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意蘭
摘 要:在浩瀚的歷代詩詞中,月亮高懸天空,被眾多詩人反復地吟詠。月有上弦月、下弦月、滿月,還有娥眉月,無論哪個時段的月亮在詩人的筆下都熠熠生輝。本文試圖對古代月亮詩中不同時段的月亮描寫進行探析。
關鍵詞:月亮;娥眉月;弦月;滿月
自古以來,月是永恒的話題,她伴隨著人類的腳步,關注著蒼生的冷暖。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對月情有獨鐘,仰望星空,吟唱出無數(shù)贊美的詩篇。那彎彎的弦月,如盤的滿月,無比寄托了人們的情懷。
月有上弦月、下弦月、滿月,還有娥眉月。在農(nóng)歷的每月初一,當月亮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的時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對著地球,并且與太陽同升同沒,人們無法看到它。這時的月相叫“新月”或“朔”。新月過后,月亮漸漸移出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區(qū)域,這時我們開始看到月亮被陽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彎彎的娥眉,所以這時的月相叫“娥眉月”。娥眉月分為新月娥眉月和殘月娥眉月。新月娥眉月是在農(nóng)歷初三、四的傍晚的月相,此時月球位于太陽以東約45°,日落時出現(xiàn)在西方或西南方低空,日落后2-3小時即落到地平線以下,可見部分為月球正面西部邊緣,形狀為一反C字形。殘月或月末的娥眉月是農(nóng)歷廿五廿六的月相,此時,月亮位于太陽以西約45°,日出前出現(xiàn)于東方、東南方低空,僅在黎明前2—3小時內(nèi)可見,形狀象C字。上弦月是農(nóng)歷初七、八的月相,此時月球位于太陽以東約90°,日落時出現(xiàn)于南方天空,升落時間是中午月出、半夜月落,可見部位為月球正面西半部分,形狀為一大寫的 D字。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時分便沒入西方。下弦月是農(nóng)歷廿一、二的月相,此時,月亮位于太陽以西90°,日出時出現(xiàn)于南方天空,升落時間是半夜月出、中午月落,可見部分為月球正面東半部,形狀象個反D字。日、月、地大約成30度角。滿月或望月(盈月),圓月,是指農(nóng)歷每月十五夜之月。我國的先民們把月亮圓缺的一個周期稱為一個“朔望月”,把完全見不到月亮的一天稱“朔日”,定為陰歷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圓的一天稱“望日”,為陰歷的每月十五(或十六)。從朔到望,是朔望月的前半月;從望到朔,是朔望月的后半月;從朔到望再到朔為陰歷的一個月。一個朔望月為29天半,實際上是29天12小時44分3秒。
“娥眉月”在古代詩詞中占得不是很多,如: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蓱z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拙右?/p>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戴叔倫
以上直接點明“九月初三夜”、“涼月如眉”,很顯然是娥眉月了。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李商隱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畎?/p>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钯R
從“五更鐘”、“萬戶搗衣聲”可推出是清晨的月,是日出前的月,是殘月娥眉月。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聯(lián)想到李賀當時的心境,可推測出也是殘月娥眉月。因為李賀本來胸懷大志,卻英雄無用武之地。這應該是李賀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的感慨。
在古代詩詞中,有大量描寫“弦月”的。如: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
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然——李白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醪g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铎?/p>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張若虛
春秋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lián)P明輝,冬嶺秀孤松?!諟Y明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晏幾道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傾如熔金?!獎⒂礤a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拙右?/p>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蹙S
上弦月出現(xiàn)在上半夜,出現(xiàn)在天空西面。詩中說“月落”,說明月亮出現(xiàn)在西面。因此,可以推測是上弦月。
云掩初弦月,香傳小樹花。——杜甫
別有水窗人喚酒,弦月初生?!钆砝?/p>
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
獨倚西樓夜?jié)u深,下弦月欲近觜參?!交?/p>
弦月何皎皎,緱山何巍巍?!浦儆?/p>
杓星指處老人現(xiàn),弦月升時歡伯臨?!棸彩?/p>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劉芳平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
張繼的《楓橋夜泊》的詩中所描寫的月相是下弦月,不是上弦月。
下弦月太陽落山以后才遲遲升起,越是不飽滿的下弦月,升起越晚。即下弦月落下的時間是午夜子時以后才落下,所以凌晨時分還能看到落月。再次成為新月時,就循環(huán)了。根據(jù)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凌晨時分,還能看到落月,而且能見度還很高,詩人還可以看到霜滿天的景象,說明是滿月以后不久的下弦月。
關于“滿月”的詩詞就更多了,如: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蘇軾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鸥?/p>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獜埦琵g
今夜明珠色,當隨滿月開?!獜堉@
滿月臨弓影,連星入劍端?!樫e王
后天先甲如此,滿月喜相逢。——劉辰翁
滿月張繁弱,含霜耀鹿盧?!獧?quán)德輿
還似初生三日魄,嫦娥滿月即成珠。 ——白居易
滿月臨真境,秋風入御弦?!顏V
湘江二月春水平,滿月和風宜夜行。 ——元結(ji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畎?/p>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 ——李白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王建
“滿月”指陰歷的每月十五(或十六)的月亮,它是團圓的象征,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望月懷遠”,思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思念朋友,這月圓之夜人間普遍的心緒,通過詩歌含蓄委婉地表現(xiàn)出來,承載著人們最濃郁的深情。
月亮,不僅懸掛在我們的頭頂之上,更懸掛在中國古典詩壇的上空。
中國的騷人墨客似乎特別鐘愛月亮,寫下了無數(shù)的吟詠月亮的詩歌,無論是新月還是殘月,上弦月還是下弦月,還是滿月,都寄托著人們無盡的情思。
[參考文獻]
[1]夏敏.古代詩詞中月亮的多元意象[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2006(6).
[2]嚴云受.古典詩詞中的月意象[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