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紫明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實施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這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能素質,還能由此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在培養(yǎng)學生集體合作意識下,還能針對不同體質與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在互幫互助中共同進步,由此促進各層次學生都能在體育鍛煉中有所收獲。為此,通過對高中體育合作學習的問題與對策展開相關探討,希望可以在引導學生積極展開體育鍛煉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其身體素質,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體育;合作學習;問題;對策
一、前言
在當前高中體育教學中積極開展小組合作教學,這一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合作意識,同時也能在小組目標完成過程中,得以團隊協(xié)作、有效溝通,以及臨場應變等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一定要在給予學生主體地位足夠重視的前提下,使學生既能在產生體育運動興趣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小組活動,還能主動承擔小級任務,團結協(xié)作共同完成目標任務,由此既強化了身體素質,又充分認識到獨立個體在集體合作中應發(fā)揮的角色作用。
二、當前高中體育開展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合作學習分組不科學
在當前高中體育教學中,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方式在具體實施中,存在著未能進行小組科學劃分的普遍性問題。由于學生自身身體素質與學習能力都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差異性,但體育教師卻未能給予其足夠的重視,往往隨機進行分組,使之無法體現(xiàn)出這一先進教學方式所具有的優(yōu)勢。
(二)合作學習目標不明確
小組合作學習必須在明確的目標實施下進行,這既能對學生展開積極的探究學習,還能使之得到思維、情感、技能等多方面的培養(yǎng)。但在當前高中體育教學中對教學目標的制定卻比較模糊,不僅教師未能有效掌握合作學習目標,甚至學生對此也沒有足夠重視,體育課只是讓學生減壓、放松的課程,與素質教育要求不相匹配,導致合作學習既無方向性,也無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1]。
(三)合作學習欠缺實質性
高中體育教學實施合作學習,主要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然而,在當前的合作學習開展中卻存在著過于重視形式化,而欠缺實質性的問題。許多體育教師不僅未能準確地把握合作學習開展的方向,甚至對于其理論內涵也沒有深刻認識,使學生只是在分組模式下展開活動,但教師無論是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還是對于分組的合理性,都未能全面而充分地了解,使合作學習并未發(fā)揮出最大效能。尤其是在學生開展小組活動時,既未展開互動與交流,而且積極性與主動性明顯不足,更難以形成團隊合作意識,使之仍然處于各自為政、我行我素的學習狀態(tài),既無競爭也無合作,更難以得到自我突破,嚴重限制與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與未來發(fā)展。
三、解決高中體育合作學習問題的具體對策
(一)科學劃分合作學習小組
為了能夠讓每個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均能得以身體素質的提升,教師需要在全面掌握學生身體素質與學習能力的前提下進行科學的合作學習小組劃分,使小組成員能夠以強帶弱地共同成長進步。在實施公平而均衡的分組原則基礎上,采取“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措施,保證各小組實力相當,且小組成員各有不同分工,能夠在集體協(xié)作中展開小組對抗與競爭。
例如,在開展籃球教學的組織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對籃球運動的掌握情況進行小組科學劃分,既可以按照學生的技能水平,以強帶弱地進行分組,也可以隨機報數進行自由組合分組。除了進行基礎練習以外,還應幫助學生加強小組合作訓練,通過分別對場上中鋒、大前鋒、小前鋒、籃球后衛(wèi)、控球后衛(wèi)五個位置分別展開講述,并讓小組成員在內部自行劃分站位的前提下,再分別進行各位置單獨訓練,并通過學生課后展開小組配合練習,再正式進入比賽,此時各小組成員不僅精神抖擻、情緒飽滿,而且還能在公平競爭中展開不相上下的對抗,由此既增強了學生的體育參與熱情,同時也在小組合作中加深了感情[2]。
(二)制定明確學習任務目標
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前提下,體育教師結合教學課程目標為學生制定明確的學習任務目標,既要使之具有身體發(fā)展、技能訓練、心理素質及適應能力的整體協(xié)調性,同時還要進行難度適中的任務分解,使學生在逐步提升學習認知與能力下,體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以及贏得比賽的喜悅。學習目標應具有一定的彈性,不僅能夠進行及時的調整,而且還能最終達成學習目標。
例如,在進行“原地單手投擲壘球”的學習過程中,學習目標主要是促進學生增強上下肢及腰腹力量,從而使身體各部位肌肉群得以均衡發(fā)展,同時還要掌握投擲動作技術,在反復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除此之外,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調節(jié),使其在展開小組合作、競技中體驗運動樂趣。教師可以將此分解成四個課時進行,第一課時主要以學生學習并掌握技術動作為主,使其會運用腰腹力量發(fā)力,掌握基本動作要領;第二課時,則可以在實施科學分組下,展開小組成員互幫互助練習,并展開探究學習,培養(yǎng)其發(fā)散思維;第三課時,通過組織小組競賽,以游戲教學展開實戰(zhàn)練習,鞏固并提高技術動作,使之產生運動興趣,并增強合作意識;第四課時,進行考核,并展開自評、互評,掌握相關規(guī)則及裁判方法[3]。
(三)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優(yōu)勢
高中體育開展合作學習意義重大,既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能培養(yǎng)其責任擔當意識。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之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到體育活動中,不僅能夠在合作學習中積極充當組織者與引導者,還能由此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感與榮譽感,由此促進其更加全面而健康的成長。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從方方面面得到鍛煉與提升,通過合作學習,學生不再只關注自我,而更能認識到集體的力量,并在共同完成任務目標中,既加深與增進了同學情,還使之形成全局意識,并能主動承擔責任,在獲得更多成功體驗中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成為國家未來高素質、高能力的合格建設者。
例如,在展開“三級跳”這一體育運動項目的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有關于“三級跳”的理論知識講解,并配以該項運動形成與產生的背景介紹,使學生不再感到理論知識單調乏味,還能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進而進行動作技術要領的介紹,教師可以在此時進行科學分組,注意各小組實力均等,人員配置合理,并在每個小組中都有身體協(xié)調性較好,且對體育抱有極大學習熱情的學生,然后展開分組練習,使各小組成員在充分展開自由交流與探討后開始親自體驗運動過程,教師可以對各小組中動作標準到位的同學給予表揚與肯定,并鼓勵組員展開合作學習,而教師只進行場外指導,對于出現(xiàn)的疑難問題及時進行正確指導,并在展開小組競賽中促進學生技能的提升,而學生們也努力發(fā)揮出試跳時的最好狀態(tài),無論是動作準確度,還是學習積極性都得到了全面提升。令人感到驚喜的是,學生在試練過程中,不僅互幫互助,還充分發(fā)揚團結友愛的精神,在同學受傷時都及時伸出援手,使這節(jié)體育課充滿了溫情與愛心。
四、結語
高中體育小組合作學習只有在進行科學分組下方能得以有效開展,同時教師應始終保持公平競爭與均衡發(fā)展的教學理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使學生在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不斷提升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合作意識,同時還能充分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在不斷突破自我中主動承擔小組任務,從而得到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黃鵬鋒.高中體育合作學習模式問題分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5(27):84-84.
[2]涂未來.高中體育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4(7):82-82.
[3]涂未來.高中體育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4(7):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