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唐代長江流域的茶葉種植與飲茶習俗

    2019-09-10 07:22:44劉禮堂萬美辰
    江漢論壇 2019年11期
    關鍵詞:唐代長江流域

    劉禮堂 萬美辰

    摘要:唐代長江流域是中國古代茶葉人工普遍種植與飲茶風習盛行的重要時期。茶葉種植已成為當時封建國家的重要經濟作物,同時也奠定了茶葉在古代經濟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唐代飲茶從一般性的飲品發(fā)展為較高精神境界的品茶享受,其飲茶習俗多彩多藝,更為中國古代物質文明的豐富發(fā)展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本文擬從唐代長江流域茶葉種植與飲茶習俗入手,梳理其上、中、下游各地區(qū)茶葉種植的發(fā)展與飲茶習俗的特點,揭示唐代長江流域茶葉種植與飲茶文化的重要地位和飲茶文化的豐富思想內涵。

    關鍵詞:唐代;長江流域;茶葉種植;飲茶習俗

    中圖分類號:K24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854X(2019)11-0070-08

    一、唐代長江流域飲茶習俗溯源

    我國自原始社會開始采集和利用茶葉,有“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之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貴州晴隆縣云頭大山原始森林中發(fā)現距今100萬年的茶籽化石①。從20世紀開始,我國陸續(xù)在長江流域的云南、四川、貴州、安徽等地發(fā)現野生古茶樹,專家考證位于云南省鎮(zhèn)沅縣九甲鄉(xiāng)千家寨中的兩棵樹齡分別為2700年和2500年的喬木型大茶樹,是目前發(fā)現的野生大茶樹中最大、最古老的②,大約存活于春秋戰(zhàn)國時代,但在這一時段中并未有可信的飲茶史料③。

    有史可考的茶葉種植與飲茶大約可追溯到漢代,西漢蜀郡人王褒《僮約》中“膾魚炰鱉,烹荼盡具”、“武陽買荼”④ 中的“荼”一般認為是現代意義上的“茶”。遠至“武陽”采買可知西漢時蜀地武陽茶遠近聞名,且已形成了一定規(guī)模的茶葉專門市場。東漢《桐君錄》中:“西陽、武昌、廬江、晉陵皆出好茗,巴東別有真茗茶,煎飲令人不眠?!雹?“西陽” 今湖北黃岡一帶,“武昌”今湖北鄂州,“廬江”今安徽舒城,“晉陵”今湖北荊門?!稘h書·地理志》中有“荼陵”一地,《茶經·七之事》引《荼陵圖經》:“云荼陵者,所謂陵谷生茶茗焉。”⑥ 此處 “荼陵”即今湖南茶陵。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1號墓(墓葬時間為公元前160年)和3號墓(墓葬時間為公元前165年)中出土遣冊中均有“槚—笥”。⑦ 1990年4月,浙江湖州弁南鄉(xiāng)東漢晚期墓葬中出土一只完整青釉印紋四系罍,其肩上部刻有隸書“荼”字,被認為是漢代貯茶器。⑧ 可知李劍農先生“茶之最初發(fā)現在蜀,約當西漢時代,漸由長江上游傳至長江下游”⑨ 的推斷十分可信,兩漢時期長江流域上、中、下游已有茶事,且以上游巴蜀為中心漸次傳至下游吳越地區(qū)。司馬相如《凡將篇》中將茶與藥物同列⑩?!恫杞洝芬A佗《食論》云:“苦茶,久食益意思?!?可知,兩漢時期人們將茶葉作為藥品,已認識到茶提神、助思的藥用價值。

    三國時期,茶在長江流域統(tǒng)治階級宴席中充當飲品,出現“以茶代酒”的習俗?!度龂尽菚酚涊d了吳君孫晧饗宴時密賜韋曜“茶荈以當酒”。三國魏張揖《廣雅》中記載了此時長江上、中游地區(qū)制茶、飲茶的獨特習俗,“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灸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橘子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即將茶之老葉和以米漿制成茶餅,飲用時有 “炙、搗、澆、芼” 的程序,茶不單獨飲用,需加入蔥、姜、橘皮等調味食用。雖說當時人們已開始將茶視為飲品,但依然是以其藥用價值的利用為主,三國魏吳普《本草》“苦菜,味苦寒,無毒,久服安心益氣,聰察少臥,輕身耐老,耐饑寒,豪氣不老?!?/p>

    兩晉時期,王公貴族依舊是茶葉消費的主要群體。王公貴族甚嗜茶,《世說新語》中記載:“晉王濛好飲茶,人至輒命人飲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必云今日有水厄?!?由此可知北方人多不愛喝茶,因此才有“水厄”一說,結合西晉劉琨在與劉演書信中提及常飲安州真茶解體中潰悶,可推知北人飲茶多將其當做藥品,取其保健功效。而茶在長江下游地區(qū)則是貴族宴飲待客的日常飲料,《世說新語》中太傅褚裒南渡之后東游至金昌亭,逢吳中豪紳宴飲于此,眾人不識裒,于是“別敕左右多與茗汁,少箸粽汁?!?可知長江下游地區(qū)每逢宴席必飲茶,且茶的價格比酒便宜。茶價低廉使得茶開始成為儉行廉潔的象征?!稌x中興書》中記載陸納僅設茶果招待將軍謝安以示精行儉德。隨著飲茶普及,飲茶風氣已漸由王公貴族普及到普通民眾,茶飲開始在市集中買賣,但卻屢被禁止?!督霞覀鳌吩疲骸敖y(tǒng)遷懷太子洗馬嘗上疏諫云:‘今西園賣酰、麺、茶、菜藍子之屬,虧敗國體?!保稄V陵耆老傳》中記載老姥“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競買”被“州法曹縶之獄中”之事,傅咸《司隸教》記載蜀嫗作茶粥賣于市,廉事“禁茶粥以困蜀姥”。這一時期茶有了不同的的飲用方式,“直煮飲為茗茶”。出現了第一首以茶為主題的詩歌——杜育的《荈賦》,標志著茶開始具有了審美價值。

