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仙
一、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樂趣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集中注意時間短,他們活潑、好動、易興奮,注意力容易分散, 漢語拼音就像是一串枯燥無味的字符,但他們對學習來說充滿了新鮮和好奇,要想讓孩子愛學、樂學,那漢語拼音教學應盡可能有趣味性,然后讓他們在快樂中去嘗試發(fā)音,去體會發(fā)音過程,探索發(fā)音的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上找到新的未知點。例如,我們在教學a o e i u 時,嘗試著讓學生自己看圖編兒歌體驗發(fā)音的方法。學生看圖編兒歌之前,教師要做個示范,講清一些編寫要領,再讓學生自編記憶這三個字母的口訣,例如:嘴巴張大 ɑ ɑ ɑ 嘴巴圓圓 o o o 嘴巴扁扁 e e e,讓學生反復記憶這三個字母,體會a o e 在音節(jié)中的發(fā)音,從而產生了興趣和學習的欲望。
二、充分利用情境圖豐富學生語言和內心感受
在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情境圖訓練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豐富學生的語言并把它有機地與學習漢語拼音聯系起來。學生在看圖學拼音說話中,由一個詞發(fā)展到一個短語,由一個短語發(fā)展到一個長句,由一個長句發(fā)展到一個句群。上課導入過后我就出示課文關于“j”的插圖,并詢問學生說:圖上畫著誰在干什么?學生一看圖就能準確說出“雞”,或者一只伸長脖子去啄頭頂上的蝴蝶的雞,我接著說我們把“母雞”的“雞”讀得輕一點,短一點就是聲母j。讓學生跟讀,知道了字母“j”原來就是母雞的“雞”,我們在生活中,還經常用到呢,我再適時點播,還有什么“j”,學生會說出很多“飛機”“雞肉”等。
認識“j”的字形之后,再詢問學生圖上的這只雞在干什么?學生會說“捉蝴蝶”,我接著說蝴蝶就是字母“j”上的點,伸長脖子的雞是字母“j”的下邊,我想好一個順口溜,“雞吃蝴蝶j j j,”,再詢問學生能不能和記憶學過的字母一樣,給“j”編一個順口溜加以記憶呢?安排學生組內編順口溜,邊念順口溜,邊書空j的筆順,記憶“j”的字形。
三、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音圖結合
多媒體課件的聲、光、色、形能給學生帶來全新、獨特的刺激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展示色彩艷麗的情景圖,而且能把惟妙惟肖的動畫帶入美的境界,讓學生進行美的享受,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動畫中和色彩艷麗的畫面上掌握新學知識。在看圖說話時,我讓學生觀察圖形與字形、圖意與讀音的相同點。如教學單韻母“ü”時:大屏幕上有條栩栩如生翹著尾巴的大紅鯉魚在吐泡泡,而且是動畫的。我讓學生仔細觀察:大屏幕上有什么?它在干什么?它和單韻母“ü”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學生仔細觀察后得出答案:單韻母“ü”的發(fā)音和鯉魚的“魚”第一聲相同。翹著尾巴的大紅鯉魚的身子就像單韻母U,紅鯉魚吹的泡泡就像U上的兩個小黑點。孩子們學會比較,為后面將要學習的讀音記形打下基礎。
四、將拼音教學融入孩子們的故事中。
故事是孩子們兒時的依賴,每個孩子們的童年都是在故事中度過的。孩子們天生就喜歡聽故事、講故事,尤其是老師講的故事能進一步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比如:我在教學j、q、x和ü相拼去掉ü上兩點這一重難點時,編了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天早晨,小ü背著書包去上學,到了學校門口它見到老師j、q、x,小ü向老師脫帽行禮說道:“老師,您好?!崩蠋焜、q、x回答:“小ü,你好?!贝藭r,一個非常有禮貌的小ü活靈活現出現了,就如同現實生活中有禮貌的學生。在上這節(jié)課時,我又趁熱打鐵配上動作,繪聲繪色地把這個故事講給學生聽,并讓學生自己表演或者站在講臺前進行精彩的表演展示。這樣孩子們很快就把j、q、x與ü相拼時的規(guī)則記住了,掌握了本課的重難點。
五、在游戲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合作的能力
部編本教科書倡導孩子們的學習以感興趣為主,同時要培養(yǎng)孩子們的探究、合作精神。在教學中,我大膽嘗試讓孩子們先同桌兩人合作學習。例如在學了用手勢表示拼音字母的字形后,我請同桌和一位同學做手勢,另一位同學猜猜什么字母,并讀出它的字音。猜對了,可以互相換。猜的孩子做手勢,上次做手勢的孩子再猜。孩子們樂此不疲,爭先恐后地猜著。經過許多節(jié)課的練習后,我發(fā)現他們已經對兩人的這種合作學習完全領悟。于是我開始讓他們嘗試前后桌四人的合作學習。他們在快樂的游戲中學習漢語拼音,朝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邁出堅實的一步。
通過拼音教學,我領悟到部編本教科書在編排上體現了新的理念,為所有教師教學提供了一個施展本領的大舞臺,也為孩子們的學習提供了積極探索的空間。在這個舞臺和空間中,師生遨游其中,師生樂教樂學。