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儒杰
摘 要:實驗是化學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化學學科教學中,利用趣味化實驗一方面有助于調動和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深化知識。本文從趣味化實驗在初中化學學科教學中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其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初中化學;趣味化實驗;應用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其本身蘊含著豐富的科學內涵,具有較強的趣味性。過去,在應試教育框架下的初中化學教學多以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主,形成“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格局。在這一模式下,學生不僅難以產生學習興趣,而且也不利于學科整體教學效率的提高。趣味化實驗是新課改背景下對傳統(tǒng)初中化學教學方式的一大革新,合理應用該方式,既能夠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同時又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化教學效果。
一、初中化學應用趣味化實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趣味化實驗開展教學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重要性
在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多以教師邊講邊做,學生聽講跟做的形式展開。這種形式不利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實驗當中,同時也不利于實驗效果的提升。而導入趣味化實驗,通過趣味化的方式來調動學生對新知識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激發(fā)其通過動手實踐探索新知識的欲望,不僅能夠有效革新傳統(tǒng)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而且還能促進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實驗中去。
(二)必要性
初中階段是學生接觸化學的起步階段,在該階段,他們對大多數的化學概念和知識都缺乏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為此,在該階段應當著重打好學生的化學基礎。打基礎需要興趣的引導,初中生喜歡探索未知領域,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興趣,為此教師不妨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將趣味實驗融入學科教學當中,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能夠結合實驗現象和課程知識來理解和掌握新知識。
二、初中化學開展趣味化實驗教學存在的困難
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模式等的制約,趣味化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課堂中的開展存在一定的困難。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的教學方式刻板,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
因為一些化學實驗在操作中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很多教師為了保障學生安全、順利完成教學實驗,往往在實驗環(huán)節(jié)中秉持過于謹慎的態(tài)度,讓學生遠遠觀望教師操作,不讓其靠近觀察。這種方式雖然有效地保障了學生的安全,也能確保實驗順利進行,但過程中缺乏學生的有效參與,致使學生的學習熱情較低,難以發(fā)揮出趣味化實驗的優(yōu)勢。
(二)教師缺乏開展趣味化實驗的經驗
在以往的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都是本著安全原則以嚴肅的態(tài)度進行,很少會考慮到實驗的趣味性,更不用說將趣味游戲等因素融入實驗當中。正因為教師缺乏開展趣味化實驗的經驗,導致現實中教師無法有效應用趣味化實驗來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甚至還可能在實驗過程中出現因教師自身經驗不足而手忙腳亂的情況。
(三)學生的參與性不高
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即使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用趣味化實驗的教學形式,學生在一時之間也難以適應這種新方式,很多學生在具體的實驗操作中,還是傾向于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通常而言,一個良好的實驗課堂,應是師生充分溝通、有效交流的課堂,并且通過師生互動來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然而在實際應用中,卻多為教師單獨完成實驗和進行講解,學生只是單純地聽講和記錄,實驗參與度低。
三、趣味化實驗在初中化學中的應用策略
初中化學應用趣味化實驗開展教學可遵循以下策略。
(一)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
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進行實驗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單純地演示實驗過程,而是希望通過實驗演示,讓學生更好地觀察實驗現象,并進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進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動手實踐能力與學習探究能力。教師在開展趣味化實驗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做好實驗引導工作,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化學實驗中去,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發(fā)現、思考和解決問題。只要開展一些簡單、有趣且易操作的小實驗,就能輕輕松松地引出新課所要教學的內容,幫助學生在充分了解實驗結果的基礎上展開新課學習,從而有利于學生認識、理解和掌握新課內容。
(二)革新教學方法
進行趣味化實驗的主要目標之一在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其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至關重要,它是決定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的關鍵所在。為進一步提高初中化學課程教學效率,也為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初中化學知識,教師應當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教學。從本質上看,決定化學課程的最終教學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在于教學方法是否得當。為此,無論選擇何種教學方法,教師都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核心,善于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并且在學生的自主探究與思考過程中,和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探討。
(三)課堂和課外實驗相結合,動手實踐與探究思考相結合
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聯系課上所學知識,在課外動手進行一些簡單的實驗,以此來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與動手能力,達到課堂與課外實驗相結合,動手實踐與探究思考相結合,從而有效提高化學教學的效率,使初中化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和富有趣味。對此,教師要加強學科教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努力挖掘生活中的化學現象。
總的來說,教師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趣味化實驗開展教學,首先要對趣味實驗進行系統(tǒng)化的構建,做到重點明確、方向清晰;之后,利用一些化學現象或化學反應進行鋪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鋪墊之后,再開展趣味實驗驗證。按照此流程進行教學,能夠更好地保障趣味化實驗課堂的展開。
綜上所述,實驗是化學的基礎,化學與實驗密切相連。通過化學實驗,能夠證明化學反應,能夠有效解讀化學方程式。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趣味化實驗的方式展開教學,通過趣味化實驗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趣味實驗中去,用心觀察實驗現象,用心記錄實驗過程,同時認真總結實驗結果,以此增強其認知實驗、理解實驗和掌握實驗的能力。另外,教師在開展趣味化學實驗教學時,也要樹立創(chuàng)新的教學觀念,結合實際教學中所遇到的具體問題,及時改進和完善自身教學的方式、方法,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促進初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最終推動初中化學教學取得更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袁文蘭.初中化學趣味實驗的應用探究[J].數理化學習,2013(11):49.
[2]吳小清.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剖析[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5(12):50.
[3] 張洪軍.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初中生優(yōu)秀作文,2015(1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