    南北朝時,茶成為供奉祖先神靈的祭祀品。南朝劉敬叔《異苑》中記載剡縣陳務妻以茶祭祀鬼的故事。南朝齊武帝蕭頤遺詔云:“我靈座上慎勿以牲為祭,但設餅果、茶飲、乾飯、酒脯而已。天下貴賤,咸同此制?!?同時也表明武帝蕭頤延續(xù)兩晉時期將茶作為儉行的象征。到南北朝后期,南人嗜茶成癖,北人卻覺怪異,還以飲茶之俗來嘲諷南人。《洛陽伽藍記》中《勸學里》記載了王肅奔魏,出入魏時保留南方飲食習慣“飯鯽魚羹,渴飲茗汁”被人送外號“漏厄”,改變飲食習慣迎合當朝者后稱茗飲為“酪奴”,給事中劉鎬“慕肅之風,專習茗飲”,也遭人鄙視稱為“逐臭之夫”“學顰之婦”,以至于“自是朝貴宴會,雖設茗飲,皆恥不復食,唯江表殘民遠來降飲焉”。此時,許多地方志中都有茶葉的相關記錄,如《坤元錄》《括地圖》《吳興記》《夷陵圖經》《永嘉圖經》《淮陰圖經》《荼陵圖經》等等,惜今已散佚只在《茶經》中存留只言片語。

    追根溯源,茶之為飲,在漢代以長江上游的巴蜀為中心,形成了茶葉的專賣市場,然后逐步擴展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至三國魏晉時,長江流域尤其是下游吳越地區(qū),茶成為貴族宴飲待客的日常飲料,“以茶待客”成為精行儉德的標志。同時飲茶之風也開始向普通民眾擴散,茶粥進入市井之中售賣。杜育《荈賦》標志著茶開始進入文人的審美視野;到南北朝時,長江流域的民眾嗜茶成癖,北人卻覺怪異,多以“茗飲作漿”鄙視南人,至唐前期茶一直作為長江流域區(qū)域性的飲料。

    二、唐代長江流域的茶地與茶俗

    唐代長江流域地區(qū)大致劃分為劍南道、山南西道、山南東道、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東道、淮南道。按自然地理劃分,從青藏高原發(fā)源地到東海之濱入海口,習慣上劃分為上中下游三段,由今四川江津到湖北宜昌為上游;今湖北宜昌到江西湖口為中游;今江西湖口到入??跒橄掠?。但自然地理的劃分與政區(qū)地理的劃分不可能完全一致,加上歷史上政區(qū)劃分常有浮動和伸縮。故本文所確定的長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區(qū)與習慣上的自然地理區(qū)域大體一致,并適當兼顧唐代的行政區(qū)劃。

    1. 唐代長江流域的茶葉種植

    唐之前,茶葉大抵采自野生茶樹。杜育《荈賦》中描述茶葉生長狀態(tài)是“靈山唯岳,奇產所鐘,厥生荈草,彌谷被崗”。《太平御覽》引《續(xù)搜神記》中記載了晉時宣城人秦精入武昌山采茗遇毛人一事,王浮《神異記》中記載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丹丘子之事。 可知,晉時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大山中常有野生茶樹,人們往往入大山采野茶。野生茶葉由于稀少而成為上等茶葉,正如《茶經·一之源》所云“野者上,園者次”。隨著飲茶之風漸廣,茶葉消費量激增,靠采集野茶無法滿足龐大的消費需求,于是,人工種植的茶園日益增多,逐漸形成了茶葉核心產區(qū)。據《茶經》《膳夫經手錄》《唐國史補》《元和郡縣圖志》《全唐詩》《茶述》《新唐書·地理志》《太平寰宇記》及《事類賦》中所輯毛文錫《茶譜》等史料,我們將唐代長江流域茶之名品產區(qū)按上、中、下游勾勒如下。

    (1)長江上游地區(qū)。唐代長江上游地區(qū)大致包括劍南道、山南西道絕大部分地區(qū)、山南東道西南部、黔中道西南部,大致相當于今四川、重慶、云南、貴州部分地區(qū)以及陜西西南略陽地區(qū)。唐代長江上游地區(qū)共64個州,其中有24個州及南詔地區(qū)產茶,共計58種茶,即劍南道有雅州的蒙頂茶、蒙頂研膏、蒙頂石花、篯牙、霧鋑牙、鷹嘴牙白茶等14個品種,漢州趙坡茶、什邡茶,彭州堋口茶、石花茶、仙崖茶,眉州峨眉雪芽、峨眉茶、五花茶,嘉州南安茶,蜀州蟬翼、片甲、雀舌等8種茶,邛州火番茶、思安茶、火井茶,劍州九華英,涪州白馬茶、賓化茶、三般茶,綿州騎火茶、西昌、昌明獸目、神泉小團,瀘州瀘茶,茂州玉壘沙坪茶,簡州茶;山南西道有渝州狼猱山茶,合州水南茶,開州龍珠茶;山南東道有夔州茶嶺茶、香山茶,歸州白茶,忠州多陵茶;黔中道有黔州都濡茶,夷州茶,思州茶,費州茶,播州生黃茶以及南詔銀生茶。

    分析可知,本區(qū)產茶州不多,僅占總數三分之一,大致可分為:以蜀州、雅州、綿州等為中心的川西茶區(qū);以瀘州、涪州、夔州等州組成的長江干流茶葉產區(qū);以黔州、思州、夷州等組成的涪陵水流域茶葉產區(qū)。其中川西茶區(qū)茶事歷史最久,漢代武陽(唐屬彭州)便已形成了茶葉的專門市場,童仆遠去“武陽買茶”也是最早有名茶的記錄。東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稱“南安(今四川樂山)、武陽皆出名茶?!?/p>

    唐代長江上游地區(qū)各州所產名茶甚多,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蒙頂茶,“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頂,頂有茶園。其中頂曰上清峰,所謂‘蒙頂茶’也,為天下之稱……今蒙頂有霧鋑牙、篯牙,皆云前,言造于禁火前。” 由此可知,只有生長在蒙山上清峰上的茶,才能稱之為“蒙頂茶”,此茶皆造于清明前,價格之高,“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頂”。“是以蒙頂前后之人,競栽茶以規(guī)厚利。不數十年間,遂新安草市,歲出千萬斤。雖非蒙頂,亦希顏之徒”,蒙山周邊茶農為追逐暴利紛紛種茶以冒充蒙頂茶。這也帶動了當地茶業(yè)的發(fā)展。新安茶也成為蜀茶的代表,雖不如蒙頂茶精細,卻是質高價廉的大眾茶葉,其“南走百越,北臨五湖,皆自固其芳香,滋味不變……自谷雨已后,歲取數百斤,散落東下,其為功德也如此”。除了雅州蒙頂茶,綿州的神泉小團、昌明獸目,夔州香山同被《唐國史補》列為名茶。蜀州所產蟬翼、片甲、雀舌等8種茶“皆是散茶之最上”?!恫杞洝ぐ酥觥分幸?、思、費、播四州也是“其味極佳”。南詔地區(qū)也有出茶的記錄,唐樊綽《蠻書》中記載了銀生茶的出產情況。

