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殿興
“月餅節(jié)”(正名、大號中秋節(jié)也)過后,忽然又想起那個“送月餅”故事了:某女演員初出茅廬時,年年“月餅節(jié)”給師傅送月餅。師傅呢,心安理得競成了習慣——年年不買月餅,年年等著她送。但這年,女演員或許忘了、或許有事兒、或許……反正她師傅在家等啊等啊,一直等到中秋節(jié)深夜,也沒來。
唉,唉!這位師傅,忒不懂此一時彼一時之理兒,自尋煩惱、自找沒趣兒,就怨不得別人了。
此一時,彼一時,源自《孟子》一書?,F(xiàn)代漢語詞典釋義是:“表示時間不同,情況也有所不同。”但這個解釋,顯得簡單了,須有點兒引申、延續(xù)之功:時間不同,情況有變了——處事待人的思維、思路、看法、舉措……也該有所變化才好。否則,很可能會鬧出笑話、難堪,有損、有害于自己……那個一直等徒弟送月餅的師傅,不就是個活例嗎?
人世間,大事、小事,家事、國內(nèi)事、國際事,全都有個此一時,彼一時的問題——在這個問題面前,您就得隨情況變化而有所變化,不然,被動、吃虧自找沒趣的,只能是自己、自家……
前兩年,京城對“開墻打洞、占道經(jīng)營”的整治動了真格——這條街,住宅樓的經(jīng)商招牌、門臉迅即被拆除,又迅即砌上磚、裝上窗并在樓前空地種上花、草;那條巷,因“拆違令”的限期,“大甩賣”聲不斷;輿論亦緊相配合——《背街小巷與主要大街同步治理》《整治街巷人人有責》……的新聞、標語屢見不鮮。
有人不解:“干嘛呀這是?先前沒人管呀……”
先前沒人管,不很管,不等于永遠沒人管——此一時,彼一時嘛!
客觀講,先前的不管、不很管,有增加就業(yè)、繁榮經(jīng)濟深意在。事實上,也的確有過此功用。但以今日視角來觀察,弊,大于利了——安全隱患、影響市容……與首善之區(qū)極不相稱,能一直大撒巴掌嗎?
事后再看看街巷容貌,漂亮多了,大變樣兒了……您不能不由衷地嗯一聲:好,動真格好!
“只生一個好”,是當年響當當?shù)膰?!那是面對隨意生育帶來的壓力,國家不得不采取的舉措。為此,有黨員干部、教師……被處分直至被“雙開”的,不是一兩個啊!倘不如此,中國人口怕會突破20億了。如今,情況變了,老齡化了,公交車上不難見到的是這樣一景:滿車的老頭、老太太!所以,只能“放開二胎”施行新國策了。
從老國策到新國策,典型的此一時,彼一時啊。想當年,從自喜于“人多議論多,熱氣高,干勁大”,到施行“一個好”,再到“放開二胎”——“之否定”過程完成了,不敢說此舉恰到好處,卻一定能說生育政策比較健全、完善了。
先前農(nóng)村的“大包干”,好不好?太好了!!忒好了?。?!但那是在彼一時,倘由此而不知變化、不再進取,對土地流轉(zhuǎn)、規(guī)?;?jīng)營沒認識、沒行動——溫飽問題解決了,更上一層樓,就有點兒難了!小崗村彼一時的改革,先鋒無疑!但其后——此一時的進取步伐、業(yè)績,不也曾不如人意過嘛!
所以呢,想問題、干工作、辦事情、對待人,此一時,彼一時概念真就缺不得——注意因地、因時制宜……否則的話,固化一切甚至玩起了“刻舟求劍”,只能貽誤工作、損害自己、鬧出笑話兒。
到這兒,還須提醒一句:此一時,彼一時問題,雖很有些普遍性,但再具普遍性,也來不得隨意。倘您依據(jù)的情況片面了、有誤了,錯謬了、反向了,可就成了問題、大問題了,如十幾年前的那個“基本不成功醫(yī)改”,就是典型的一例呀!
所以,否定這個“基本不成功醫(yī)改”——“對‘醫(yī)改’進行再醫(yī)改”,便成了必要、必然。這,也是別樣兒的此一時,彼一時吧!
童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