能夠讓學生對講解的內容有提前認知,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授課內容的推進速度,確保課堂時間足夠用于學習知識點的講解。最后,學生可以在課前擁有足夠空間來探索知識。從不同角度來看,經過課前準備,能夠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身訓練的平臺。尤其是語文課程中,學生通過對課本知識的預習,以及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加快其語文學習的步伐。
二、初中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指導的方法途徑
(一)借助工具書及原有知識儲備開展障礙性預習
障礙性預習所指的是學生在面對新知識時,不可避免的會出現(xiàn)字義、詞義及相關背景知識上的理解障礙。而字詞教學又是語文學科中的重點教學內容,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給予學生有效建議和方法。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難以理解的詞語,要運用醒目的方法進行標注,如文章中沒有相應的釋義,就要引導學生查閱字詞典等工具書,一方面搞清楚具體的字詞含義,另一方面借助詞典中的有關舉例,深化學生對相關字詞的認知,為后期的課堂學習做鋪墊。
(二)通過朗讀歸納開展感受性預習
學生在預習文章中的重點生詞后,就要對文章進行預習,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可以著手于以下幾個方面:文章的自然段、文章的結構、文章的體裁以及文體特點等,學生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預習情況,嘗試完成課后習題。例如,學生在預習記敘文時,教學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課文的方式梳理出“事情”與“人物”以及他們的時空關系。例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中,學生就可以依據(jù)文章中“我”的活動空間的變化,將課文分為兩個部分,對“人物”的理解,主要通過肖像、語言、行為及神態(tài)加以把握。涉及抒情散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作者對相關景物的細膩描寫,來感悟其情感變化。再如,在《春》這篇散文教學中,學生可以從中選取“春雨”“春風”“春花”等多種景物,掌握文章的并列結構布局,從而體會到作者對春的喜愛和贊美。此外,還可以采用比較閱讀的方法開展感受性預習。例如,在語文課文中有一些諸如《醉翁亭記》、《小石潭記》、《岳陽樓記》及《滿井游記》等游記性質的散文,對這類文章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比較閱讀,體會各個文章的寫景方法及作者情景交融的體現(xiàn)方式的異同,進而深化學生對此類文章的理解。
(三)運用有針對性的準備要求
大千世界因為物種的多樣性而姿態(tài)萬千,語文課堂因學生的差異性而風格迥異。由此可知,世間萬物都是獨立個體,有著本質的區(qū)別與差異。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根據(jù)其實際情況與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教師要想提高預習效果與質量,就要依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能力,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針對性指導,確保學生們都能取得較好的預習效果。所以,教師要設計和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將分層教學法應用其中,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預習計劃。例如,在《紀念白求恩》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運用分層教學法開展課前預習活動,對能力較弱的同學,需要對基本知識,如重點詞語、段落等,以及文章表達方法等進行把握。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要充分理解課文的內涵,對課文的中心意思進行總結等。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預習效果與目標。
(四)分組探討,積極合作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想提高預習效率,可以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劃分學習小組,為學生提供學習與交流的平臺。小學合作學習的建立,學生可以在任何時候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及時分享個人想法,發(fā)布自己的預覽結果,在預覽中提出問題,小組可以共同探索,共同解決,以達到良好的合作。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還可以提高預習的效率,能夠高效完成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與此同時,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還可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思維、責任感以及使命感,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五)對學生的預習結果進行評價,鼓勵學生探討交流
教學評價能夠有效推動課前預習的進程。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進行預習成果評價,著重對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解決,鼓勵學生進行探討交流,通過學生的交流溝通,使教師掌握學生的預習狀況??梢宰寣W生組成學習交流小組,讓學生說出預習中存在的疑問,教師適當參與,一方面能夠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小組內部解決學生的疑惑,另一方面又能夠借助老師的指導,疏通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他們的歸納總結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前預習活動,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能力及效率有著深遠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給予課前預習足夠重視,并將多元化預習策略應用其中,在豐富課前預習內容的同時,還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主動參與到課前預習活動中。
參考文獻:
[1]陳健華,李國瑾.初中語文課前預習轉型芻議[J].華夏教師,2014,15(07):130-132.
[2]陳華.試談對初中語文課前預習的認識[J].學周刊(上旬刊),2017,25(08):155-157,203.
[3]胡文薄.中學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性的制約因素探究[J].亞太教育,2016,20(04):245-247.
[4]曾維玲.初中語文課前預習教學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18(0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