    長江上游茶葉產量,并未有確切的史料記載。僅知“新安草市,歲出千萬斤”與中游浮梁茶同為 “以多為貴”的大眾茶葉,其余名茶雖不似“蒙頂茶”難得,產量卻也不高。雖是如此,長江上游茶葉卻遠銷邊陲,邛州火番餅遠銷西番、黨項,吐蕃贊普帳中亦有綿州昌明獸目?!短藉居钣洝酚涊d黎州“元(原)無市肆,每漢人與蕃人博易,不使見錢,漢用纟由絹茶布,蕃部用紅椒、鹽、馬之類。” 由此可推知,少數民族大眾所飲之茶,大多來自于邊境互市,漢人用于交換的茶葉大約出自黎州周邊的雅州、邛州、眉州、嘉州等地,進而可推知吐蕃贊普帳中雖有來自長江中下游的名茶,卻也是稀罕之物,極少流入普通百姓之家,普通民眾所消費的大抵是長江上游川西茶區(qū)的茶葉。

    (2)長江中游地區(qū)。唐代長江中游地區(qū)大致包括山南西道梁州和洋州、山南東道東北部、黔中道東部、淮南道西部,江南西道大部分地區(qū),大致相當于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西南部分地區(qū)以及陜西西南部地區(qū)。唐代長江中游地區(qū)共46個州,其中有28個州產茶,共計44種茶,即山南西道有梁州西鄉(xiāng)月團、梁州茶;山南東道有峽州方蕊茶、明月茶、茱萸簝、小江源茶、夷陵茶、碧澗茶;荊州碧澗茶、楠木茶、仙人掌茶、荊州紫筍茶,襄州茶,金州芽茶;黔中道有施州方茶,溪州靈溪芽茶,辰州碣灘茶、瀘溪茶;江南西道有永州零陵竹間茶,朗州西山寺炒青、武陵茶,潭州渠江薄片、麓山茶,邵州渠江薄片、邵陽茶,衡州石廩方茶、衡山月團、衡山團餅,岳州邕湖含膏、黃翎毛,鄂州團黃,澧州澧陽茶,江州廬山云霧,吉州茶,饒州浮梁茶,袁州界橋茶,撫州麻姑茶,洪州西山鶴嶺茶、西山白露茶、雙井白芽,虔州茶;淮南道有黃州黃岡茶,蘄州蘄水團薄餅、蘄水團黃、蘄門團黃,光州光山茶,申州義陽茶,安州茶。

    分析可知,本區(qū)茶葉產地分布極廣,產茶州占總數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其茶地的分布是以峽州、襄州、荊州、鄂州為中心的江漢茶區(qū);以岳州、朗州、譚州、衡州、邵州為中心的洞庭湖地區(qū)茶區(qū);以江州、蘄州、饒州、洪州為中心的彭蠡湖(今鄱陽湖)地區(qū)茶區(qū),以三大茶葉產區(qū)為主,同時圍繞著三大茶區(qū)零星分布一些小的茶區(qū)。三大茶葉產區(qū)各自擁有許多名茶,其中首推江漢茶區(qū)中的峽州之茶,陸羽《茶經·八之出》首列峽州遠安、宜都、夷陵三縣之茶為上等,《唐國史補》中也將其碧澗、明月、芳蕊、茱萸簝四種茶葉列為名茶,《膳夫經手錄》稱“茱萸簝”亦屬“顧渚之流”,又云:“夷陵又近有小江源茶,雖所出至少,又勝于茱萸簝矣?!庇纱丝芍獚{州之茶名品輩出。洞庭流域茶區(qū)中岳州邕湖之含膏、衡州之衡山,彭蠡湖流域茶區(qū)中洪州之西山白露、蘄州之蘄門團黃、江州江陵之南木以上五種茶皆屬于《唐國史補》所列名茶,《唐國史補》中所列二十余種名茶僅長江中游地區(qū)已經有9種,可知本區(qū)茶葉名品甚多,同時也說明本區(qū)茶葉種植與加工技術在唐代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唐代中游地區(qū)茶葉產量巨大,其中以浮梁茶為代表的中低檔茶葉產量最大。浮梁縣作為全國茶葉的重要產地和集散地,“每歲出茶七百萬馱,稅十五萬貫”,龐大的產量吸引著各地茶商來此貿易,正如《茶酒論》中所記“浮梁歙州,萬國來求”,白居易《琵琶引》中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不只是浮梁,衡州、蘄州、鄂州等地之茶產量也很高,“衡州衡山,團餅而巨串。歲收千萬?!薄疤I州茶、鄂州茶、至德茶……其濟生收藏榷稅,又倍于浮梁矣。

    長江中游茶葉消費面甚廣。茱萸簝、邕湖含膏、西山白露此等名貴之茶上貢王庭,遠銷各地,連吐蕃贊普帳中都有來自蘄門、邕湖的名茶。但名茶畢竟產量少,長江中游擁有巨大消費市場的還是中低檔茶葉,有浮梁茶“關西山東,閭閻村落皆吃之”;有“蘄州茶、鄂州茶、至德茶……陳、蔡已北,幽、并已南,人皆尚之?!庇小昂庵莺馍剑瑘F餅而巨串……自瀟湘達于五嶺,皆仰給焉……遠自交趾之人,亦常食之”;還有“陽團茶、渠江薄片茶、江陵南木香茶、施州方茶……惟江陵(今荊州)、襄陽皆數千里食之?!?這些大眾茶雖“味短而韻卑”卻遠銷南北,北至幽州、并州,南達交趾。

    (3)長江下游地區(qū)。唐代長江下游地區(qū)大致包括淮南道東部、江南西道宣州、江南東道,大致相當于今安徽東南部、江蘇南部、浙江、福建等地。唐代長江下游地區(qū)共28個州,其中有20個州產茶,共計47種茶,即江南西道宣州至德茶、九華山茶、瑞草魁、鴉山茶;淮南道有廬州茶,舒州天柱茶,揚州蜀岡茶,壽州霍山天柱茶、霍山小團等6種茶;江南東道有歙州祁門方茶、先春含膏、牛軛嶺茶等6種茶,杭州徑山茶、靈隱茶、天竺茶、天目山茶,睦州細茶、鳩坑茶,婺州方茶、舉巖茶、東白茶,明州茶,越州剡茶、瀑布嶺仙茗,湖州顧渚紫筍,常州義興紫筍,潤州茶,蘇州洞庭山茶,臺州天臺山茶,溫州白茶,福州柏巖茶、方山露芽、蠟面茶等6種茶,泉州茶,建州大團、建州研膏、方山之芽等。

