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曉莉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要求在音樂教學中要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尊重每位學生的音樂體驗和不同的學習方式,用“情感”架起學生與音樂之間的橋梁,產(chǎn)生作品美與心靈美的情感共振。本文主要闡述個人在一節(jié)常態(tài)課上的所做、所思、所感、所悟。
關(guān)鍵詞:情感體驗;體驗音樂;感受音樂;理解音樂
引言:
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尊重每位學生的音樂體驗和不同的學習方式,用“情感”架起學生與音樂之間的橋梁,產(chǎn)生作品美與心靈美的情感共振。
一、走進學生的純潔心靈,了解學生情感需求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思考方式也在不斷地變化著。尤其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他們想從音樂課中獲取的不僅僅是會唱幾首歌曲,而是需要多種全面的營養(yǎng),如果是單一的學唱歌曲,師教唱一句,生唱一句,然后老師分析歌曲,結(jié)果把一首動聽歌曲分解得得支離破碎,會讓學生對歌曲一次次望而卻步,他們會覺得索然無味,無動于衷,于是在課堂上被動學習。這就要求我們的音樂課堂應該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情感需求,不能以成人的觀念來思考問題,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設(shè)計教案,讓學生覺得老師離他們很近,老師也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里,這樣才能更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親其師,信其道”。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喜歡,教師輕松,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二、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情感投入
《搖籃曲》一課我就試圖從“情”字入手,牢牢把握情感這條主線,積極有效地實施情感教育,營造一個和諧的、寬松的教學氛圍。在課堂中,我只起到組織、引導的作用,讓學生在音樂中享受到美的熏陶,得到情感的陶冶,用音樂來喚醒學生的情感,達到情感共鳴。
課前,當同學們知道學唱舒伯特的《搖籃曲》時,同學們之間竊竊私語,對這種題材他們不太感興趣。男同學們認為,這種歌是女生唱的,讓我們男生唱,太女生味了。女同學則認為,我們這么小,就唱“媽媽愛你,媽媽喜歡你”,太不好意思了。如何調(diào)控學生的心理,疏通種種不適宜的認識呢?我們知道:小學高年級的同學正處在一個特殊的生長階段,他們需要理解和交流,美的熏陶、愛的滋潤,靠口頭說教是不起作用的。在教學中,我根據(jù)《搖籃曲》這首歌曲的特點,多次運用創(chuàng)設(shè)情景法,讓學生在我的引導下不知不覺地喜歡它。于是我宣布這節(jié)課我們?nèi)ヒ魳肥疑险n,事先我已將音樂室窗簾拉上,配上柔和的燈光。當優(yōu)美抒情的背景音樂響起時,我問同學們:“你們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心中的媽媽嗎?只要說一件事兒,可以是你最難忘的,令你最感動的、最深刻的……”我話音剛落,幾十雙小手齊刷刷地舉起,爭著說,搶著說,生怕自己喪失了機會,失去了表達的話語權(quán)。學生情緒高漲,于是我就用充滿感情的聲音范唱了《搖籃曲》,然后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說:“老師,你再唱一遍吧!”“當然可以呀!”我給他們每人發(fā)了一個玩具娃娃,當我唱歌時,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性都得到了淋漓盡致地發(fā)揮:有的輕輕地哼著曲子,拍著娃娃睡覺,有的輕輕地撫摸著娃娃,有的隨著節(jié)奏輕輕搖晃娃娃,還有的抱著娃娃“睡”著了。音樂之美正如詩的描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钡酱藭r學生心理上產(chǎn)生了感受,情感上產(chǎn)生了共鳴,性情上得到了陶冶。
三、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
首先讓學生朗讀歌詞,朗讀時語氣要深長,想像母親對寶貝的熱愛和催孩子入睡的一片柔情。然后我播放課前制作好的課件,教室的大屏幕上展示出一幅唯美的背景圖——一位可愛的小寶寶,甜甜地躺在搖籃里,媽媽一只手輕輕地撫摸著寶貝的頭,另一只手有節(jié)奏地、輕輕地搖著搖籃,似乎正在唱催眠曲。孩子們情不自禁地發(fā)出“哇!”的驚嘆聲。我讓學生隨著音樂歌唱,這首歌我并沒有教唱,但同學們都唱得非常好,都能做到“輕、柔、暗”。
最后,我建議同學們閉上眼睛聽,同時自己的腦海里回憶與媽媽相處的一段美好時光:兒時與媽媽在一起游戲、散步;長大后,媽媽無微不至地關(guān)心自己的學習、生活。一曲還沒聽完,大部分同學都低著頭,像犯了錯誤的孩子。我有點驚詫,平時頑皮的他們,瞬間情緒怎會這樣低落?我慢慢地走到第三小組旁,輕輕地問道:“你們怎么啦?”一個女生慢慢地抬起頭,淚眼婆娑,哽咽著說道:“老師,我對不起媽媽。”“為啥?”“我覺得我的媽媽撫養(yǎng)我太辛苦了,平時我不聽話,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成天責怪父母這個不是,那個不行。媽,對不起?!边@是孩子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話,我心中暗自竊喜,不用說教,情感教育已水到渠成。
四、通過內(nèi)心感情碰撞,引起學生情感升華
有一句名言:“世上最大的力量是愛,沒有什么能戰(zhàn)勝它?!蓖ㄟ^一系列的活動,孩子們心靈的“情”弦已撥動。我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時,趁熱打鐵,讓孩子們?nèi)フf,讓他們的情感盡情宣泄。“你們都想向你們的媽媽說些什么呢?“說”這一環(huán)節(jié),同學們暢所欲言,似洪水決堤,一發(fā)不可收拾。
“母愛像水,滋潤著我們干渴的心靈;母愛像一縷陽光,溫暖著我們的身體;母愛更像一曲歌謠,讓我們獲得心靈上的慰藉?!?/p>
我想說聲:“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偉大的,媽媽,我愛您。”
一個平時不愛說話,比較內(nèi)向的小女孩,慢慢地從座位上站起,低著頭,小聲地說:“爸爸這一階段正為工作上的事煩心,我和妹妹周末要陪爸爸、媽媽出去散散心?!蔽蚁鄼C點撥——了不起,她已經(jīng)在心動中行動起來了,我為她點贊。
我想獻給媽媽一首詩:“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此時,他們情感的火花已被點燃,班上的每一位同學都儼然成了小詩人,個個表示要回報媽媽的愛。我暗自慶幸:音樂情感目標的達成我已出色地完成了,他們像突然間長大了的小大人,個個目光堅定。
教學這條路需要我們在不斷求索中前行,我要在音樂這塊神奇的沃土上,用“情”去播種,相信學生也會“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愿我的音樂課堂更加流光溢彩,散發(fā)迷人的芳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版,第9—13頁.
[2]倪皖寧:《小學音樂課堂實踐教學中情感的培養(yǎng)》,《情感讀本》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