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瓊
關鍵詞:自主學習;興趣;教法;放手
導讀:2006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傣族的“傣族章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章哈文化是傣族人民一種傳統(tǒng)文化的成果,是傣族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的精神糧食,在傣族文化中具有極其重要的特殊地位。我園地處村寨周邊,具有豐富的章哈資源。傳承民族文化,就必須從小抓起。在章哈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要堅持從培養(yǎng)幼兒興趣出發(fā),精選一些妙趣橫生、有趣味的教法,讓幼兒多聽多唱,放手讓幼兒在章哈的環(huán)境中學習章哈、理解章哈、感悟章哈、表現(xiàn)章哈。真正給幼兒一個展示的舞臺,一個鍛煉的機會,一個成功的體驗。
在倡導讓幼兒主動學習、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的今天,你教我學、你說我聽的單一教學模式越來越多地被生動活潑和富有兒童情趣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所代替。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學的章哈活動中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使枯燥平淡的章哈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和富有兒童情趣,是不少教師感到困惑的問題。筆者認為在章哈教學中培養(yǎng)興趣,精選教法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一、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興趣,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
要想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挖掘每個幼兒的潛能和智慧,教師就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使他們獲得直接的體驗,并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的欲望,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只有使幼兒處在形象活潑的章哈氛圍中,才能受到良好的章哈熏陶,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著名教育家杜威也提出:“為了激發(fā)幼兒的思維,必須有一個實際的經(jīng)驗情境,作為思維的開始階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適于實際的教學情境,引導不同層次的幼兒通過動腦、動口等多種途徑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把幼兒帶入情境之中。低年級幼兒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直觀形象,極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因為電教媒體能產生活躍的動態(tài)畫面,使內容更充實、更形象、更生動、更具有吸引力,從而給幼兒以思維上的啟迪,觸發(fā)幼兒思維的靈感,為幼兒插上想象的翅膀,為積極、主動地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導入就是引發(fā)幼兒對章哈產生興趣及熱情的導火線,也是幼兒體驗章哈和參與章哈活動的第一個重要步驟。
2、利用教具,培養(yǎng)興趣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講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如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發(fā)好奇心,這是一門技巧。如:利用美麗的畫面,動聽的歌聲去看、去聽,充分調動幼兒的視覺和聽覺器官,更形象直觀地感受章哈、理解章哈,讓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擴大章哈視野。教師隨時抓住幼兒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幼兒心理,了解幼兒的心態(tài),這樣才能不斷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所以,我們在章哈教學中應努力營造章哈氛圍,引導幼兒抓住章哈特點,“讀”懂章哈,感受章哈。
低年級幼兒的年齡小,思維能力弱,但感性認識相對較強,生動、鮮艷的教具格外被孩子們所喜愛。因此,在課堂教育中,運用與課文內容有內在聯(lián)系的直觀教具,既形象直觀,給幼兒留下清晰的表象,為感知、理解知識創(chuàng)造條件,又可激發(fā)幼兒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教具雖小,但作用甚大,合理的利用教具,讓幼兒在情境中掌握了知識,讓幼兒在妙趣橫生的教具中發(fā)展思維,提高了想象能力。實踐證明,在教學中根據(jù)幼兒的心理特點,借助實物、圖片、錄音設備等現(xiàn)代教學手段,能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讓認識從無聲走向有聲,從單調走向多彩,從單一走向多元,極大地豐富幼兒的心理活動,獲得更為新奇、深刻的印象。
教無定法,在教學過程中勤思考、勤總結,靈活運用各種方法,最主要的是抓住幼兒的興趣,以興趣為師,能有效提高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主動學習。
二、精選教法,快樂學習,提高章哈教學實效
兒童如同一株花苗,要澆之以愛,灌之以鼓勵,她才能綻放美艷的花蕾。因此,章哈教學活動應有意營造一種非常寬松、活潑、自由的氛圍,以民主的態(tài)度,商量的口吻,指導幼兒進行章哈活動。放手給幼兒一個充分自由發(fā)揮的空間,為他們營造一個“自由王國”,使幼兒的思維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活躍狀態(tài)。這樣,就可以充分激發(fā)幼兒的主體意識,使他們學得主動、學得開心。
1、創(chuàng)設舞臺,展示自我
心理學和教育學研究表明:“愛動”是兒童的天性。在學習和生活中,兒童總是喜歡親眼看一看,親耳聽一聽,親手試一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為幼兒設置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們進行集體演唱時,我覺得老師應該為幼兒營造一個“自由王國”。因為低年級幼兒通常是活潑好動的,在教學教育活動中,應靈活地運用多種多樣的手段,為幼兒提供“動起來”的機會,從而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以獲得知識、掌握新技能。讓幼兒在無拘無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順其自然,依據(jù)幼兒的認識天性,為幼兒留出課堂空間,就是為幼兒留出了快樂天地,為幼兒留出了主動學習的時空,有了幼兒展示自我的舞臺,課堂教學會張弛有度,教學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2、趣味游戲,快樂學習
無論是什么樣的游戲對幼兒都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幼兒愛玩的天性決定了他們愿意參與教師為他們精心設計的游戲。培養(yǎng)幼兒敢于表現(xiàn)的意識,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章哈課堂借助游戲,使得教師樂之教,教的新,幼兒樂之學,學的活。教育在發(fā)展,教學手段要革新,教學藝術要提高,我們教育工作者只有勤奮鉆研,投身教改,才能開拓一條成功的課堂教學之路!
3、以“賽”激趣促學
好勝心強是幼兒的主要性格特點之一,而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幼兒最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這一點,實現(xiàn)教學目的。在我每次上章哈課時總是給幼兒留出5—8分鐘時間,利用此方法要求幼兒進行表演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還專門準備了很多小紅花、小五星等,并告訴大家:如果誰先會唱,唱得準確、流暢,表情動作好,誰就能得到它。幼兒們積極踴躍,他們分成兩人組、三人組或四人組,互相監(jiān)督表演唱,以便及時查找自己的不足;部分平時基礎較差的幼兒,請班上的伙伴幫助領著唱?,F(xiàn)在全班幼兒對章哈課中所學過的歌曲、舞蹈等內容,都能很熟練地表演下來。值得強調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從未做過任何要求,完全出于幼兒自己的意愿。
總之,在章哈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要堅持從培養(yǎng)幼兒興趣出發(fā),精選一些妙趣橫生、有趣味的教法,讓幼兒多聽多唱,放手讓幼兒在章哈的環(huán)境中學習章哈、理解章哈、感悟章哈、表現(xiàn)章哈。真正給幼兒一個展示的舞臺,一個鍛煉的機會,一個成功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