    分析可知,長江下游茶地分布廣,三分之二以上的州都產茶,而且茶的種類繁多。其茶地主要以常州、湖州、歙州等組成的以太湖為中心的太湖中心茶區(qū);以越州、婺州、溫州為主的浙東茶區(qū);以舒州、壽州、揚州為主的淮南茶區(qū)以及以福州、建州為主的閩南茶區(qū)。其中以太湖中心茶區(qū)品質最高,最為著名的便是常州、湖州兩地顧渚山所出的貢茶紫筍茶。湖州紫筍“自蒙頂之外,無出其右者”,其品質最高的當屬明月峽茶被譽為“吳興三絕”。常州義興陽羨茶東漢時便已名滿天下。顧渚地區(qū)茶葉的高品質源于唐代政府的監(jiān)管。唐代宗永泰元年義興紫筍入貢,唐代宗大歷五年,湖州設貢茶院,每至造茶時節(jié),兩州刺史親赴顧渚茶山督造貢茶,“役工三萬人,累月方畢”。除了顧渚系列貢茶,太湖產區(qū)還有很多名茶。睦州之鳩坑、婺州之東白也入《唐國史補》名茶之列。宣州“鴉山出茶,尤為時貴”。歙州“其先春含膏亦在顧渚茶品之亞列”。除太湖茶區(qū),其他各產區(qū)也皆有名茶,越州剡茶頗受詩僧皎然推崇,“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舒州天柱茶“雖不峻撥遒勁,亦甚甘香芳美,良可重也?!眽壑荨盎羯叫F,其絕好者。上于漢美……”福州“生黃茶,……與香山明月為上下也?!?/p>

    唐代長江下游茶葉量大質優(yōu)。唐代中期“湖州造茶最多,謂之顧渚貢焙,歲造一萬八千斤……至建中二年……進三千六百串?!?不只顧渚貢茶產量高,“婺源、浮梁、祁門、德興四縣,茶貨實多……乃升婺源為都制置,兵刑課稅,屬而理之?!逼渲墟脑唇y(tǒng)領四縣可知婺源縣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實力均高于其余三縣,茶葉產量至少也與浮梁在同一水平,再加上祁門、至德所出,太湖中心茶區(qū)茶葉產量十分可觀。本區(qū)雖也有建州大團這類量大味苦的茶葉,但與中游茶區(qū)不同,本區(qū)大眾茶葉以制置精好而名播天下,“歙州、婺州、祁門、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雜木葉”。 因此“自梁、宋、幽、并間,人皆尚之。賦稅所入,商賈所赍,數千里不絕于道路”。

    2. 唐代長江流域的茶俗

    唐代飲茶之風的盛行離不開佛教的推動,唐人封演曾記 “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其實早在東漢佛教傳入中國之時,長江中游的廬山梵宮寺院便有僧人采制茶葉的記錄。 至唐開元之后,寺院普遍飲茶,寺院中有專門掌管茶事的“茶頭”。因茶有益思助禪之效,寺院之中大有嗜茶之僧,陸羽的師父竟陵龍蓋寺智積大師便是個飲茶成癖的名僧,陸羽后來能成為茶圣,離不開早年寺院生活的濃厚的茶文化氛圍。至中晚唐時,福州長樂百丈懷海禪師整頓和建立新的禪宗戒律, 鼓勵僧徒坐禪飲茶,詳細規(guī)定了禪門飲茶的制度, 飲茶成為寺廟日常修行不可少的部分。 唐代文人雅士多喜游佛寺,茶成為僧俗交往的媒介,煎茶品茗間玄談兼藻思、悟道得自在。如牟融《游保本寺》“茶煙裊裊籠禪榻,竹影蕭蕭掃徑苔”于自然美景中放松身心;皎然與裴集、陽伯明“清宵集我寺,烹茗開禪牖”;劉得仁《宿普濟寺》“飲茶除假寐,聞磬釋塵蒙”,茶之滌煩清神與佛音靜心自在完美結合,使文人雅士們能暫時超脫仕途的煩擾。

    唐代長江流域的烹茶之法豐富多彩。早在魏晉時期,長江流域便流行食用茶粥。《膳夫經手錄》中記載“茶,古不聞食之,近晉宋以降,吳人采其葉煮,是為茗粥。” 《司隸?!分幸灿涊d了蜀嫗制茶粥于市中叫賣,這種吃茶粥的習俗一直保留至唐代,王維《贈吳官》“長安客舍熱如煮,無個茗糜難御暑?!笨芍戏饺讼奶斐圆柚嘁杂睿奖狈胶鬅o茶粥食用便覺異常難受。儲光義《吃茗粥作》詩中“掩留膳茗粥,共我飯蕨蔽”,可知這種茗粥是作為果腹的食物食用的。茶除了可煮作茶粥食用,唐代長江流域一直還保留著三國《廣雅》所記載的“芼茶法”,即“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灸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橘子芼之?!?薛能《蜀州鄭史君寄鳥紫茶,因以贈答八韻》中 “鹽損添常誡,姜宜著更夸”,王建《飯僧》亦有“消氣有姜茶”的吟述,可見在茶水中增添鹽、姜等調料在唐中期以前甚為流行。陸羽《茶經》中對此也有記載“或用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但陸羽對此種原始、粗放的飲茶方式極為不滿,稱其為“溝渠間棄水”。其在《茶經·五之煮》中強調炙茶時的火候、所用之火以炭為上;所烹之水 “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取其潔凈;煮茶時講究“三沸”,僅以鹽調味,以“沫餑”為精華。 陸羽系統(tǒng)改進了中唐以前的烹茶之法,使得烹茶更加精細,更具文人雅興,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鬻茶之家,陶為其像,置于煬器之間, 云宜茶足利”。以此,陸羽被奉為“茶神”、“茶圣”,文人雅士皆奉其飲茶之法為圭臬,這在中晚唐之后的茶詩中可見一斑,白居易《睡后茶興憶楊同州》“沫下麹塵香,花浮魚眼沸”;皮日休《茶中雜詠·煮茶》“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崔理《美人嘗茶行》“銀瓶貯泉水一掬,松雨聲來乳花熟”。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開篇長序介紹了玉泉仙人掌茶的外觀是卷曲重疊的,與唐代流行的餅茶不同,是曝曬而成的散茶,點出了唐代喝茶的多元多樣面貌,這也讓我們知道,唐代的名流雅士飲茶并非都以茶餅研末,有時也喝散茶。

