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可愛,雖然我的小精靈都很忙,但他們已經開始為你準備禮物了。”法國小朋友打開信箱,發(fā)現(xiàn)了貼有圣誕老人頭像郵票的信封,打開一看,竟是一封蓋有“圣誕老人秘書處”郵戳的回信。
給“白胡子爺爺”寫信,懇請他在圣誕夜送來禮物,是法國孩子的節(jié)日傳統(tǒng)。這封信不需郵票,只要在信封上注明“圣誕老人收”,并寫清楚自己的姓名、地址即可。去年,“秘書處”收到超過120萬封來信。
為了能給孩子們一一予以回信,法國郵政于1962年起專門設立“圣誕老人秘書處”,60余名“秘書”從每年11月下旬開始工作,為所有寄信的孩子回寫明信片,并用彩筆在上面寫上孩子的名字?!懊貢眰兠刻旃ぷ?個小時以上收信、回信,盡管工作量很大,但在他們看來,自己在傳遞愛心與祝福。如果你打算在圣誕節(jié)來法國,不如也給圣誕老人寫封信吧!
“圣誕老人秘書處”的工作人員在回信。
前兩年記者去荷蘭時,買東西很不便,很多商店只要現(xiàn)金。當時中國人已經很少使用現(xiàn)金了,不是刷卡,就是刷手機。事實上,與德國、西班牙等國家相比,荷蘭已經“很先進”了。有研報顯示,西班牙國內現(xiàn)金支付占交易總額的87%,而荷蘭國內現(xiàn)金支付占交易總額的45%。在數(shù)字支付領域,荷蘭等西方發(fā)達國家明顯落伍,被中國遠遠甩在了身后。
今年再去荷蘭,我發(fā)現(xiàn)那里很多商店也能刷卡或刷手機了。根據(jù)官方最新數(shù)據(jù), 2018年,荷蘭刷卡結算的交易次數(shù)從2017年的28.4億次增長到42.8億次。
當?shù)孛襟w評論稱,荷蘭正在告別“現(xiàn)金時代”,追趕中國等“無現(xiàn)金時代”的腳步。還有分析表示,當支付走向無現(xiàn)金化時,盜竊就不那么容易發(fā)生了。
小時候讀書,課本上介紹說,在尼泊爾“點頭不算搖頭算”。我今年去尼泊爾出差,特意觀察了尼泊爾人的言談舉止,實地體驗了“搖頭文化”。在尼泊爾,人與人之間的談話,搖頭幾乎是必不可少的肢體動作。
尼泊爾人認為,在傾聽別人說話時,時不時搖兩下頭,不僅可避免談話的“尷尬”,同時也算是給對方積極反饋。當?shù)厝烁嬖V我,南亞民眾曾對婆羅門等統(tǒng)治階層很恐懼,不敢表達反對意見。為了“明哲保身”,他們只能選擇在傾聽時慢慢把頭歪向一邊,再慢慢歪向另一邊,不斷重復這個動作。這樣一來,既不算“贊同”,也不是“反對”。久而久之,尼泊爾人習慣了在談話時搖頭,不過,此時“搖頭”的意思也變了,不再是模棱兩可的“沉默反抗”,而是表達善意和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