    在中唐“風俗貴茶”的大背景下,茶成為長江流域文人雅士交流情感的媒介。上文已述唐代名茶盡出自長江流域,唐代又以春茶為貴,每至出春茶時節(jié),長江流域的文人墨客以當地新茶封緘之后寄贈親友,或派專人或由驛遞送達對方,饋茶之流行使得驛遞專門設置茶庫貯茶,《唐國史補》中記載了江南驛站“又一室,署云茶庫,諸茗畢貯” 以陸羽為茶神之事。對方收到新茶之后,往往酬之茶詩,白居易《蕭員外寄新蜀茶》、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薛能《蜀州鄭史君寄鳥觜茶,因以贈答八韻》等便是其中代表作。若交情特別深厚的朋友,還會“乞茶”、“索茶”,如孟郊《憑周況先輩于朝賢乞茶》詩云:“曾向貴人得,最將詩叟同。幸為乞寄來,救此病劣躬”。這種風雅的饋茶分甘的交往方式,體現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禮輕情意重的旨趣。

    除了寄茶分甘,名士往來常常舉辦茶宴、茶會。自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士子文人紛紛渡江避難,湖、常二州成為新的文化中心,文人間的茶會頻繁。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湖州茶會。大歷七年(772年)顏真卿任湖州刺史,舉辦了一系列茶會活動,規(guī)模最大的便是“三癸亭”茶會。顏真卿召集當地及外地文人學士二十余人,共同修纂《韻海鏡源》,于大歷八年(773年)春編纂完成,為紀念此事,顏真卿出資,陸羽主持設計施工了“三癸亭”。亭子落成時舉辦了大規(guī)模的茶會,皎然《奉和顏使君真卿與陸處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和顏真卿《題杼山癸亭得暮字》便是因此而作。除了這種特定主題的大型茶會,友人相聚時也會舉辦私人的小型茶會,《月夜啜茶聯句》便是陸士修、張薦、李萼、崔萬、顏真卿、皎然六人茶會時品茗聯句而成。茶會中除了賦詩聯句,有時為了增加熱鬧的氣氛會擊鼓傳花,行“傳花飲”之法,“茗愛傳花飲,詩看卷素裁”。隨著湖、常二州貢茶院的發(fā)展,官方也開始舉辦茶會,寶歷二年(826年)春,時任蘇州刺史的白居易收到常州刺史賈練和湖州刺史崔玄亮的邀請參加茶山茶會,白居易因墜馬腰傷無法前往,賦詩相寄,“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遞舞應爭妙,紫筍齊嘗各斗新”。茶山茶會除了給兩州人才提供交流平臺,更重要的是通過“斗新”提升了長江下游茶葉的品質。關于如何“斗新”,我們大致可從《清異錄》中的記載猜測一二,“和凝在朝,率同列,遞日以茶相飲,味劣者有罰,號為湯社。” “下湯運匕,別施妙決,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魚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之‘茶百戲’”。從這種品評茶之優(yōu)劣的“湯社”,到利用擊打茶湯而產生的紋理、浮沫變幻作畫的“茶百戲”,可以看出此類飲茶競技活動逐漸發(fā)展成熟為兩宋時期的斗茶。至晚唐五代時,唐代長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地區(qū)的飲茶已經從滌煩解渴、提神醒腦的飲料發(fā)展成為藝術欣賞的對象和文人雅士自身精神意趣的載體。

    與漢族文人雅士飲茶更注重茶的文化價值相比,唐代長江上游地區(qū)的少數民族飲茶更加注重茶的實用價值。唐代長江上游劍南道西接吐蕃,南接南詔,少數民族眾多且大多屬于游牧民族。受自然環(huán)境和地理條件的限制,他們飲食上食肉飲酪,少食蔬菜,依賴茶“滋飯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膩”,對茶有高度的依賴,“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唐樊綽《蠻書》卷七記載南詔地區(qū)蒙舍蠻茶事,“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銀生城即今云南景東,為南詔七節(jié)度之一銀生節(jié)度治所。銀生城界諸山,主要為普洱茶系諸山,大致包括今普洱市、臨滄和西雙版納的茶山。蒙舍蠻制茶原始粗放,不似唐人有“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一套流程,但其烹茶之法與“芼茶法”極為相似,都是茶種加香料調味。唐代長江上游不只南詔地區(qū)有茶事,自文成公主帶茶入藏,吐蕃地區(qū)也漸有茶事。公元678年,吐蕃勢力進入云南洱海北部地區(qū),于公元680年建立神川都督府統(tǒng)治西洱河北部鐵橋地區(qū)百余年,統(tǒng)治期間向白蠻、黑蠻征收賦稅,攤派差役,展開了密切的貿易,其中最重要的內容便是茶馬貿易,吐蕃人民所換之茶大多來自銀生城界諸山,即“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時”?!短茋费a》中 “常魯公使西蕃,烹茶帳中,贊普問曰:‘此為何物?’魯公曰:‘滌煩療渴,所謂茶也?!澠赵唬骸掖艘嘤小!烀鲋R灾冈唬骸藟壑菡?,此舒州者,此顧渚者,此蘄門者,此昌明者,此邕湖者?!?可知中唐之后,長江流域的名品茶葉已經進入到吐蕃貴族的生活之中,但贊普不知常伯熊所烹為何物,可知他們的烹茶之法與漢族大不相同。瀘州地區(qū)也有少數民族茶事,“瀘州之茶樹,夷獠常攜瓢穴其側,每登樹采摘芽茶,必含于口,待其展,然后置于瓢中,旋塞其竅,比歸必置于暖處,其味極佳。又有粗者,其味辛而性熱,彼人云飲之療風,通呼為瀘茶”。由此可知瀘州的少數民族所制的“瀘茶”出于高大的野生茶樹,其制茶的方法更加原始,即采茶時便口含茶芽令其舒展,通過悶烤烘干茶葉,茶葉品質也有高低之分,同漢人一樣以茶芽為佳,極為重視茶的藥用價值。

    三、余論

    縱覽整個中國茶葉種植與飲茶習俗發(fā)展史,唐代長江流域茶史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從茶葉種植上看,除去嶺南道韶州、容州、象州產茶外,幾乎盡出自長江流域。唐建中年間,北方飲茶之風日盛,大量的茶葉需從長江流域運往北方,帶來了由南至北的繁盛的茶葉轉運貿易。位于大運河樞紐素有“揚一益二”的揚州,成為唐代茶葉南北運輸中重要的集散地,大量茶葉通過運河運到洛陽、長安。同時周邊少數民族開始依賴飲茶消解酒食、維持身體健康,刺激著唐王朝與周邊國家民族的茶馬貿易和茶馬古道的開辟。從茶葉品質上看,唐代所出名茶與貢茶皆出自長江流域?!短茋费a》中所列23種名茶長江上游8種,中游9種,下游6種?!缎绿茣さ乩碇尽分?7個貢茶州中除懷州河內郡外,皆在長江流域,《膳夫經手錄》中“以多貴”和“少而精”的茶葉亦盡出長江流域。茶葉是唐王朝重要的經濟作物,名茶是出茶地的支柱產業(yè)。名茶不僅帶動了周邊茶葉的種植加工、茶葉貿易,還促進了與茶相關的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當地百姓多以茶為業(yè),“江南百姓營生,多以種茶為計”,以祁門縣為例,“千里之內,業(yè)于茶者七八矣”,張途《祁門縣新修閶門溪記》中記載了祁門出茶時節(jié),各路茶商收茶時的盛況,“祁之茗,色黃而香,賈客咸議,愈于諸方。每歲二三月,赍銀緡繒素求市,將貨他郡者,摩肩接跡而至”。唐代長江流域發(fā)達的茶業(yè)推動著唐代經濟中心的南移。

    唐代長江流域產茶各區(qū)域間也有不同的特點。長江上游巴蜀之地茶業(yè)歷史最為悠久,長期以來一直為茶業(yè)中心區(qū)域。以蒙頂茶為首的名茶種類繁多,但產量卻不高。因其與吐蕃、南詔等少數民族接壤,邊境茶馬貿易頻繁,周邊少數民族消費之茶大多來自當地所產的大眾茶葉。長江中游茶業(yè)以中低檔茶葉產量大而聞名,以浮梁茶為代表的商貨茶葉價格低廉,滿足著廣大民眾的需要。長江下游茶葉整體品質高,產量大。尤其是唐代中期顧渚貢茶院設置之后,太湖茶區(qū)名茶產量劇增,源源不斷供應著王公貴族??膳c浮梁茶產量媲美的宣、歙兩州的大眾茶葉,以制置精好而名播天下。至唐建中之后,長江中下游茶葉產量和質量總體上超過上游地區(qū),兩大區(qū)域內的茶業(yè)因茶葉轉運貿易而緊密聯系在一起,中游江州是重要的茶葉集散地,祁門之茶由昌江上游閶門溪,溯昌江西行過浮梁至鄱陽湖,再入長江;婺源之茶,由樂安江上游溯江至鄱陽湖,由鄱陽湖入長江。長江中下游茶葉再順江而下至南北運河樞紐的揚州,后運至北方,“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額甚多”。中晚唐之后,長江中下游茶區(qū)取代了上游巴蜀茶葉中心的地位。

    縱觀唐代長江流域茶文化的發(fā)展歷程,茶樹起源于長江上游云、貴、川地區(qū)。文獻與考古資料顯示,至少在先秦時期飲茶已流行于西南一帶。漢代飲茶風習便由上游巴蜀之地漸次傳至中游荊楚之地、下游吳越之地。但是飲茶真正普遍深入到民間生活則是在隋唐時期。特別是盛唐之后飲茶之風由長江流域漸入北方,至唐中期北方飲茶遂成風俗,“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茶為食物,無異于米鹽。人之所資,遠近同俗,既祛渴乏,難舍斯須,田閭之間,嗜好尤切”。飲茶普及民間,變成僧俗日常的生活習慣,和佛教寺院清修的儀軌有關,特別是禪宗的坐禪敬茶儀式,把飲茶、信仰、生活、品味、嗜好連成一個共生循環(huán)的生態(tài)模式。茶在中國成“比屋之飲”的同時也將飲茶之風播及到周邊民族,“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鶻入朝,大驅名馬市茶而歸”。茶成為聯結農耕文明與北方游牧文明間的神秘紐帶。

    唐代長江流域各區(qū)域間飲茶習俗呈現出不同的特色。長江上游少數民族飲茶習俗原始、粗獷,他們對茶的嗜好源于茶消肉除膩的保健作用,茶于他們而言是日常生活保持健康的必需食物,在烹煮飲用之時所關注的是茶葉本身的實用價值而非烹飲過程中所帶來的精神享受。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茶業(yè)的興盛發(fā)展,為陸羽《茶經》的撰寫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現成的經驗?!恫杞洝穼Σ栉幕到y(tǒng)的闡釋,對飲茶之法精細的規(guī)范,將飲茶從養(yǎng)生功用的物質層面提到了審美藝術的精神層面,在這種茶文化氛圍中,長江中下游的文人雅士們以茶贈友,以茶會友,將日常飲茶活動同審美活動、精神追求相結合,極大地豐富了茶文化的內涵。長江流域各區(qū)域間多姿多彩的飲茶習俗共同構成了絢麗的中華茶文化飲茶習俗畫卷。

    注釋:

    ① 賀伯虎:《晴隆古茶樹保護現狀及問題與建議》,《貴州茶葉》2016年第3期。

    ② 陳琿等:《古茶樹資源應受到保護》,《農業(yè)考古》2001年第2期。

    ③ 《晏子春秋》中“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炙三戈、五卯、茗菜而已”條,宋時磊《唐代茶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10—23頁)第一章第一節(jié)已利用版本學、詞源學、文字學、氣候學等方面知識考察了此條中的“茗”并非是茶。

    ④ 徐堅:《初學記》引王褒《僮約》,清光緒孔氏三十三萬卷堂本。

    ⑤ 李昉:《太平御覽》卷867,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3845、3843—3844、3844、3844、3844、3845頁。

    ⑥⑩ 陸羽撰、宋一明譯注:《茶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第65、47、56、50、50、60、58、50、57—58、60、4、79、47、41、33—37、14頁。

    ⑦ 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文物出版社1972年版。周世榮:《關于長沙馬王堆漢墓中簡文——〈木古月〉〈槚〉的考訂》,《茶葉通訊》1979年第3期;《再談長沙馬王堆漢墓簡文——〈木古月〉〈槚〉》,《茶葉通訊》1991年第2期。

    ⑧ 吳銘生:《湖州發(fā)現東漢晚期貯茶甕》,《茶葉通訊》1990年第3期。

    ⑨ 李劍農:《魏晉南北朝隋唐經濟史稿》,三聯書店1959年版,第198頁。

    陳壽:《三國志·吳書》卷65,中華書局1971年版,第1462頁。

    引自陳元靚:《歲時廣記》卷19,清十萬卷樓叢書本。

    劉義慶著、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718頁。

    楊衒之撰、周祖謨校釋:《洛陽伽藍記校注》,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103—107頁。

    唐代政區(qū)多有變化,為了表述一致,本文選用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政區(qū)表述,具體劃分參見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唐時期》,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年版。

    陳元龍:《歷代賦匯·逸句》卷2,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常璩撰、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75頁。

    吳淑:《事類賦》卷17《飲食部》引毛文錫《茶譜》,宋紹興十六年刻本?!恫枳V》原書宋時已佚,《事類賦》和《太平寰宇記》兩書中均有《茶譜》佚文,同一內容表述略有差異,但無沖突,且互有補充。

    楊曄:《膳夫經手錄》,清初毛氏汲古閣鈔本,第2、2、2、2、2、3、3、3、3、3、2頁。

    李肇:《唐國史補》,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第60、65、66頁。

    樂史撰、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1528、1523、1559、2050、1740頁。

    樊綽撰、向達校注:《蠻書校注》,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90、190頁。

    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卷28,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672頁。關于“馱”的具體重量學界尚存爭議,但都一致認為浮梁茶產量非常高。李劍農先生認為此處“馱”或為“串”、“囊”之訛誤,“七萬馱”約為三四百萬斤。日本學者日野開三郎在《唐代先進地帶的莊園》中考證“一馱”相當于一石,相當于一百斤,“七萬馱”約當七百萬斤。宋時磊《唐代茶史研究》中以馬端臨《文獻通考》記載宋代嘉祐六年(1061年)“礬以百斤為一馱”為標準,得出浮梁年產茶量為1000萬斤。

    郝春文編:《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第2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293頁。

    彭定裘等編:《全唐詩》卷435白居易《琵琶引》、卷366張文規(guī)《吳興三絕》、卷821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卷817皎然《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湯衡、海上人飲茶賦》、卷477白居易《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想羨歡宴因寄此詩》,中華書局1960年版。

    談鑰:《浙江省嘉泰吳興志》卷18引《唐義興縣重修茶舍記》,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第6883—6884頁。

    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卷25,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606頁。

    錢易撰、黃壽成點校:《南部新書》,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66頁。

    董誥等編:《全唐文》卷871劉津《婺源諸縣都制置新城記》、卷528顧況《茶賦》、卷967鹽鐵司《禁園戶盜買私茶奏》、卷820張途《祁門縣新修閶門溪記》,中華書局1983年版。

    封演撰、趙貞信校注:《封氏聞見記校注》,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46、46、46、46、47頁。

    陳舜俞:《廬山記》,民國殷禮在斯堂叢書影元錄本。

    王昶:《金石萃編》卷106《臺州隋故智者大師修禪道場碑銘》記僧行滿在天臺山國清寺智者院充茶頭,清嘉慶十年同治錢寶傳等補修本。

    百丈懷海禪師所定清規(guī),被世人稱之為《百丈清規(guī)》,原書已佚,兩宋時在原書基礎上形成了《禪苑清規(guī)》、《咸淳清規(guī)》等,元代元統(tǒng)年間形成了《敕修百丈清規(guī)》。

    趙璘:《因話錄》,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第86頁。

    陶榖:《清異錄》,中華書局1991年版,第295—296、300—301頁。

    檀萃輯:《滇海虞衡志》,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79頁。

    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地理志》卷40,中華書局1975年,第1028頁。上游有雅州廬山郡、歸州巴東郡、夔州云安郡;中游有梁州漢中郡、金州漢陰郡、峽州夷陵郡、溪州靈溪郡、饒州鄱陽郡、申州義陽郡、蘄州蘄春郡;下游有壽州壽春郡、廬州廬江郡、常州晉陵郡、湖州吳興郡、睦州新定郡、福州長樂郡。

    王溥:《唐會要》卷84《雜稅》,中華書局1955年,第1546頁。

    作者簡介:劉禮堂,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武漢,430072;萬美辰,武漢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漢,430072。

    (責任編輯? 張衛(wèi)東)

    猜你喜歡
    唐代長江流域
    走遍長江流域的英國小伙
    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審議并原則通過《長江流域水環(huán)境質量監(jiān)測預警辦法(試行)》
    長江流域園區(qū)經濟發(fā)展環(huán)境調查
    遼代銅鏡中龍紋樣式初探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2:34:59
    我國唐代文學中桃花意象淺談
    唐代女性服飾考略
    藝術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44:53
    唐代銅鏡中的設計美學初探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8:37:36
    唐代前期的文學理論初探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6:49:26
    唐代皖南詩歌探究
    長江流域園區(qū)的府際合作研究
    學習月刊(2016年14期)2016-07-11 01:54:38
    9色porny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精品视频观看|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91蜜桃|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网站|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2021年| 欧美色视频一区免费| 免费搜索国产男女视频| 国产精品九九99| 日韩三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avwww免费| 国产野战对白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国语对白av|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久久人妻av系列|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激情综合另类| 女警被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 啪啪无遮挡十八禁网站| 岛国视频午夜一区免费看|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 国产在线观看jvid| 久久精品91蜜桃|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777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网站|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91大片在线观看| 欧美黄色淫秽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 天堂动漫精品| 免费av毛片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久久狼人影院|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成人免费| 午夜影院日韩av| 老熟妇仑乱视频hdxx|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片天天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一区亚洲|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www.999成人在线观看|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丰满的人妻完整版|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 欧美乱色亚洲激情|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精品日产1卡2卡| 美女扒开内裤让男人捅视频| 亚洲男人的天堂狠狠| 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aaaaa片日本免费| 国产国语露脸激情在线看| 亚洲五月婷婷丁香|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国产亚洲av嫩草精品影院| 欧美色视频一区免费|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色图 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电影| 高清黄色对白视频在线免费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 svipshipincom国产片|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久久久久国内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a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男人操女人黄网站| 一级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69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教育|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日本vs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别揉我奶头~嗯~啊~动态视频| 啦啦啦免费观看视频1|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 大型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91字幕亚洲| 人妻丰满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片内射在线|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精品高清国产在线一区| av电影中文网址| 激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高清|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亚洲av五月六月丁香网| 黄网站色视频无遮挡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日本深夜| 欧美绝顶高潮抽搐喷水| 色综合婷婷激情| 香蕉久久夜色| 精品福利观看|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极品教师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高清桃花| 69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日韩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 91九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一本综合久久免费|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的视频| 日本 av在线|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在线看| 美女高潮喷水抽搐中文字幕|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二区| 久久天躁狠狠躁夜夜2o2o| 真人一进一出gif抽搐免费| cao死你这个sao货|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 村上凉子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av在哪里看|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在线看|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变态另类丝袜制服| 免费观看人在逋| 午夜免费激情av|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国产高清videossex| 看黄色毛片网站|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内射| 少妇粗大呻吟视频|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亚洲成av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69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一卡2卡三卡四卡精品乱码亚洲|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www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变态另类成人亚洲欧美熟女 |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 女生性感内裤真人,穿戴方法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欧美| 高清毛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非洲黑人性xxxx精品又粗又长| 色尼玛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男人舔女人的私密视频| av视频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在线天堂中文资源库| 久久人妻熟女aⅴ| 桃红色精品国产亚洲av| 久久狼人影院| 久久久久久大精品|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狠狠|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内射|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啦啦啦 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 自线自在国产av| 国产蜜桃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av在线|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99riav亚洲国产免费|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一本综合久久免费|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美女大奶头视频|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www.精华液| 一本综合久久免费| 免费在线观看影片大全网站|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av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亚洲欧美98| 一级毛片高清免费大全| 国产精品98久久久久久宅男小说| 嫩草影视91久久| 亚洲国产看品久久| 黑丝袜美女国产一区| 91国产中文字幕|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人人| 夜夜躁狠狠躁天天躁|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午夜激情av网站| 97碰自拍视频| 亚洲成人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淫秽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欧美| 久久香蕉精品热| 他把我摸到了高潮在线观看|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99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人妻蜜桃| 精品福利观看| 欧美黑人精品巨大|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 操美女的视频在线观看| 我的亚洲天堂|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乱码|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村上凉子中文字幕在线| 丝袜美腿诱惑在线| 99香蕉大伊视频| 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伊人色综图| 久久精品影院6| 琪琪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6080| 色播亚洲综合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看|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免费男女视频| 悠悠久久av|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夜夜爽天天搞| 女人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男男h啪啪无遮挡|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国产成人系列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 国产成年人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无人区码免费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在线美女|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18禁美女被吸乳视频| 成人国语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变态另类丝袜制服| 午夜免费激情av| 黄色片一级片一级黄色片| 91老司机精品|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麻豆成人av在线观看| 老司机靠b影院|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俄罗斯特黄特色一大片|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欧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伊人色综图| 黄色视频不卡|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svipshipincom国产片|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亚洲精品一区av在线观看| 极品教师在线免费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看黄色毛片网站| www.自偷自拍.com| 黄色视频不卡|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涩受| 91麻豆av在线|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岛国在线观看网站| 午夜福利欧美成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禁漫天堂资源中文www|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少妇粗大呻吟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老司机午夜十八禁免费视频| 两个人看的免费小视频| 不卡一级毛片| 男女床上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免费看十八禁软件| 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亚洲精品在线美女| 变态另类丝袜制服|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人妻蜜桃|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男人舔女人的私密视频|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成人18禁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国产精品九九99|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人人爽人人干人人爱 |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欧美午夜高清在线|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 淫秽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大精品| 自拍欧美九色日韩亚洲蝌蚪91| 精品福利观看|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99香蕉大伊视频|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又紧又爽又黄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免费看a级黄色片|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神马国产精品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 曰老女人黄片| 日本 av在线| 午夜免费激情av|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精品人妻1区二区| 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91老司机精品|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 | 又黄又爽又免费观看的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 久久香蕉激情| 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丁香欧美五月|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蜜桃av|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不卡一级毛片| 大陆偷拍与自拍| 十分钟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午夜久久久久精精品|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看|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欧美五月| 中亚洲国语对白在线视频| 黄色a级毛片大全视频| 日本五十路高清|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最新美女视频免费是黄的|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 窝窝影院91人妻|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 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 国产av在哪里看| 黄片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av麻豆狂野|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熟女毛片儿|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中文字幕人妻熟女乱码|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专区字幕在线|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在线视频色国产色| 啪啪无遮挡十八禁网站|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国内久久婷婷六月综合欲色啪|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观看9| 亚洲国产精品合色在线|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av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日本黄色视频三级网站网址|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了| 亚洲中文av在线| 欧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小视频在线| 两个人视频免费观看高清|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了| 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华一区二区三区| 咕卡用的链子| 国产91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免费观看| 韩国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老司机午夜十八禁免费视频|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看| 午夜福利免费观看在线| 麻豆av在线久日|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精品一品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66精品国产|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图片|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 亚洲少妇的诱惑av|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欧美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伦理电影免费视频| 国产野战对白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亚洲va日本ⅴa欧美va伊人久久|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精品| 成人国语在线视频| 精品福利观看|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18禁在线播放| 此物有八面人人有两片|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久久狼人影院| 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91| 国内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久久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色视频综合| 激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高清|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55亚洲| 91大片在线观看| 他把我摸到了高潮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费观|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超碰成人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电影|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午夜久久久在线观看| 美女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一区高清亚洲精品| 久久欧美精品欧美久久欧美| 中亚洲国语对白在线视频| 好看av亚洲va欧美ⅴa在| 午夜福利,免费看| 高清在线国产一区| 啦啦啦免费观看视频1| e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日韩大码丰满熟妇| 色老头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小说| 亚洲无线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深夜精品福利|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精品一品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欧美精品欧美久久欧美| 亚洲成av人片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欧美日韩| 久久久久久国产a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波多野结衣高清无吗| 青草久久国产| 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亚洲全国av大片| 国产成人影院久久av|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系列免费观看| 国产97色在线日韩免费| 亚洲av五月六月丁香网|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 欧美成狂野欧美在线观看| 正在播放国产对白刺激| 一级a爱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成人国产一区最新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免费精品| 伦理电影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日韩av在线大香蕉|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www.自偷自拍.com|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香蕉久久夜色| 天天添夜夜摸|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久久婷婷人人爽人人干人人爱 | 欧美乱色亚洲激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91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欧美网| 亚洲va日本ⅴa欧美va伊人久久|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密|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女人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丁香欧美五月|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观看9|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黄色 视频免费看|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的特点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69| 成人国产一区最新在线观看|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内射|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 午夜免费观看网址|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高清亚洲精品|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国产麻豆成人av免费视频| 91字幕亚洲|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国产成人欧美| 亚洲一码二码三码区别大吗| 亚洲情色 制服丝袜|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98| 黄网站色视频无遮挡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欧美黑人精品巨大| 精品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色哟哟哟哟哟哟|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91成人精品电影| 午夜老司机福利片| 搡老岳熟女国产| 日韩欧美在线二视频| 精品人妻1区二区|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观看9|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小视频在线| 三级毛片av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99在线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免费av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18禁观看日本|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狠狠躁| 一级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波多野结衣高清无吗| 日本 欧美在线|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麻豆| 久久天躁狠狠躁夜夜2o2o|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了| 真人一进一出gif抽搐免费| 亚洲熟女毛片儿|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久久香蕉精品热|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